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二学习方法>八年级物理>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初二物理期中考贴士:保持清醒头脑,缓解紧张情绪,如深呼吸,热水泡脚。戴好手表计时。答题规范,注意审题,正确表达。轻松上阵、金榜题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达标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2016•成都中考)关于图1中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1

  A.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D.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2. (2016•北京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图2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图2

  A.1.8 m B.3.3 m C.4.8 m D.5.5 m

  3. (2015•浙江温州中考) 某同学将烧杯和量筒置于同一环境中,分别装入20 mL液体(如图3所示)。一段时间后,剩余液体体积最少的是( )

  A B C D

  ?图3

  4.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前20 min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40 min内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该汽车在这 内的平均速度是(  )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

  5. (2016•南京中考)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图4

  6. (2016•x疆中考)如图5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消声器 B.隔音走廊 C.防噪声耳罩 D.环境质量检测仪

  图5

  7. (2015•山西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8. 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

  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9. 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中,水像重新沸腾了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小冰晶?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10.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特别冷

  D.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立即熔化成水

  11.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响度很高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2. (2015•福建厦门中考)如图6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雾凇的形成 B.河水结冰 C.樟脑丸逐渐变小 D.露珠的形成

  图6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3. (2016•山东烟台中考)图7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___。

  图7

  14. (2016•江苏扬州中考)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 000 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 s,则动车速度是_________m/s,已知车长150 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_________m,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_s。

  15. 我市为了给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做了大量的工作,控制噪声污染就是其中一项,我们用___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16. 如图8所示,晓雯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____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_。

  17. 暑假小波参加学校举办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一些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如要在山上获取饮用水,方法之一是清晨在树上收集叶片上的小水珠。叶片上的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____遇冷经过____而形成的。

  18. (2014•河南中考)如图9所示,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图9 图10

  19. 如图10所示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像并回答:

  (1)这种合金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BC段表示合金处于___________状态。

  三、综合题(20题2分,21题5分,22题4分,23题5分,24题5分,25题5分,26题6分,共32分)

  20. (2014•四川德阳中考)火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放置一会儿后,发现瓶外壁“冒汗”。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21. (2015•重庆中考)图11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甲 乙

  图11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_________℃,第7分钟处于_________态。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 (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22.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 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 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 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 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23. (2016•x疆中考)小华同学用如图12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沸腾5 min后停止加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2 min时的温度如图所示,为_________℃;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6 98 98 98 98 98 98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此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__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认为把水加热至沸腾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2

  24.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① 钢 20 0.3

  ② 钢 0.5

  ③ 钢 40 0.5

  ④ 尼龙丝 30 0.5

  ⑤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

  25.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 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3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 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_______m/s。

  (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

  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写出一个影响因素)。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

  (3)如图14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图14

  26.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为10 kHz~30 kHz,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远离声呐。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kHz到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 s内接收到经潜艇 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 与潜艇 的距离s1是_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 500 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继续监控潜艇 ,突然接到潜艇 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 的速度是20 m/s,方向始终在潜艇 、 的连线上,经 后潜艇B与潜艇 的距离s2为____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下一页分享>>>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

初二物理期中考贴士:保持清醒头脑,缓解紧张情绪,如深呼吸,热水泡脚。戴好手表计时。答题规范,注意审题,正确表达。轻松上阵、金榜题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初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试题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试题

    初二物理期中考加油!亲爱的朋友,平和一下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平常心态应考,考完一门忘一门,让自己尽量放松,好好休息。希望你一举高

  • 2017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7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风吹草动现牛羊,只要有才不慌张;气定神闲来答题,才思泉涌智慧高。祝愿初二物理期中考试顺利,战果辉煌!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2017初二上学期物理

  • 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考小考几十遭,放松心态微微笑;量力而为不拔苗,人生道路千万条;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考好考差已尽心,坦然面对无烦扰。祝初二物理期

  • 初二上物理期中测试卷
    初二上物理期中测试卷

    初二物理期中考三字经:进考场,入佳境,先简单,后艰深。考题易,莫大意,我觉易,人觉易。考题难,莫心烦,我觉难,人觉难。出考场,不议题,待

2949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