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什么时候入伏_入伏时间是几月几日(4)
2017什么时候入伏_入伏时间是几月几日
2017入伏天到来 最全“三伏”养生攻略(点击进入↓↓↓)
入伏吃什么对身体好?入伏吃馄饨开胃
俗话说:七月份的尾巴,八月份的前奏;天气也随之进入了伏季,酷夏难耐我们怎样应对呢,首先还应当从饮食开始,不同的地区在入伏吃什么是有不同的讲究的。北方在伏天多吃面,在头伏吃饺子也成为传统习俗了;而南方人入伏时吃的东西不象北方那样整齐划一,而是各有不同,略举一二:上海“头伏馄饨二伏茶”,杭州“头伏火腿二伏鸡”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上海人平时就喜欢做大馄饨吃,入伏了还是吃大馄饨,显示了其节俭的民风。杭州人吃的是鼎鼎有名的浙江金华火腿,也在情理之中。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入伏吃面解烦热
“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这是迷信说法。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入伏吃蔬菜营养
进入入伏天,人们最容易没有胃口;蔬菜是在这时候是最好的选择,这时候来一份南瓜海鲜沙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南瓜海鲜沙拉的摆盘本身就带有地中海的美感,南瓜的颜色非常的饱满,又熟又甜,大颗的扇贝鲜甜又弹牙,蔬菜是冰凉爽脆的,沙拉碗里的食材颜色显示出了强烈的对比度,食欲就这么鲜活了起来。
入伏吃什么蔬菜好?多吃瓜类蔬菜
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任何工厂生产的饮用水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夏季也正是瓜类蔬菜上市的旺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西瓜等。
多吃凉性蔬菜
进入夏季后,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湿之毒,所以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在夏季上市的蔬菜中,哪些是凉性的呢?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凉薯等也属于凉性蔬菜,不妨经常食用。
多吃“杀菌”蔬菜
夏季由于气温较高,病原菌滋生蔓延较快,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时多吃些“杀菌”蔬菜,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青蒜、蒜苗等。
入伏适合吃的食物最佳调味品——食醋
酷夏出汗多,多吃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醋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夏天人易疲劳、困倦不适等,多吃点醋,很快会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最佳蔬菜——苦味菜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委靡、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此时,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苦味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功能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都是佳品,可供选择。
最佳汤肴——番茄汤
夏令多喝番茄汤既可获得养料,又能补充水分,一举两得。番茄汤所含番茄红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护心脏的功效,最适合于中老年男性。
最佳肉食——鸭肉
鸭肉不仅富含蛋白质,而且由于其属水禽,还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
最佳饮料——热茶
夏天离不开饮料,首选饮品应是极普通的热茶。红茶中富含钾元素,既解渴又解乏。
最佳营养素——维生素E
人在夏天会遇到三大危险,即强烈的日照、臭氧与疲劳,而维生素E可将这三大危险降到最低程度。维生素E在麦芽、麸皮面包、胡桃泥、奶制品等食物中含量较多。
入伏的饮食原则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入伏的饮食习俗“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之说。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一年有“三伏”。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入伏的时候,恰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又因为每逢伏天,人精神委顿,食欲不佳,而饺子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饺子又是平时难见的上品,所以就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伏日吃面食,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魏氏春秋》载,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道何晏肌肤白皙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南朝梁宗懔《荆楚梦时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农历)五月是“恶月”(天气潮湿闷热,蚊虫孳生,传染病流行),六月亦沾恶月的边,故也应“辟恶”。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但是伏日吃面食确实对身体有好处。
入伏的时候,正是春小麦上市之时,也叫“新麦”。新麦磨成面,做热汤面吃,吃完发一身汗,很多“恶月”时积累的“寒湿热邪”(身体因为气候原因产生的不良物质,比如暑气,湿毒之类)可随汗排出。同时,新粮营养丰富,可以作为一种补充。
伏天除了吃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也就是“凉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南方用清油)过出,拌上蒜泥(祛邪毒),浇上卤汁,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还有“炒面”(不是炒面条)。将面粉炒干、炒熟,用水加糖伴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流行,不过那时是先将麦粒炒熟,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泻,实大肠。”
总之,伏天吃点面食,对身体有益。
>>>点击下页进入2017年三伏贴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