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期末质量分析能帮助老师对学生学习状况有个总体的了解,并根据质量分析报告优化教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1
一、命题依据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铜陵市教育局教研室从全市抽取了七所小学,共一千二百四十五名四年级学生进行了期末语文质量监测。这七所学校分别是市实验小学(302人)、县实验小学(384人)、英才学校(50人)、金山路小学(157人)、店门口小学(53人)、金狮小学(159人)和县顺安中心小学(140人)。本次进行质量监控的试卷满分为100分,要求学生在90分钟内完成。试卷共六大题,第一题为听力测试(4分),第二题是口语交际(3分),第三题是识字与写字(22分),第四题是积累与运用(17分),第五题是阅读理解(24分),第六题是习作天地(30分)。所有试题均为主观题。试题从易到难,先单项后综合,有一定的梯度。试题的命制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要求达到的目标为依据,以现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为蓝本,以“注重双基,控制难度,突出读写训练,侧重语文综合素养”为宗旨,对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进行了全面的考查。
二、指导思想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试题既考虑到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又考虑到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查,体现语文的人文性。试题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全面的考查,对学生的语言理解、积累、感悟、运用能力作全方位的评价。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一是体现人文性,通过温馨提示,问题对话,情境创设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开放、生活化的评价环境。二是体现综合性,将语文的各项目标相对集中地整合在一起,提高命题的效率,涉及到多个目标的考查。这样,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促进在教学上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文解读与准确、精练、扎实的语文训练相结合的活而实的课堂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上,形成在充分的语言文字实践活动基础上的有效的语言学习和人文提升。
三、试题的目标及特点
本套试题基本上达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的目标要求,题型结构和难度相对稳定,试卷难易适度,容量适中,卷面上未出现偏题、怪题。试题难度素数为0.80。
1、听力
主要考查学生倾听的能力和习惯,既有对倾听的准确性的评价,如:法布尔是 国一位著名的 家。又有对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理解概括能力的评价,如:概括本文中说明法布尔喜爱昆虫的故事,并用一个小标题表述。还有对学生边听边思考、想象、联系、对比能力的考查,如:法布尔与《鱼游到了纸上》中的聋哑青年有什么相同之处?
2、口语交际
主要考查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学生综合使用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题目中提供了一个对话的情境,为好朋友小明推荐一本好书。并说出推荐的理由,让他接受并在读书的过程中受益。这既是对学生平时读书积累,和对一本书特点、优点概括能力、宣传介绍能力的考查,也是引导教师与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养成习惯,形成氛围。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没有课外大量的基于文本阅读为基础的语文实践活动,就不可能有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的、快速的提高。
3、识字与写字
主要考查学生汉字书写、识字、字义理解等能力。试题中把汉字的书写单列出来,考查学生汉字笔画的书写和结构的掌握水平,强化教师对写字教学的重视和指导,改变当前弱化写字教学,学生汉字书写兴趣不大,水平不高,规范意识不强的倾向。为写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赢得应有的地位,为今后教研向写字教学的延伸与发展作前期的引导和铺垫。看拼音写汉字集中于对一类字词的考查,选择的词义和词语体现了学生在语境中对词义的理解、判断能力。尤其是第七题的评价,“老实”“诚实”“朴实”“真实”意思相近,没有良好的语感和对比辨析能力很难完全准确地作出选择。学生语文的敏锐性在答题的过程能得到较明显的体现。
4、积累与运用
以考查学生语言积累为主要目标,兼顾句式和表达方法的使用能力。
从词语的积累情况开始考查,根据类别写出成语。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单元,没有充分的词语的积累,表达就会单一而空洞,对事物的描述很难做到具体生动。特别是对成语的积累尤为重要。
接着,考查学生对教材中语言素材的积累情况。一是课文中需要背诵部分的回忆和复现;二是对文本中人物主要性格和人格特点的概括和表达,涉及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的中国孩子,《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的伽利略,《触摸春天》中的盲女孩安静。还有对景物特点的了解,如:双龙洞孔隙的特点。再是对文本中心思想的理解,如《自然之道》中的自然规律。二是对语文园地中的要求积累的俗语、谚语、格言的考查,如:关羽失荆州―― ;三是对学生综合性学习成果的检测,如:在综合性学习“走进田园、走进自然”中,我感受到: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往往作为“软任务”很难在教学中得到落实,特别是需要组织到校外进行的综合性学习因为安全等问题更是难以保证。因此,期望通过这样的考查引起学校和教师的关注,把这一体现语文情感体验、生活实践的语文教学过程真正落到实处。
句子主要考查的是用拟人和打比方的方法使表达更具体生动。体现的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表达方法的实际运用能力。
5、阅读理解
本次考查增加了阅读理解的分量,安排了两篇阅读,着重考查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和能力,侧重于对文本的字词句的理解和中心思想的把握。同时,注意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基于文本的内容适度拓展,向生活和学生的体验延伸,如:列举生活中体现“生命的力量”的事物,说出原因。在语言的积累运用的考查基础上,还考虑到对文本的感悟能力的考查,体现在“写出体现飞蛾求生的词语。”和“为什么说这种爱是深沉的?”等设计上。
6、习作天地
以半命题的方式呈现,以学生熟悉的内容为切入点,每个学生都会有情可抒,有话可说,着重考查学生最基本的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对学生基本写作素养和习作基本功的全面考查。
四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2
四、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本套试题共四个部分31个小题,第一部分为听力测试(4分),3小题;第二题是口语交际(3分),1小题;第三题是识字与写字(22分),5小题;第四题是积累与运用(17分),13小题;第五题是阅读理解(24分),8小题;第六题是习作天地(30分),1小题。试卷满分为100分,90分钟内完成。
2、归因分析
第一部分是听力测试,本题得分率很高,基本上没有大的失分,第1小题答得很准确,说明听得认真,记得准确。第2小题极个别的学生未能答出第三个小故事,即:观察蛐蛐。或因不会书写蛐蛐二字而未填。在第3题上出现了一些错误,没有找到法布尔同聋哑青年的共同之处,可见学生没有体会到法布尔最重要的品质,或是在《鱼游到了纸上》的学习中对聋哑青年做事全神贯注的品质体会不深。这一教学目标也未充分落实。
第二部分是口语交际。本题得分率也很高,学生的答案体现了多元化,涉及的面较广,推荐的书主要集中在这几类,一是神话传说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中国民间寓言故事》;二是科学类,如:《十万个为什么》;三是人文类,如:《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是文学类,如:《当代散文集》、《儿童文学》;五是作文类,如:《作文大全》。六是儿童现代生活类,如:《淘气包马小跳》;七是童话类,如:《格林童话》。相比之下,作文类、童话类成为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的面还不够宽广,特别是文学类和人文类的读物涉及的很少。还有的学生未读过整本的书,没有写出推荐的书名。可见,倡导阅读已经为一部分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但如何进一步扩大阅读的范围,精选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实践的。
第三部分是识字与写字,在第1小题写字部分,大部分学生能书写正确,只有极个别学生出现“遵”字少一横的错误书写。从书写的质量上看,“螺”字掌握得较好,“惫”字出现上中下位置不准确,或偏上,或偏下,“心”字底的书写不规范,卧勾或写成直勾或与三点搭配失衡,松散无力。“腐”字问题更为突出,表现在大部分学生重心不稳,上中下笔画错位,笔画间距不均,有的还把“人”写出框外。“遵”字的问题较为集中地表现在走之底的书写不正确,出现斜行向上书写、上重下轻,捺画无法伸展、左边过大转折提顿不清等问题。可见,日常教学中,学生缺乏正确的书写方法的指导和扎实的写字基本功的训练,教师写字训练意识不到位,书写能力有限,很难对学生的书写作有效的指导。
在第二小题选择没有书写错误的词语中,正确率较高,出现错误的情况基本一致,即:认为“全神贯注”书写有误,而“莫名奇妙”书写完全正确。“奇妙”是一个词语,但在“莫名奇妙”中“奇”却是一个错误的书写。这是因为学生受到“奇妙”一词的干扰,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可见,学生对这一词语掌握得不够牢固,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时没有对关键词进行解析,关注到学生习惯性的思维,可以抓住“奇妙”和“莫名其妙”中的“其妙”进行对比,学生印象深刻,就不易出错了。同时,可以看出有的教师在教学《全神贯注》一课时,没有就课题展开思考,文本解读之后,没有注重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训练,导致学生对“贯”字印象不深,与“惯”相混淆。
第3小题正确率很高,个别学生将③④两个义项混淆。第4小题问题主要表现在将“符合实际不虚假”理解成“诚实”,把“言行思想都一致”理解成“真实”。出错率较高。可见,学生语感还有待提高,对词语之间微妙的差别没有用心体会,准确判别,一字多义还需要强化训练。
四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3
第四部分是积累与运用。本题着重考查学生积累与运用词语、句子的水平。第1、2小题是积累词语。正确率非常高,因为教材中已经出现较多的相关的词语,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较大,可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词语的积累并落实到位。第3题是课文内容填空,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按课文内容较为准确地填空,总体上看,正确率较高,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对文本中规定的背诵内容要求得严格,训练得到位,效果是明显的。但也存在着较为集中的问题,一是对“得”的使用普遍存在问题,在《桂林山水》一课的填空中,较多的学生把“得”写成“的”,说明在教学中关于“的”“地”“得”的使用缺少有效的训练,练习不够多,导致掌握得不够牢固。二是在理解人物、景物特点和文章主旨的题目上出现较多的错误。出错率最高的是“这学期,我们浏览了 的双龙洞孔隙”,绝大多数学生填写的是“金华的”,还有不少学生写的是“美丽的”“雄伟壮观的”等。这一方面看出学生读题不够细致,未理解题意,另一方面看出在教学中对全文重点段的教学效果不明显,训练不够扎实,对孔隙的特点印象不深,在孔隙一段中突出体现其“窄、小、险”的词语未能很好的品味、感悟,学生未入其境,未动真情,文本未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当然,也看出此题在设计上存在的一个问题,没有给学生更为明确的指向。如换成“这学期,我们领略了双龙洞孔隙的 ”这样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就会朝孔隙的特点去思考答题,出错率会下降。在“按要求写句子”部分,正确率很高,教师平时的训练是扎实的。
第五部分是阅读理解。本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文本理解和感悟的能力。
学生掌握较好的一是选择正确的字音,二是理解词语中关键字的意思,三是遣词造句,四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五是文本拓展延伸,结合生活体验理解文本。可见,教学中这五个方面的训练是经常性的,效果较好。
问题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在写飞蛾求生的词语时,绝大多数学生未选择“跃动”一词,而这个词语应该是特别能表现飞蛾求生的强烈欲望的,应是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关键点。可以让学生结合文本感悟“跃动”的含义,想象“跃动”的画面,还可以将“跃动”和“跳动”进行比较,去品味“跃动”中所能感觉到的一个弱小的生命所表现出来的不顾一切和竭尽全力,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在生死搏杀之间涌动的生命的张力。弱小的飞蛾尚且如此,何况是人呢?它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震憾应该是强烈的。由此,透露出教师文本解读的意识不强,解读的点寻找得不够准确,因此导致语言的感悟点、词句的训练点都发生了偏差。
二是第8小题,“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肺腑啊!”为什么说这种爱是“深沉”的?有近一半的学生在这一题上失了分,表现在文本理解肤浅,体会不到“深沉的爱”的丰富内涵。这是全文意旨的升华之处,是情感表达的集聚点,是统领全文的中心点,是作者思想与价值观的归宿和结点。对“我”发现野鸭之后一系列情感的变化,对野鸭姿态、动作的描写,对场景与环境的描写,对鸭蛋的细致入微的描写都是为了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一只野鸭在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时,在面对暴风雪的侵袭时,那股毅然决然,那份为了孩子可以放弃一切,包括生命的伟大而深沉的爱。这爱之所以是深沉的,自然是体现在她在自己的生命与孩子的生命,在逃避偷生与抗争献身的选择上。她宁可放弃生命也要保护孩子,明知是走向死亡,却用仅有的温度维系一群弱小生命的延续。所以说,这种爱是“深沉”的。可见,学生在阅读理解上,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语言的感悟、研读能力,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没有抓住文本中关键词句进行思考与感悟。二是机械理解,表达空洞,言之未及要点,很多学生说是“因为野鸭特别特别爱自己的孩子。”还有的说“因为这份爱是伟大的。”还有的理解并不到位,说是“野鸭保护自己的孩子。”三是缺乏整体意识,没有使用前后联系的方法解读文本,实际上两篇短文文有着相同之处,都是关于生命的话题,都体现了一种生命的力量。前者体现在“求生”,后者体现在“母爱”。前者是对生的渴望,而后者是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去换得新的生命的诞生,而生命的放弃中体现了母爱的深沉和伟大。两相对比,“深沉”之内涵自然会凸显出来。在文本中也应该用到前后联系的方法理解重点句子。尤其是对野鸭姿态、动作的描写最能让人联想到她与暴风雪搏斗的场面,体会到母爱之深之切。
更多四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