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2)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参考答案
1. D 解析: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可使振动的琴弦的长度发生改变,琴弦的长度改变时,发声的音调也会发生改变,所以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音调,A选项错误;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如果继续抽气,会听到声音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如果抽成真空,将一点声音也没有,由此说明真空不能传声,B选项错误;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阻断噪声的传播,而不是防止汽车发出噪声,C选项错误;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是由于音叉振动将乒乓球弹开,此实验说明了发声体在振动,D选项正确。
2. B 解析:由题图可知,国旗的宽度大约是升旗手高度的2倍,升旗手的高度约1.8 m,所以B选项符合要求。
3. B 解析:相同情况下,酒精比水更容易蒸发,又因为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空气流速越快,液体蒸发得就越快,所以相同的环境中、相同时间内B选项中的酒精蒸发得最快,一段时间后,B选项中剩余的液体体积最少,故B选项符合题意。
4. D 解析: =20 min= h, = =30 km/h× h=10 km, =40 min= h, = =60 km/h× h=40 km,𝜐= = =50 km/h。选项D正确。
5. B 解析:A选项改变了杯的振动频率,C选项改变了钢尺的振动频率,D选项改变了空气柱的振动频率,故它们都改变了音调;B选项改变了用力的大小,鼓面的振幅改变了,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B选项符合题意。
6. D 解析:摩托车消声器可防止噪声的产生,隔音走廊可阻断噪声的传播,防噪声耳罩可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环境质量检测仪只能检测环境质量情况,不能减弱噪声,D选项正确。
7. A 解析:所有的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选项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选项错误;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用力越大,响度越大,故C选项错误;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选项错误。
8. D 解析:水沸腾后,壶嘴里冒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会发生液化而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而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的空气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棒周围的冷空气也会发生液化而形成“白气”,这些“白气”的实质是小水珠,故A、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液化是放热过程,所以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放出热量,故C选项错误。
9. D 解析: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中,干冰立即会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同时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雾气”,故A、B选项错误。
10. D 解析: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是因为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可能发生,选项A不符合题意。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啤酒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酒瓶上形成小水珠,可能发生,选项B不符合题意。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特别冷,是因为身上的水会发生蒸发现象,蒸发时需要从身上吸收热量,所以会感觉特别冷,可能发生,选项C不符合题意。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其温度是低于0 ℃的,所以需要先通过热传递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温度达到熔点后才能继续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从而熔化,选项D符合题意。
11. D 解析: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选项A错误。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选项B错误。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 000 Hz,频率太高,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人听不到超声波,选项C错误。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选项D正确。
12. C 解析:雾凇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樟脑丸逐渐变小,是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C选项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13. 向左运动且船速大于风速 向右运动(或静止或以小于风速的速度向左运动)
解析:山上、甲船上、乙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左飘、向右飘、向左飘,如果以山(即地面)为参照物,那么甲船一定向左运动并且甲船的速度大于风速,而乙船的运动情况不确定,静止、向右运动、向左运动的可能性都有,若向左运动,那么速度一定比风速小。
14. 动车(或小明自己) 50 1 150 23
解析: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即树是运动的,则应选择相对于树的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为参照物,如动车或动车上的物体(如小明自己)等。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通过的路程是1 000 m,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 s,根据公式 可得动车速度 = =50 m/s,如图15所示,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 =1 000 m+150 m=1 150 m,所需要的时间t= =23 s。
图15
15. 分贝(dB) 传播过程中 解析: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分贝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控制噪声有三种途径:阻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6. 振动 音调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而发声;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发声体的长度发生变化,振动频率发生变化,音调改变。长度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长度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7. 水蒸气 液化 解析:叶片上的小水珠是液态,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18. 升华 紫色碘蒸气消失,瓶内出现固态碘
19. (1)晶体 (2)固液共存 解析:(1)从题图像观察,该合金在熔化时,有一段时间内继续加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这种合金有一定的熔点,属于晶体;(2)从图像可知,BC段是合金达到熔点,进行熔化的阶段,此时,合金应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20.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较冷,啤酒瓶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啤酒瓶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滴,从外面看就像是“冒汗”了。 解析:瓶外壁“冒汗”是瓶外壁出现了小水滴,小水滴的来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1. (1)3 (2)不变 0 固液共存 (3)A
解析:(1)由图甲所示温度计可知,温度计分度值是 ,液面在 上面的第3个小格处,故温度计示数是 。
(2)由图乙可知,冰的温度达到 时,冰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则冰的熔点是 ,第7分钟时,冰处在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冰水混合物的固液共存状态。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寻找冰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故选A。
22. 解:(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𝜐= =20 m/s。
(2)由于酒后驾车反应时间 ,
所以匀速运动阶段的路程: ;
。
所以 ,汽车将撞上障碍物。
23. (1)94 不变 (2)98 低于 (3)加盖子(或用热水做实验,或减少水的质量)
解析:(1)由题图可知,温度计的示数是94 ℃;水沸腾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2)由表格可知,水的温度从4 min后保持不变,说明水已经沸腾,所以水的沸点是98 ℃;由于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此时水的沸点低于100 ℃,说明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3)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有:用热水做实验、减少水的质量、给烧杯加盖、增大酒精灯的火焰等。
24. (1)③ ⑤ (2)④ ⑤ (3)20
解析:(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材料的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材料,即选择③、⑤;
(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即选择④、⑤;
(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横截面积,即缺少的数据中长度应该是20 cm。
25. (1)先变大后不变 0.16 (2)①纸锥的质量(其他猜想只要合理也可以)
②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让其自由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其他对应的做法只要合理也可) (3)A
解析:(1)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 两位置间纸锥的速度:𝜐= = =0.16 m/s。
(2)①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与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纸锥下落的速度可能跟纸锥的质量有关(其他猜想只要合理也可)。②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让其自由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其他对应的做法只要合理也可)。
(3)因为纸锥的下落速度是先变大后保持不变,所以选项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26. (1)10 20 (2)7 500 m 8 700 m (3)不能。因为月球周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析:(1)人耳只能听到频率范围为20 Hz~20 000 Hz的声音,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大多为10 kHz~30 kHz;因此人耳听到的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范围为 。
(2)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
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的信号,所以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 = = =7 500 m
=60 s
1 后,潜艇B行驶的路程 = =20 m/s×60 s=1 200 m
现在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 = + =7 500 m+1 200 m=8 700 m。
(3)月球周围是真空,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用声呐技术无法测量月球表面物体之间的距离。
看了“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的人还看了: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2)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