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生活技能学习 > 学做饭 > 夏至吃什么传统食物(4)

夏至吃什么传统食物(4)

时间: 映芳735 分享

夏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夏至节气养生最全攻略☚❀✿❀

  ▎夏至吃什么传统食物☞夏至羹、夏至饼、夏至蛋

  ▎不同地区的夏至传统食物☞绍兴圆糊醮、广东清补汤

  ▎夏至节气养生时令水果☞西瓜、猕猴桃、香蕉、梨

  ▎夏至为什么要吃面养生☞夏至面防暑祛湿

  ▎夏至吃狗肉习俗的由来典故☞夏至狗肉节

  ▎夏至前后的养生食谱☞荷叶茯苓粥、流油咸鸭蛋


  夏至吃面的来历原因

  夏至吃面的习俗由来已久。据民俗专家介绍,从周代时起,在夏至日已经有了祭神仪式,民间百姓在这一天吃夏至面。夏至吃面,在北方主要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夏至时,新麦已经登场,所以食面也有尝新的意思。闷热的天气来碗过水面条,再配上爽口小菜,既增食欲又解暑。

  虽夏至没有假日,但民间“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却盛传至今。夏至吃面,一般指的是面条,意用面(条)之长比喻夏至之长昼。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肉丝面、油渣面、三鲜面、片儿川、肉丝炒面、过桥面及夏季的麻油凉拌面等。而在萧山史志中还记载,夏至这个时候,麦刚刚收割完毕,农家用新麦磨成的粉做面,也有的将麦粉调成糊状用来摊饼,俗称“麦烧糊”,还有的将麦粉调糊,用筷子夹入锅内,和汤一起烹煮,俗称“箸夹头”,均有尝新麦的含义。

  黄河流域是孕育中华民族的地方,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是麦子,因此麦子是这个地区老百姓的主食,把麦子磨成面粉,然后运用慧心和巧手制出各式各样的食物来。此时,许多地方正是荐新麦的日子,像山东莱阳、黄县(今龙口市)一带还喜欢煮新麦粒吃。祈求幸福祥和,希望五谷丰登,面粉是一种最美好的表达方式。作为面粉制品的经典,面条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口腹需求,还能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使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而又富有情趣。夏至日吃面概源于此。

  夏至吃面的好处: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具体日期是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因此,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夏至并不是说“夏天来了”,而是代表着夏天已经过了一半。夏至以后气温会逐渐升高,将进入最热的时段,真正的暑热天气是指夏至到立秋这两个节气直接的时间段,也就是俗话说“热在三伏”。夏日炎炎,温度高,天气燥,容易急躁上火。

  夏至到来后我们应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条件的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夏至时节,体内水分丢失快,要特别注意补水、防暑;还要保持良好心态,少发火,注意清淡饮食。

  说到夏至的饮食,离不开面。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可以说,夏至吃面是种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正如清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夏至吃面是有说法的,夏至虽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人们从夏至开始调整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品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一般家庭的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夏至这天北方各地普遍要吃面条,山东人吃面条要过凉水,俗称过水面。

  面条是由小麦粉为原料制作的,属于谷类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营养并不全面。因此,吃面关键在于吃面的配菜。配菜其实都是很平常的:几个鸡蛋,打匀炒成碎碎的;一小把韭菜切碎,急火快炒;一根黄瓜、本根胡萝卜切成细丝;一点咸菜,切成碎末;剥几瓣蒜,放在蒜臼中砸成蒜泥,然后放到小碗中加醋,……,配料基本上就备齐了。黄黄的鸡蛋、绿绿的韭菜、红黄色的胡萝卜,五颜六色,再加上食物的香味,马上就有了吃的欲望。面条煮好后,马上放到晾凉的开水中,盛到碗里,加上各种配料,不仅口味颇佳,而且营养基本达到要求。

  老北京人爱吃的是炸酱面,面条煮熟后用凉水一过,调上炸好的酱,拌上黄瓜丝、水萝卜丝、黄豆芽,再来两瓣蒜,吃起来那叫一个香!不过炸酱放的量以合适为宜,太多则会摄入更多的盐分。

  有些地方的居民喜欢自己做手擀面、抻面,用芝麻酱、花椒油、老陈醋一拌,就是麻酱拌面,吃起来也别有风味。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那叫“锅挑儿”,据说有“辟恶”之意,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

  广东地区,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人们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类等为主。

  古时夏至放假三天,民间百姓吃夏至面

  6月22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民俗专家表示,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我国民间重要的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在这一天我国民间有吃面条、食粽子、吃馄饨等趣味习俗。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夏至是中国大部分地区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农作物生长旺盛,但同时也是发生病虫害、水旱灾害最频繁的时期,这对农作物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而农作物受害的程度将直接决定粮食的丰歉,因此,为了禳灾避难,保佑五谷丰登,人们往往寄托于夏至节祭祖祈神,以求作物丰收,并纳入了祭神礼典。

  作为重要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王来华表示,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之所以吃面,一是为了取一个好彩头,另外,也有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温的含义。

  在我国西北有些地区夏至时要吃粽子。如陕西,此日要食粽;在江苏无锡,夏至日早上要吃麦粥,中午吃馄饨。馄饨,古人称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而“馄饨”又与“混沌”谐音。盘古开天,混沌初分,吃了馄饨可得聪明。吃过馄饨后,要为孩子称体重,希望孩子体重增加,更健康;在浙江一些地区有“夏至日,吃补食”的习俗,一般都吃红枣烧鸡蛋,以滋补身体。

  民俗专家表示,种种趣味盎然的夏至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情感,也给我国的民间节日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色彩。

  下一页查看>>>夏至吃狗肉习俗的由来典故

9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