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必修二教学设计(2)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二、介绍赋的有关知识。

  关于赋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三、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何正臣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诗句进行诬陷),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1082年,被贬黄州已经两年。“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江城的一切,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年四月,他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乘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四、课文正音

  属( )客 窈窕( ) 斗( )牛 冯( )虚御风

  棹( ) 溯( )流光 不绝如缕( ) 幽壑( )

  潜蛟( ) 嫠( )妇 和( )歌 愀( )然

  山川相缭( )舳胪( ) 酾( )酒 横槊( )

  江渚( ) 匏樽( ) 蜉蝣( ) 扁( )舟

  无尽藏( ) 相藉( )

  五、课文落实——

  (1)学习第一节

  ①重点实虚词:

  Ⅰ 七月既望 举酒属客 纵一苇之所如 举匏樽以相属

  Ⅱ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1)举酒属客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

  Ⅲ指出特殊句式,并翻译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凌万顷之茫然

  ②分析内容 ,并指导背诵:

  第一段,写了苏轼游历赤壁的时间、地点,并写了赤壁的山光水色。

  时间:

  地点:

  景:风——

  月——

  露——

  舟——

  感受:

  (2)学习第2节

  ①重点字词

  Ⅰ词类活用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Ⅱ特殊句式

  (1)客有吹洞箫者

  Ⅲ成语

  (1)不绝如缕

  ②分析内容 ,并指导背诵:

  (1)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2)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

  六、课外拓展阅读: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卜算子》和《定风波》。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②。时见幽人独往来③,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④。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⑤。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于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初寓居定慧院,五月迁临皋亭。本词当作于这期间。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黄冈东南。

  ②漏断:指夜深。古代用壶滴漏计算时刻。

  ③幽人:兼有幽居之人与幽囚之人的意思。此当为苏轼自指。

  ④省:觉察、理解。

  ⑤宋黄庭坚《跋东坡乐府》评本词云:“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词中表现作者寂寞孤高的心情。或以为隐射刺时之作,如清张惠方言《词 吩兀?/span>“鲖阳居士云:缺月,刺微明也。漏断,暗时也。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

  定风波①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②。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④,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⑤。

  [注]①元丰五年(1082)在黄州作。②沙河:苏轼《书清泉寺》:“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余将买田其间。”③芒鞋:草鞋。④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⑤潇洒:指风雨。近人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此足微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教师简述如下: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高一语文必修二离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能力

  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了解《离骚》语言风格特点,理解文章节选部分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鉴赏《离骚》中的诗句,学习屈原忧国忧民、追求美政的高尚品德

  鉴赏诗歌的比兴手法

  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

  相信大家都听过我国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的故事。为了纪念屈原,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赛龙舟。这个习俗延续至今。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离骚》来认识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我们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在诗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风骚”具有一定的涵义。“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则是《离骚》中的“骚”。所谓“风骚”,指的是《诗经》和《楚辞》。《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这两部作品风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而且,并称的两个“第一”始终在我国文学史上“独领风骚”。屈原简介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等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同时,他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解题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主要代表作,也是“楚辞体”(骚体诗)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骚体诗”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体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代表忧愁,“离骚”即是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共有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内心忧国之思的作品。

  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熟读课文,要求背诵

  课文讲解

  1.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

  3.在诗中,诗人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试举例。

  明确:对比手法。如: 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4.揣摩语言

  (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淫乱。)

  明确: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欢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会后悔)

  明确: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我生各有各的喜好,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即使肢体分解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志是可以挫败的吗?)

  明确: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5.纵观全诗,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用课文中的文字加以描述。

  明确: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嫉恶如仇);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

  6.《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明确:《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7.《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明确:《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8.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明确:(1)比喻手法的运用。(2)对偶句式的运用。(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六、总结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在思想和艺术上具有相当打的美丽,令无数文人学者倾倒。同时,它让我们了解了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看了<高一语文必修二教学设计>的人还看了:

1.高一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2.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3.高一语文必修二《短歌行》教学设计

4.高一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学设计

5.高一语文必修二《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2)

6.高一语文必修二《诗三首》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教学设计(2)

二、介绍赋的有关知识。 关于赋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828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