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札记:从游戏精神思考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札记:从游戏精神思考小学语文课堂
编者按:《从游戏精神思考小学语文课堂》讲述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在语文课堂中加入游戏元素,就是为了二胺学生享受课堂的乐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当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应该说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发生很多新的变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厌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现象仍旧普遍存在。据笔者的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核心问题是我们过于夸大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育工具性功能,集中表现在老师纯粹为获取知识能力而教。有的课堂甚至沦落为考试升学的简单工具,简言之,就是考什么教什么。而惟独忘记课堂是学生的一段重要生命旅程,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童年生活。我们在过分夸大课堂的教育工具性功能时,往往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要,风干了课堂中童年的味道。
笔者认为,后课改时代的小学语文新课堂,首先需要为其寻找课堂的精神基座和核心灵魂。游戏精神是个不错的选择。游戏精神的本质是什么呢?荷兰哲学家胡伊青加说:人具有游戏的本质,人是“游戏的人”。“游戏的真正主人,并不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游戏也就是具有魅力地吸引游戏者的东西,就是使游戏者卷入到游戏中去的东西,就是在游戏中赢得游戏者的东西。”由此,我们设想,好的教学应是具有游戏的本质的:它不是师、或是生单方面“支配”教学的过程,而是师生双方共同为教学本身所吸引、迷惑,从中感受学习乐趣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审美的基本方式就是游戏。游戏精神观照下的语文课堂构建,必须要关注以下几个维度:
一、落实生本
童年,应当是思考小学教育的原点,这是常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育不能演变成了记忆教育、考试教育、作秀教育。这样的结果,学生便越学越艰难,越学越厌学。
席勒认为,游戏状态是一种克服了人的片面和异化的最高的人性状态,是自由与解放的真实体现。他有一句明言:“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在游戏中,参与者总是全身心的投入。传统教学论阐述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的师生角色关系,在游戏精神视野里的语文新课堂中,只不过都是平等的游戏参与者而已。
基于这样的认识,游戏精神视野里的语文课堂教师首先需去掉急功近利的遮蔽,才会有全人发展目标实现的时空和可能。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许多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往往回避许多真实的学习矛盾,突出的表现是课堂最后成为一小部分优生的天下。
笔者组织教师多次做过“关于课堂提问分布”的课堂观察。一般一堂公开课优生的课堂单独表现机会占所有学生的80%以上,而后进生则成了教师公开课中的“雷池”。显然这不符合教育的本质。
而在公开课的教学现场,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有一些课堂艺术“高超”的老师会运用一些“窍门”和“技术”。如为了展现朗读教学的层次性和有效性。往往会先选择一位朗读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读,教师进行指导后,选择一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读,或者索性请班中的“朗读大王”来读,最后请全班集体象“朗读大王“这样读。我们不能否定这样安排的教学效果,但毫无疑问,这种策略的选择,教师往往更多考虑的是舞台效果,是为了博得听课老师的欢心,而不是真正是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不然就不会出现课上完了,可学生仍旧连课文都无法真正读通顺、流利的怪现象。甚至有一位红遍大江南北的特级教师私下对人说,我课上完后,还是要请任课老师再补一下课。
在公开课的教学现场,受功利遮蔽教育本质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如公开课中的课时意识问题。为了更好地煽情,展现更好的舞台效果,我们老师处理教材时往往都会抛弃学生阅读的基本规律,“斩头去尾留中段”是很多老师上公开课的普遍做法。
一位资深教研员和我聊起公开课和常态课的区分时说,公开课如电影,大容量、紧凑、精华集中、大成本。常态课如电视剧,拖沓一点、平常一点、成本低一点。非常形象。但我不敢苟同,在我看来,无论何种教学,都是因学生而存在,如果说教学就是一场严肃的游戏,那么学生必定是游戏的主人,教师因当只是“平等中的首席”。这种课堂里没有真正的游戏精神,那只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往往 不幸被沦为教师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
游戏都是游戏者的游戏。游戏的参与者,就是游戏的主体。他们永远只为自己游戏,不为外在于游戏的任何他人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其他人只能是旁观者,他们不可能代替游戏者进行游戏。在语文教育中,教师作为指导者、组织者,他们始终都只是起指导和组织作用,根本不可能代替学生游戏,充其量老师也只是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游戏,成为一个的游戏主体。教学如游戏,公开课中的观课者,更是游戏之局外人,任何试图取悦游戏者之外的行为,其实都是对课堂游戏精神的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