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转型
时间:
章景平1由 分享
[论文关键词]前工业化时期 传统城市 新兴城市 伦敦 城市区位 近代城市网络体系
[论文摘要]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适应乡村工业的发展其经济结构和他所体现的经济职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些因循守旧的行会城市落伍衰败了,另一些传统城市调整了自己的产业结构复苏了,而许多新兴城市则拔地而起,成为新的经济和工业中心。工业区位也由东部和南部向西部和北部转移。逐渐形成了近代城市网络体系。
15世纪至18世纪,是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 会过渡,从传统农耕世界向近代工业世界转变的时期。西 方史学界把这一时期称为“前工业化时期”或“原始工业化 时期”。英国率先实现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由农 耕世界向工业世界的过渡。这一过渡始于农村圈地运动 带来的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动摇了封建社会的根基,影 响了城市经济结构和经济职能的转型。反过来又促进了 乡村变革的深化。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大为增强,成为各地经济的中心,城乡之间的互相作用日益明显,城乡经济一体化初显端倪,到前工业化晚期,乡村非农业化和城市化略具规模。研究这一时期城市转型特点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城市经济结构和职能转变
我们可根据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是否新生把他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城市,另一类是新兴的城市,即自由工商业城市。传统城市指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城市。这类城市中,有些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衰落下去。如林肯城是中世纪英国的名城,但巧世纪初却走向衰落,它的毛纺织业一级不振,港口也不断淤塞。另一部分传统城市由于调整了自己的产业结构,适应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便从衰落中复苏,并有长足的发展。如诺里奇和其他中世纪城市一样,尽管有过危机,但它仍然维持其主要呢绒制造中心的地位。其工业首先是因为荷兰与瓦隆的移民们引进了新呢绒生产技术而复兴,至1580一1620年间趋向繁荣昌盛,1660年以后又有更大规模的发展,以满足国内正在兴起的对新呢绒的需要。诺里奇作为纺织工业的地位能持续下来,原因有三:一是俄兰与瓦隆移民带来了毛呢纺织新技术;二是城市贸易结构在17世纪相当开放;三是它处于主要商业和集散中心地位,有开发国内所需的特殊经济部门的职能。〔’〕
新兴工商城镇的异军突起是英国在前工业化时期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自由工商业城镇兴起是乡村工业发展和集中的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因此.一般都会出现在重要的乡 村工业地区。它们的经济以某项或某几项手工业长足的, 专门的发展为特色,同时又对周围的乡村工业初级产品进 行最后的加工。所以、新兴工业城镇是沟通乡村经济和如 市经济生活的最主要的渠道。在乡村工业发展的基础上, 不少新兴小工业城镇逐渐成为主要的工商业中心,它们有 两种发展过程:一是从农村村落到工业村庄,再发展到工业城市;另一种是从乡镇发展到工业城市。在近代英国工业地理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些著名城市,许多是由乡镇成长起来的。如托特内斯、蒂弗顿、陶顿、利兹、设菲尔德、哈利法斯、威克菲尔德、布雷德福、曼彻斯特、普雷斯顿、波尔顿和伯明翰等。新型工商城镇的兴起,既然是乡村工业发展的产物,那么必然是与其周围的乡村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经济圈,中小城镇作为乡村经济的核心,使得它能够率领这个经济圈尽快脱去农业社会的性质,成为早期英国商品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的基本成员,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新兴工业中心。总之,乡村工业的发展,新兴工业城市的兴起,大大改变了英国城市的经济结构,从而影响到城市的区位分布。
在英格兰,有一座城市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并且越来越使其他城市相形见细,这就是伦敦。伦敦既是传统城市,又具有我们所说的新兴工业城市的某些特点。因此,我们在谈英国城市经济结构和职能的转变时把它单独列出来考察。它的规模在亨利八氏时期是诺里奇的5倍,到1600年时,其规模已经是诺里奇的12-14倍了。16世纪20年代初期,伦敦的人口是7万左右。但是到1600年时,它的人口超过了20万。在1600至1650年间,全国人口没有什么增长,而伦敦的人口却增加了一倍,总数达ao万人。在17世纪初的时候,每20个英国人当中就有i个人住在伦敦,而到该世纪末,每9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住在那里。伦敦,除1665年和1666年发生“大瘟疫”和“大火灾”时出现过极为短暂的停滞外,其发展几乎是一帆风顺的。据统计,1334年,伦敦世俗财富占全国世俗财富的2 % .1515年则上升为8. 9%, }Zl在1543-1544年的补助税征收中.伦敦所交税额30倍于诺里奇,40倍于布里斯 托尔,[3]等于所有城镇所交补助税的总和。[4]伦敦的发辰 是与其经济结构和职能的调整相联系的。巧世纪以前, 伦敦的经济和职能与地方城市一样,也是工商并举。14 世纪伦敦的档案上,曾记载有180个不同的行业。【”]但州 巧世纪中后期开始,这种工商并举的局面便发生了根本 的变化。伦敦由工商并重的城市向贸易占优势的商业如 市转化。伦敦的贸易活动和伦敦人所从事的商业贸易活 动在全国占绝对统治地位。有人估计,1700年伦敦的再 出口商品在全国所占的比重达86%0[6]当然,伦敦的手工 业在前工业化时期也大有发展,只不过没有其商业发展那 么在全国举足轻重罢了。伦敦随着周边乡村工业的发展, 及时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主要生产面向全国市场,甚至 海外市场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其 丝织、刀剑、造船、家具、钟表、金银首饰、兵器、丝线、火药、 炼铜等手工业部门大都在英国居于重要地位。f]由此可 见,在前工业化时期,伦敦作为英国民族经济的核心,由于 及时调整了经济结构,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但没有被广 泛分布的乡村工业所削弱,而且得到了加强和巩固。
总之,前工业化时期,无论是传统城市的盛衰,还是自 由工商城市的兴起,都与此时的乡村工业的发展息息相 关。业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职能以适应乡村 工业发展需要的城市就迅速发展、繁荣昌盛,否则就衰落 下去。
[论文摘要]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适应乡村工业的发展其经济结构和他所体现的经济职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些因循守旧的行会城市落伍衰败了,另一些传统城市调整了自己的产业结构复苏了,而许多新兴城市则拔地而起,成为新的经济和工业中心。工业区位也由东部和南部向西部和北部转移。逐渐形成了近代城市网络体系。
15世纪至18世纪,是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 会过渡,从传统农耕世界向近代工业世界转变的时期。西 方史学界把这一时期称为“前工业化时期”或“原始工业化 时期”。英国率先实现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由农 耕世界向工业世界的过渡。这一过渡始于农村圈地运动 带来的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动摇了封建社会的根基,影 响了城市经济结构和经济职能的转型。反过来又促进了 乡村变革的深化。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大为增强,成为各地经济的中心,城乡之间的互相作用日益明显,城乡经济一体化初显端倪,到前工业化晚期,乡村非农业化和城市化略具规模。研究这一时期城市转型特点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城市经济结构和职能转变
我们可根据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是否新生把他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城市,另一类是新兴的城市,即自由工商业城市。传统城市指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城市。这类城市中,有些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衰落下去。如林肯城是中世纪英国的名城,但巧世纪初却走向衰落,它的毛纺织业一级不振,港口也不断淤塞。另一部分传统城市由于调整了自己的产业结构,适应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便从衰落中复苏,并有长足的发展。如诺里奇和其他中世纪城市一样,尽管有过危机,但它仍然维持其主要呢绒制造中心的地位。其工业首先是因为荷兰与瓦隆的移民们引进了新呢绒生产技术而复兴,至1580一1620年间趋向繁荣昌盛,1660年以后又有更大规模的发展,以满足国内正在兴起的对新呢绒的需要。诺里奇作为纺织工业的地位能持续下来,原因有三:一是俄兰与瓦隆移民带来了毛呢纺织新技术;二是城市贸易结构在17世纪相当开放;三是它处于主要商业和集散中心地位,有开发国内所需的特殊经济部门的职能。〔’〕
新兴工商城镇的异军突起是英国在前工业化时期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自由工商业城镇兴起是乡村工业发展和集中的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因此.一般都会出现在重要的乡 村工业地区。它们的经济以某项或某几项手工业长足的, 专门的发展为特色,同时又对周围的乡村工业初级产品进 行最后的加工。所以、新兴工业城镇是沟通乡村经济和如 市经济生活的最主要的渠道。在乡村工业发展的基础上, 不少新兴小工业城镇逐渐成为主要的工商业中心,它们有 两种发展过程:一是从农村村落到工业村庄,再发展到工业城市;另一种是从乡镇发展到工业城市。在近代英国工业地理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些著名城市,许多是由乡镇成长起来的。如托特内斯、蒂弗顿、陶顿、利兹、设菲尔德、哈利法斯、威克菲尔德、布雷德福、曼彻斯特、普雷斯顿、波尔顿和伯明翰等。新型工商城镇的兴起,既然是乡村工业发展的产物,那么必然是与其周围的乡村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经济圈,中小城镇作为乡村经济的核心,使得它能够率领这个经济圈尽快脱去农业社会的性质,成为早期英国商品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的基本成员,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新兴工业中心。总之,乡村工业的发展,新兴工业城市的兴起,大大改变了英国城市的经济结构,从而影响到城市的区位分布。
在英格兰,有一座城市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并且越来越使其他城市相形见细,这就是伦敦。伦敦既是传统城市,又具有我们所说的新兴工业城市的某些特点。因此,我们在谈英国城市经济结构和职能的转变时把它单独列出来考察。它的规模在亨利八氏时期是诺里奇的5倍,到1600年时,其规模已经是诺里奇的12-14倍了。16世纪20年代初期,伦敦的人口是7万左右。但是到1600年时,它的人口超过了20万。在1600至1650年间,全国人口没有什么增长,而伦敦的人口却增加了一倍,总数达ao万人。在17世纪初的时候,每20个英国人当中就有i个人住在伦敦,而到该世纪末,每9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住在那里。伦敦,除1665年和1666年发生“大瘟疫”和“大火灾”时出现过极为短暂的停滞外,其发展几乎是一帆风顺的。据统计,1334年,伦敦世俗财富占全国世俗财富的2 % .1515年则上升为8. 9%, }Zl在1543-1544年的补助税征收中.伦敦所交税额30倍于诺里奇,40倍于布里斯 托尔,[3]等于所有城镇所交补助税的总和。[4]伦敦的发辰 是与其经济结构和职能的调整相联系的。巧世纪以前, 伦敦的经济和职能与地方城市一样,也是工商并举。14 世纪伦敦的档案上,曾记载有180个不同的行业。【”]但州 巧世纪中后期开始,这种工商并举的局面便发生了根本 的变化。伦敦由工商并重的城市向贸易占优势的商业如 市转化。伦敦的贸易活动和伦敦人所从事的商业贸易活 动在全国占绝对统治地位。有人估计,1700年伦敦的再 出口商品在全国所占的比重达86%0[6]当然,伦敦的手工 业在前工业化时期也大有发展,只不过没有其商业发展那 么在全国举足轻重罢了。伦敦随着周边乡村工业的发展, 及时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主要生产面向全国市场,甚至 海外市场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其 丝织、刀剑、造船、家具、钟表、金银首饰、兵器、丝线、火药、 炼铜等手工业部门大都在英国居于重要地位。f]由此可 见,在前工业化时期,伦敦作为英国民族经济的核心,由于 及时调整了经济结构,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但没有被广 泛分布的乡村工业所削弱,而且得到了加强和巩固。
总之,前工业化时期,无论是传统城市的盛衰,还是自 由工商城市的兴起,都与此时的乡村工业的发展息息相 关。业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职能以适应乡村 工业发展需要的城市就迅速发展、繁荣昌盛,否则就衰落 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