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美文深度阅读:作茧自缚,还是回归自然?(2)
我们知道,许多哲学问题很难达到一个基本的认同,但是有一个人们不可以探讨的前提假设,那就是“人在世界中”,如果人都不在了哲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所有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了,所以没有人敢否认这个最基本的共识。马克思也是承认这个问题的,他说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属性中体现的,这里所说的人的本质其实是人的特殊性,那么我想问人的本质到底是其特殊性呢,还是其普遍性呢?换句话说,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属性反映出的本质可靠,还是一个特殊性的属性反映出来的本质更可靠呢?我们可以从哪儿得出结论?马克思不仅默认了“人在世界中”这个基本的假设,更是强调了“人在社会中”这个假设。这里的世界应该是包含自然和社会的,他们就像是亲生兄弟,但是以马克思为代表人并没有平等的对待他们,显然是更宠爱自己的小儿子(社会),而竭尽所能的去否定大儿子,从而凸显人的与众不同。我们不能说不说这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偏袒——如果我们承认自然属性是人的本性,那么人与动物何异?人是高级的动物,是万物的灵长,必须凸显其与众不同。高贵的人,怎么可以和低等的生物相提并论?这是对人的亵渎,对人的反动,没有人愿意背上这个黑锅。我们似乎已经无法摆脱这种情结,虽然也有人希望摆脱,但是人类的高贵的头颅,从不向任何势力屈服,不向任何势力低头——这就是作为人的骄傲!所以,我们必须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属性。
我们只是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也是毫无意义的,虽然人在社会中基本是个不争的事实了,但是更重要的不是承认这个几乎不争的事实,而是要如何在这种事实中更好的生存。社会是由一个一个个体组成的,如何在社会中生活得更好,我们几乎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何处理个体与个体的关系,如何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如何处理群体与群体的关系,处理好了这些关系,人就可以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了。那么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便成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几乎很多人都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另一个假设——人是有理性的,理性的光辉普照人间,并宣称芸芸众生在理性光辉的照耀下,可以处理一切——对于这一点,没有人比康德对理性更有自信了,他说人们应用自己的理性,把自己的准则推之四海,如果皆准,则可以如此行动——这基本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康德自信人的理性是可以做到的。自信如斯,还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呢?除此之外,亚当·斯密的人性假设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人都有趋利”的本性,让人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至此,人就注定要走上这条单向度的道路了,有了“人的社会属性”的环境设定,基本就把人限制在一个一眼就能望到边的范围之内,但是并没有把人引向单向度的甬道;此时“经济人假设”应运而生,给人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趋利的动机完全被合法化或者说是被常态化,如此一来人们在目的上达到了一个普世认同,但是这些目标本身就是相互冲突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不会有完全的利益一致;因此理性要站出来做一个裁判,但是我一直怀疑这个裁判的公正性,因为并非如我所说理性是此时“应运而生”的,而是一个早先就存在的存在,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这一系列矛盾的利益冲突也是在理性的引导下产生的,这本身就是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过程。虽然其裁定未必公正,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它的信任,对他的认可,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它是一个“最不坏”的裁判——这是一个很考究的说法,我们不承认它好,却说找不到其他我们认为好的标准。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就意味着,我们会不自觉的慢慢的走进康德的道德体系,以专断的理性高高在上的俯瞰一切,冷峻而严肃。当我们想把自己的规则推之四海的时候,发现问题出现了,如此多的人啊——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如何可以适应这么多的要求呢?于是,人们便根据自己的观察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妄自揣度其他人的期待,也就是给自己一个具体的所谓的“社会期待”的预设,并以此为标准来塑造自己。此种预设一般随着经验的丰富而愈发精细,所有向度的力量并没有此消彼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均衡的,其合力基本趋向于零,人就被束缚在了自己设定的理性合力的中心不能自拔了,踟蹰在这个小小的圈子里进退维谷。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迸发出一些执念就会迅速占据一个人的内心,从而引导着他盲目的沿着一个设定好的道路前进——进入了“单向度”的甬道。这难道不是人们作茧自缚吗?我实在是找不出一个更据表现力的词语来描述这样的一个过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