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 > 浅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

浅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浅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

  当前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大力推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闲暇时间增多给人们的文化消费和精神生活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供大家参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篇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的理想与价值追求》

  论文关键词:小康社会 教育理想 现代教育

  论文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担负着极其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为了充分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这种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必须努力实现下列的理想与价值追求: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普及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法制化、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终身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担负着极其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为了充分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实现小康社会教育的奋斗目标,教育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人贯彻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把握小康社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必须努力实现以下教育的理想与价值追求:

  一、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面向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价值追求,它反映了世界现代化的要求及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现代化。可见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关于教育现代化的表现,有学者提出如下三个具体层面:即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和观念层面的现代化。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主要指学校设施、教学设备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主要指教育体制、教育制度、教育结构的现代化;观念层面的现代化主要指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现代化。三个层面的结合构成了教育现代化的整体。

  从目前我国教育的发展来看,实现教育现代化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即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设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和教师素质现代化。只有把教育现代化搞上去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

  二、教育的普及化

  普及教育是现代生产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教育的普及反过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进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普及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的基础工程,它涉及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和历史使命的实现。

  从我国目前的形势看,搞好教育的普及(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普及)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提高广大民众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是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并使之不断增加;再次是加强立法监督,依法保证普及教育的实施;最后,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以改革促发展,通过改革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莫定基础。

  三、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民主化是政治民主化在教育上体现的结果,是人类走向文明、进步的表现,教育的民主化不仅关系到受教育权、教育的普及、教育的机会均等,它还关系到教育决策的公正性、教育管理的广泛参与性、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性等。在我国全面迈进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民主化主要指在依法治教的前提下,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和教学的民主。教育的公平是指整个教育过程中从教育的起点,到教育的过程,再到教育的结果的全部公平。教学民主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反映。教学民主强调的是师生关系的和谐,倡导的是师生互相尊重,而且有利于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我们所追求的教育公平和教学民主永远只是一种相对意义的平等,绝对的平等是做不到的。

  四、教育的法制化

  教育法制化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教育法制建设,通过立法和执法来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教育法规体系,促使中国教育的发展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但我国目前的教育法制建设同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还相距甚远,教育法制建设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法律的权威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一些法律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和严重地存在。适应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需要,今后的教育法制建设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所确定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任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通过不断完善国家教育立法,加强教育行政执法,深人开展教育法制宜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尽快建立起与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的,比较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将教育事业的管理与发展全面纳人法治的轨道,从而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教育的个性化

  教育的个性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追求,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进步的一种新标志。教育个性化的提出并非偶然,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纵观人类教育的历史,经历了“无个性的教育”—“压抑个性的教育”—“重视个性的教育”等教育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教育的存在都满足了当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人类社会进人现代社会,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教育必须在充分发挥它的社会化功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和教育,充分挖掘个体的发展潜能,让每一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中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充分认识和尊重个体的特殊性,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用合理的教育手段和措施引导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坚决克服过去那种用固定的模式塑造所有的学生,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各个特殊的个体,用考试的分数给具有多种特征与品质、才能和爱好及行为表现的人简单下结论的做法。应根据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适应性的教育,以使他们成为不同领域内有所专长、有所成就的人,使他们的个性真正得到健全的发展。

  六、教育的国际化

  教育的国际化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不可阻挡的教育发展趋势。它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几乎每个国家教育发展及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当今时代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伴随着经济的一体化,国际间事务的交流日益增多,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依赖不断增强,这就会使世界各国的教育面临着许多共同性的问题。在我国,早在1983年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思想,其实质就是要求中国的教育要走国际化的道路。时至今日,20多年过去了,我国在教育国际化方面虽已取得很大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如何迎头赶上世界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充分利用教育的国际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这是目前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中国的教育在迈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进行适时的变革与转型,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与国际接轨。我国的教育不仅要确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树立“只有做一个出色的国际人,才能做一个出色的中国人”的观念,而且要不断加强教育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构建教育国际化的学校课程体系,通过国际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国际意识,树立向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不断提高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从而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面向世界的真正的中国人。

  七、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思想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它给整个教育注人了新的生命力,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教育与社会改革的目标就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人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将来,教育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权,也不再是个人在一定年龄阶段的特殊活动,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各个年龄阶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家庭及个人生活密切联系,每个公民都应是终身的学习者。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训练儿童和育少年,而是使所有的人终身受教育,这种教育已经不只限于学校教育,而是包括了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切教育形式;教育的内容已经不限于传授和储存知识,而是要努力寻求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过程正在发生变化,学习过程正在趋向于代替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的地位也在发生变化,由权威性地传授知识,转变为更多地判断学习者的需要,设计学习环境,推动和鼓励学生学习,评价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终身教育必须作到为每个社会成员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提供学习机会,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需要,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与之相适应,现有的学校教育体系必须予以重新构建,使之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多元性、伸展性,为学习化时代的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开拓新视野,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选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篇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高等教育改革》

  摘 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教育改革中还存在着培养方式上共性过多,素质教育形式化,教育评价体系机械化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好的高等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等教育改革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今后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做出了一个历史判断:今后一二十年是我国发展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这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和战略判断,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比较“总体小康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有一个显著的差别,就是把教育的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探讨高等教育如何把握目标定位,如何通过切实的努力,尽到自身的职责,发挥好特有的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时代要求

  1.树立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的教育理念

  资源种类是区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根本依据,农业经济社会的主要资源是土地,工业经济的主要资源是资本,知识经济的主要资源是知识、是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因此,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各种挑战,首先必须转变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土地、厂房、资金、自然资源为主要资源的观念,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的理念,优先开发,才能使潜在的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2.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人类社会就不能进步,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们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必备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然而,我国传统的教育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的创新精神尤显不足。当然,继承是创新的基础,不继承前人的知识,就不能够进行创新。但是继承之后,并非就自然而然地能够进行创新,如果不处理好,还会妨碍创新。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把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

  3.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①

  过去人们往往认为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这个人的智力因素,但相关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中那些智商高的人,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毕业后在社会生活中并非都是成功者,最新的研究发现,成功的原因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一般来说,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但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积极探究问题的心里取向,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种挑战,我们必须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把教育教学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为中心,转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方向上来,并且使它们相互促进,和谐结合,协调发展。

  4.树立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

  我党总结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教育的总要求,在十六大报告中把“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21世纪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这也是我党在重要文献中首次使用“学习型社会”和“终生学习”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概念,这并非偶然,而是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大潮流而做出的战略选择。综观当今世界,构建终生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已逐步成为各国应对新世纪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浪潮,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主要对策。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生学习的教育制度。

  二、高等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方式上共性过多,忽视了人的个性化发展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依据的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批量生产原则”,培养出的人才是统一规格的“标准件”。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价值的创造和增值不再是通过批量的规模来实现,而更多的是通过创新,通过生产有特色的产品来实现,反应在对人才的需求上,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自发性、创造性、前瞻性和快速适应性的品质。?②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尊重学生个性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改革的许多具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但由于社会本位观念的惯性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缺失,形式上虽然给了学生一些选择的自由和参与的权利,但在实践中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勇于高扬个性教育的旗帜,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选到适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菜肴”,寻找到最适合自己成长成才的途径。原因在于,改革者在设计方案时,考虑更多的仍是社会的需求或学校的规格,并据此设置专业,设计学时、学制,制定大纲,提出要求。

  2.素质教育形式化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对曾经背离人的全面发展的正本清源。为了贯彻这一教育理念各高校在改革中都出台并实施了一些具体的方案和措施。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问题在于许多学校的改革存在着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即把改革的这些措施和活动作为一个项目、一种程式来做,或者仅仅当作一种手段和工具,而没有当作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的根本原则和教育理念。如此,也就不难理解,许多高校出台的素质教育计划,几乎都是建设几个素质教育基地、举办一些素质教育报告、开展一些素质教育活动。

  3.教育评价体系机械化

  近年来,在对传统的教育体制、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时,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发生了一定的变革,但总的说来,并未从根本上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对学校的评价还是从学生的规模、师资队伍数量、科研经费数量等方面打分排名;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还是将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细化为若干方面,每一个方面量化打分,或者计算积点。这种机械化、教条化倾向,折射出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仍没有摆脱传统的质量观。其导向必然是使学校失去办学特色,学生失去鲜明个性。常见的情况是:教师为了达到指标的数量和档次而疲于奔命,忽视对学生的交流与辅导;学生则为了分数费尽心机,不惜牺牲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总之,这种裁减特色、削减个性的质量观和评价制度,对高等教育改革产生的导向是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相悖的。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等教育改革思路

  1.发展高等教育服务产业为社会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阶段。因此,充足的高等教育资源就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基本矛盾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强烈需求和现有教育供给(服务)数量、类型严重不足,质量、效率严重不适应的矛盾。?③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光靠政府所能提供的资源是难以解决这个矛盾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在于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在过去那种一元办学体制下,无论是外延式还是内涵式的发展道路都不能保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④因为,按照传统的办学思路,不可能真正解决办学资金不足的问题。高等教育是一项耗资巨大的事业,光靠政府的投入,即使是富裕的国家也难以承担,何况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那么有没有一条在国家不增加投入或少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发展教育的路子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改变教育经费的来源结构,实行办学主体多元化,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新的教育经费分担机制。确切地说,就是把高等教育的某些部分按产业的方式来运作,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扩大教育投入渠道,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事实上,在完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当中,我国95%以上的行业和产品已实现了供需平衡或供大于求,形成了消费需求的买方市场,唯有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强烈需求,在教育消费供求关系中仍为卖方市场,这就为教育服务产业的发展,为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极为难得的机遇。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服务按产业方式运作的成功案例也为我们发展教育服务产业提供了现实依据。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利用“市场和市场有关的各种力量”,建立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民需求的多样化、多元化的高教系统和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模式。?⑤英国政府通过多渠道筹措私人资金,大规模增加教育出口服务,走出了70年代末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时期教育经费紧张的困境;日本和韩国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主要是依靠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⑥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归根到底是民族素质问题。素质是人们的知识和能力内化而成的一种稳定的品格,具有相当宽泛的内涵,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三个方面。?⑦世界上许多自然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靠人力资源的开发而致强、致富,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教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二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人们不再认为智力是成功的唯一因素,事业的成功还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例如与人合作、自我激励的本领,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等等。中华民族能否在21世纪胜利地迎接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严峻挑战,能否全面实现党中央所绘制的跨世纪的宏伟蓝图,最终取决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3.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要确保高等教育改革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服务,必须以新的质量观为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系统全面、分层分类的符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实际,具有正确导向的评价制度。对高校的评价,要充分认识不同学校拥有的不同办学历史、发展目标、任务和职能,确立多元化的评判标准,鼓励大学办出特色,让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对教师的评价,应弱化奖惩性、甄别性的评价功能,增强发展性的评价功能。实践证明,基于结果的奖惩性评价对激励教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作用非常小。对于学生的评价,要用持续发展和全面的眼光来看待,采用更加开放式的评价制度,以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差异和个性。例如:对不同基础、不同特点的学生的评价,要注重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和提高。对于学生的不同能力应当给予同样的重视,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对学生某些能力上的特殊发展予以承认,这样才能使各类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和潜能,成为具有特色、特长的创造性人才。

  4.完善各种学习型组织,为全民学习、终生学习提供条件

  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克服矛盾、突破束缚、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教育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继续教育则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满足广大民众继续教育的需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各种学习型组织,为全民学习、终生学习提供条件。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相互间的衔接与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次受教育的机会;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⑧

  注释:

  ①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的走向〔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②王宗光等.高等教育改革与人的全面发展〔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③张伟江等.教育服务产业研究:拓展与运营〔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④张兴.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研究〔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⑤杨德广.发展教育产业有助于促进教育发展〔J〕 .教育发展研究,2004,(12).

  ⑥陆 ?NB26E? .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J〕 .全球教育展望,2002,(8).

  ⑦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⑧高书国,杨晓明.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1.我心中的全面小康社会

2.有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毛概论文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1323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