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美文深度阅读:作茧自缚,还是回归自然?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包含了一个怎样令人向往的假设啊?我不知道人生下来应该是怎样的,也不能做出任何假设,我只是想问人到底是如何陷入枷锁之中的。难道人真的天生就是处在枷锁之中的吗?这样的假设也是毫无意义的,虽然我们习惯于从过去寻找自己存在的痕迹以证明自己的本质,但是任何推向极致的假设都是毫无意义的,都是没有坚实的基础的,给人的只是一些美好的幻想,想这种探讨“人生而怎样”的假设,终究只是假设,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习惯从这样的假设出发,推导出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理论,就如同一截石头上的树根,却长出了粗壮的树干,浓密的树枝,葱葱郁郁的树叶,这是一个比较滑稽的事情,却总是在不经意间重复发生着。麦金泰尔在其《追寻美德》一书中就提出过这样的担忧——如果我们的理论本来就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怎么办呢?但是任何一个理论家都信誓旦旦的保证自己的基础是不容置疑的,是毫无问题的——这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实是回避了这个问题。
马尔库塞更是根据“技术合理性”,把人逼向了绝境——单向度的人。而当我们再用这些理论来审查我们的生活时,却惊奇的发现,这些理论并不是空穴来风,而似乎是对这个社会的本质揭示,这难道不让我们感到恐惧吗?我们不知不觉中就陷入了这样绝境之中,而且浑然不觉,甚至还为我们这样的环境欢呼喝彩。这难道不可怕吗?我们究竟是如何进入这样的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的呢?我们也知道,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很多都是从马克思那里汲取了营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劳动的异化”做了详细的阐释,认为劳动的异化到这人渐渐的远离人的本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认为不仅是劳动异化,人的理性也异化了,尤其是工具理性的盛行,使人逐渐进入了一个单向度的甬道,按照社会“召唤”的样子塑造自己,以使自己变成社会需要的样子,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人的本质却在逐渐流失。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曾被无限抬高的理性,在这种语境下不仅没有给人带来福利,相反却给人带来了无限的枷锁。
我始终有一种感觉,其实这样结论的导出也是建立在一个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虽然其理论的灵感很多来自现实,但是其基础却不是现实。如果基础是现实,我们基本就只能描述一个事实,任何论述都是多余的,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这些理论显然不是蜻蜓点水似的描述,而是入木三分的解剖,这就给我们一种深刻的错觉,(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它的确是深刻的)使我们相信他说的就是一个事实,文字背后完全就是现实在流淌。那么这个基础到底是什么呢?也许有人会问“你说的基础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不妨告诉你,我说的基础不是追根问底的思路,不是最初的最初,而是直接的理论立足点,基础本身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那么也许有人就会说了,这个“单向度”的理论基础就是“异化”理论,虽然我也认为它们之间有继承的关系,但是这样的继承也未必就可以使“异化理论”成为其基础。相信不同的人会找到不同的基础,我不妨把自己的理解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