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思修论文 >

大一思修结课论文

时间: 坚烘0 分享

  “思修”课,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意识,树立切合实际的理想信念,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一思修结课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一思修结课论文篇一

  《浅谈爱国主义教育的几个新》

  摘 要:党的之后,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梦的引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下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中国梦宏伟蓝图的新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倡导,95后大学生新主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内容,数据课堂新途径,创新人才新视野。

  关键词:爱国主义;中国梦;大学生

  一、新目标:中国梦宏伟蓝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当前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题。引导大学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青春正能量,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青年大学生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能量。

  二、新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修订版教材已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修订版已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为独立的一节,既是该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核心内容同时也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线。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做忠诚的爱国者。

  三、新主体:95后大学生

  自2013年起,大学的校园们开始迎来了1995年后出生的大学生。他们积极、健康、向上,胸怀远大理想,自立自强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在欣喜地看到他们这一代主流的同时,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受互联网和外来文化影响,有些学生价值观迷惘、对社会问题敏感、张扬个性不计后果、甩也甩不掉的网络情结,甚至有些学生陷入网瘾和手机依赖症。针对95后大学生的特点,对于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感受到爱国主义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全的关联,并努力让他们承担起属于他们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2015年4月1日美国《纽约时报》网站称,“近日,中国用战舰从冲突不断的也门撤离了近600名公民,这显示出北京从危险地区撤侨的能力日渐增强“。中国网友表达了对该行动的支持。一名微博用户写道:“祖国实力的强大不在于免签多少国家,而在于危险的时候能把你带回家。”另一则评论写道:“如果国家实力不雄厚,这种事情想都不敢想。”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和大学生喜欢互联网的特点,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爱国主义教育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业测评相结合,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同时积极调动95后群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情理交融、理性爱国,引导他们做到爱国情感、思想、行为相统一,成为忠诚的爱国者。

  四、新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只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才能造就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文化力量。以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开展各种方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微课堂、微信课堂、动画课堂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开发特色校园文化(家乡文化、大学精神、校史文化、景观文化、网络新语、微言集锦),夯实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五、新途径:数据课堂

  2013年被称为世界“大数据元年”,翻转课堂、“慕课”(MOOC)和微课程这些数据课堂就是大数据变革教育的第一波浪潮。数据课堂借助于网络平台,可将传统的爱国课变得“活”起来。学生也能根据自身情况反复播放学习,教师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对学生的解疑释惑上,同时与传统课堂、实践课堂形成联动、互动,促进知识、能力、素质、智慧的培养,增强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在社会实践中成长为坚定的爱国者。

  六、新视野:创新人才

  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首先,爱国是巨大的求学动力。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国家间竞争的空间,加剧了竞争的烈度,从而也为爱国主义提供了动力源泉。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被誉为“万能科学家”的钱伟长曾经说过:“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其次,爱国行和成才行是同步的。报告提出“五位一体”的国家建设总体布局,对于任何一个大学生来说,这五个领域每一个都大有可为,“个人梦”也可以很丰富多彩。为了自己独特的“个人梦”而奋斗,整体意义上的“中国梦”终会实现。

  最后,爱国就要弘扬中国精神,要成为创新人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组织实施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着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就是弘扬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即中国精神。这将激励个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为国家争得荣誉,为国家争气,争气要赢得尊严,赢得尊严要靠具体行动,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在德才兼备的成长历程中唱响中国梦主旋律。(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参考文献:

  [1]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EB/OL].

  [2] 百度文库.90后爱国主义教育可行性调研报告[EB/OL].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一思修结课论文

288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