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创新论文参考范文(2)
中学数学创新论文参考范文篇2
浅论中学数学创新教育
数学是培养人思维能力的学科,“是人类悟性的自由产物”。(恩格斯语)几千年来,数学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在人的自由理想王国里不断发育成长、壮大,创新是数学的核心,也正是创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一提到创新教育,我们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被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中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型思维、创新技能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传统教育把“传道、授业、解惑”当做基本使命,教育就是把基本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下一代,所以知识就是目的。这种模式就是应试―升学。而知识增量的加速,知识外储化的趋势,以及伴随知识不断更新而出现的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思潮的兴起,对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提出了挑战。教育再也不仅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想、热情、信心、责任感等。
2.数学教师的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2.1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改革创新的意识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解放出来,端正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才能改革落后教学方法,改变陈旧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
2.2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的教师。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型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型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创新教育的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上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应当把研究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上,这需要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有创新型的教师才有创新型的学生。
3.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创新型思维能力
3.1创新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提出一些新问题、新看法,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数学教学不断追求的发展性目标。
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教师要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促进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之中,促进学生创新型思维意识的萌芽。要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要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
3.2亲历建构过程,形成创新型思维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不需要自主探索,只要认真听讲和记忆,忽视了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思考与个性。而新理念强调的则是:数学学习必须重视建构知识的过程,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探索经历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再发现”、“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师要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多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多为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相信“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3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型思维能力。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促使学生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来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数学的教育目标之一――“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局限。解决别人的问题与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能够发现问题比已知问题存在而寻求解决的价值更大,即所谓的原创是高价值的创造。因此,“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育目标应提高为“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求新的数学教学模式与普通适性数学教学相结合。如可用“情景―诱导―探练”进行尝试,作为新的数学教学模式,逐步克服“精讲多练”、“六步教学”等模式的不足,让数学精神走进课堂,即主动地探索问题,开展尝试、观察、分析、演练、实验建模等活动,使数学概念开始于情境中,诱导思维要点和关键,并在一般练习的基础上通过体验和探究活动,进一步锻炼思考能力。
新时代的教育要面向市场、要体现学生的技能和素质,因此,数学教育必须改变传统填鸭式应试教学,必须大胆地实行创新教育,全力推进创新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全面创新,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数学教育作为各个学科的根基,在中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中学数学教育的创新极为必要,而且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申开明.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经验谈[J].中学学科网,2009.4.
[2]李金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今日文教,2010.11.
[3]沈丙申.浅议数学创新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
[4]赵临龙,陈军科.面向新世纪话数学作用[J].中学教研(数学),2001.1.
[5]黄志成.全纳教育――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6]袁智博.浅谈中学数学教育作用和创新方法研究[J].文化教育,2009.2.
中学数学创新论文参考范文(2)
上一篇:中学数学创新方面的毕业论文
下一篇:中学数学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