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陈鑫太极拳论白话解释全文(8)

陈鑫太极拳论白话解释全文(8)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陈鑫太极拳论白话解释全文

  陈鑫太极拳论白话解第十二篇 :太极拳缠法精论

  原文:太极拳缠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而要莫非即引即缠,即进即缠。不能各是各着。若各是各着非阴阳互为其根也。

  白话译文:太极拳运行规律是缠绕运动。在运动中无论前进后退左右转动、上下伸缩、里外变换,大小幅度,顺逆方向所有的形体都要体现缠绕的意思;在应用中更要做到在引进中具有缠绕,有引即有缠,有进有缠,决不能是引进是引进,缠绕是缠绕,那样就违背了太极阴阳互为其根的原理。

  原文:世人不知,皆曰为软手,是一外面视之皆迹象也,若以神韵论之;交手之迹,刚柔并用,适得其中,非久于其道者不能澈其底蕴,两肩軃下,两肘沉下,秀若处女见人,肆若猛虎下山。

  白话译文:世上的人不了解太极拳阴阳变化的原理,看太极拳是软手,这只是外在的表现迹象,若从神韵上说,临场对敌时,刚和柔一并使用而是都恰好应用适中,但若不是长久的在太极拳理中探究者,就不能得到其中蕴含的真意。两肩下垂,两肘下沉,要静时好象没有出嫁的姑娘见到生人,动作时好象猛虎扑食。

  原文:手即权衡,称物而知其轻重。打拳之道,吾心中自有权衡,因他之进退缓急,而以吾素练之精神临之,是无形之权衡也,以无形之权衡权有形之迹象,宜轻宜重,而以两手斟酌,适得其当,斯为妙手。

  白话译文:手就是称量物体的秤锤(权)和秤杆(衡),所以能查知彼意。但是太极拳的功夫,可以让人在心中设有权衡:因为对方的进退的缓急轻重,而应用我平时养练的精神,指挥肢体随机应以变化,这是没有形状的衡器。用无形的衡器来衡量有形的现象,应该轻还是应该重,可以两手的感觉斟酌变化应用,能够刚好得当,就是真正的拳道好手。

  附:太极拳缠丝法口决

  动则生阳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果然识得环中趣,辗转随意见天真。

  白话译文:人的一身,动则为阳生,不动则为阴生,所以阴阳动静可以互相为根本。太极的妙处全在一个圆上,即阴阳相生循环不断的道理,能够感受到身体运行的圆通,就可以达到动静皆能合于自然运行规律的自然而然可窥见天机的境界。

  阴阳无始又无终;来往屈伸寓化工;此中消息真参透,圆转随意运鸿蒙。

  白话译文:阴阳的变化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练拳时身手的屈伸往来都隐寓着天地间阴阳造化万物的神妙契机,若是能够参透体悟到其中的消息关键处,就可随便的运用先天的自然元气使有益自己的身心。

  一阵清来一阵迷,连环阖闢赖斯提,理经三味方才亮,灵境一片是玻璃。

  白话译文:练拳的认识是一会明白一会糊涂。这是体悟天地开辟时生机的自然道路,真正的道理要不断连续的经过多次的明味才能真正明白,明白后才知道:虚灵的境界就是真实平常自然的存在。

  五言古体

  原文:(太极)理境原无尽。大道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永无尽时。太极拳理阴阳生生不已,理即源此。

  原文:(功成)端由结蚁诚。欲想功成当如蚁搬物,百折不挠,

  原文:(学中)三年不窥园。专心致志,不事他顾。

  原文:(只为)一志求神凝。人心散乱,不一志则神散。神凝则功夫易成。

  原文:(入门)自当从良师。求学要入门,当找一明理师。

  原文:(悟后)又宜访高明。积有体识,须与友朋相互验证,师徒间差距太大,可证大悟不可验小得。

  原文:(形意)处处循规矩。形体心意的运动处处要遵守规矩。

  原文:(自有)一线启灵明。循规矩行功日久,可以周身一家时,自然的灵机就会显现。

  原文:(妙理)一层深一层。每进一步就有进一步的道理。

  原文:(阴阳)层层意无穷。阴阳变化每一个层次都有新意。

  原文:(身形)一开连一合。身体的运动每动必然是一开一合。

  原文:(虚实)开合递相承。形体的开合要由心意的虚实主宰。心意的开合要由形体的虚实表现。两者循环相承。

  原文:(日久)有时引入胜。行功日久,偶然的妙悟足以引人入胜,厚积薄发,理所当然。

  原文:(始觉)工欲罢不能。悟见天机心神向往。想不练已不由身体自身能做主。

  原文:(循序)勤习加勖勉。勤行不怠,犹须鞭策。

  原文:(渐渐)日上自蒸蒸。日久技精功夫境深。(树人案,练习日久,偶见胜境,仍须循序勤修,时时加以勉励鞭策,才能渐渐接近太极真境。修炼之路其难可知,非具大智慧而不能深入其中)。

  原文:(大道)一旦无障碍。心灵妙悟时日积久即可识得本来:障碍皆由心生,心净则障消,无形无象,自然圆通。

  原文:(机发)恍然悟太空!妙明灵动之机发于无心,无心于事自然无事于心,体静自然心寂神明,致空无所空之境时,则大道自在我身!

  (树人案:行功至能自然运行则无迹象可寻,符合老子大道无为宗旨,又与佛祖“无所往而生其心”之要旨同一,练习者若能忘已忘物,自不难进入境界之中。注:括号中的为译者添加,后五字为原文。

  第十三篇 心易发微伏羲太极图说

  原文:此图乃伏羲氏所作也。世不显传,或谓希夷所作。虽周子亦未之见也,乃自作太极图,观任道逊之诗可见矣。诗云:太极中分一气旋,两仪四象五行全。先天八卦浑沦具,万物何尝出此圆!又云:造化根源文字祖,图成太极自然天,当时早见周天子,不费钻研作正传。夫既谓八卦浑沦文学祖,则知此图为伏羲所作面非希夷明矣。

  白话译文:太极图是上古先王伏羲氏绘制,但世上没明显的记载,都说是希夷先生陈抟创绘的。这图连周敦颐也没有见过,所以他自己绘制有太极图传世。我们看任道逊的两首诗就可以知道到底谁是作者。诗义如下:浑钝虽为太极从中分为阴阳,但仍然旋转相生一气不断,仍是一体浑圆。其中两仪四象五行俱全,又与先天八卦图相合的浑元无间,世上万物的生长都不出这个圆的范围。其二:河图是万物造化理数的根源。伏羲是创造文字的祖先。他绘制的这幅图表现了太极大道的自然天地。如果我能早见到周文王就会劝他不要浪费时间而演算后天八卦了。既然指出了先天八卦(伏羲所作)和文字始祖这两点就足以证明这图,不是数千年后的陈抟所绘。原文:其外一圈 者:太极也。中分黑白者:阴阳也。黑中含一点白者,阴中阳也。白中含一

  点黑者,阳中阴也。阴阳交互,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

  白话译文:此图外边一圈 就是太极。中间有黑有白的就是阴阳,黑中有白点,是阴中的阳,白中的黑点是阳中的阴。图中的阴阳交相互应,动静相互倚靠,表现的既详细又活泼,妙趣自然而然产生。

  原文:其圈 外左方自震一阳驯至乾之三阳,所谓起震而历离兑,以至于乾是已。右方自巽一阴驯至坤之三阴,所谓自巽而历坎艮,以至于坤是已。其间四正四隅,阴阳纯杂,随方布位,自有太极含阴阳,阴阳含八卦之妙。不做安排也。岂浅见近识者所能及哉!伏羲不过模写出来,以示人耳。

  白话译文:圈外左(下)方东南从震位顺行到正南乾位,中间经过东方离位及东北兑位;右(上)方从西南巽位顺行到正北坤位,中间经过西方坎位及西北艮位。这中间四正(东西南北)四隅(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是根据阴阳的变化,随方向而定位的,自然之中即具有太极、含有阴阳,阴阳中含有八卦的妙机,是不需故意安排的。这其中的玄妙岂是学识浅薄的人能知的!伏羲不过是把自然法则以这种图形表现出来,用以教化百姓。

  原文:予尝究观此图:阴阳浑沦盖有不外乎太极而亦不离乎太极者,本先天之易也。

  白话译文:我(作者)曾经研究这幅图,觉得它的阴阳相抱而分,分而又合,真是浑元一体毫无间隙,而且它的变化都是太极理所当然,变化的形体又不离开太极的本来--即伏羲先天的易经。

  原文:观周子太极图,则阴阳显著,盖皆太极之所为,而非太极之所倚者,实后天之易也。

  白话译文:再看周敦颐的太极图,阴阳的划分很明显,因为他所讲叙的是太极的作为,而不是太极所倚靠的大道原理,实属文王后天发明的易理。

  原文:然而先天所以包括后天之理,后天所以发明先天之妙。明乎道之浑沦,则先天而天弗违,太极体立也;明乎道之显著,则后天而奉天时,太极用行矣!

  白话译文:但是先天能够包括有后天的道理,而后天可以阐明先天的玄机;能够明白大道所以能够浑元无间,自然先天顺乎自然,太极的本体就产生了。能够明白大道所以变化的道理,在后天就会奉依天时的生发机宜,太极的体用就开始运行了。

  原文:使徒玩诸画象,谈诸空玄,羲周作图之意荒矣!故周子诗云:兀坐书房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谁道二十年远事,而今只在眼睛头。

  白话译文:但是如果只是赏玩图谱,空谈玄义,则伏羲、周敦颐制作图文的本意就永不会有人知道了。所以周敦颐曾有一首诗说:一个人坐在书房里,觉得万事万 物都引不起自己的兴趣,虽然暖风和畅,草色情幽,也无法使我减轻惆怅,回想起二十年前与人谈论研究太极的大道义理,而今只剩下无望的眼神了。

  原文:岂非孔子所论太极者之旨:容有外于一举目之间哉?是可默识其妙,而见于性理,指要可考也。

  白话译文:这和先师孔子论说太极大道所发的奥旨是一样的:大道容纳万有,举目所见尽是正法,但若没有身体力行则都是道外之物。这些道理的玄妙处只能是一个人独处时默默思考,期望得到领悟而已。


猜你喜欢:

1.武式太极拳白话歌

2.如何打好陈氏太极拳小架的转关

3.32式太极拳拳谱解读

4.五行八卦是怎么排列的

5.《太极拳论》释译

573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