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
时间:
依塔木1由 分享
三、建设文明乡风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村民自治
包含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大要素的村民自治制度,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还面临着许多艰巨的任务。如如何理顺村委会与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比如,如何处理村委会与党支部的关系,如何防止来自家族和宗派势力的干扰,如何完善民主决策的议事程序,如何完善民主监督的办事程序,如何完善村干部的薪金制度,如何完善惩戒制度等,这些都必须用一种务实的态度来对待。
(二)弥补农村教育上的缺失,注重农民的素质教育
各级党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约作用,把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工作,改变提高农民素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局面。教育农民要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展开,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开展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破除愚昧、迷信的思想观念。
(三)增强农民的道德和法律观念,提高农村社会整体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水平
目前农村转移的劳动力道德品质存在的问题不少,追根溯源,和农村基础教育有很大关系,因为中小学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低,没有民主和法制观念,不知道自己所享有的民主权利,更不知道如何去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对法律的认同感不强,信任度低,民主参与意识不强。农民个体只有养成民主议政、参政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学会合作与自治,才能做农村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人,而民主精神和参与能力要靠民主的学校教育培养。农村基础教育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在学校管理中,都要为学生提供空间,使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养成民主意识,锻炼适应民主生活的能力,为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戴·兰佳斯所指出的,国家贫富问题,首先是文化和精神问题。造成一个国家富裕水平高低的原因在于共同的价值准则、习惯和民族传统。他的这一看法,虽然是就国家竞争而言,但对我们今天认识乡风文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不无启发。可以说,长期以来我国农民知识层次的低下,农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艰难,文盲、法盲、科盲的大量存在,是影响农民素质,使“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因此,在文化己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软实力”的当代社会,能否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作为乡村文化一种状态的乡风文明的积极功能,及其在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中所处的地位,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参考文献:
1、黄有泰.乡风文明建设的困惑与对策探讨[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5).
2、袁玲儿.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风险与应对[J].理论导刊,2008(8).
3、于大海.乡风文明建设路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4).
4、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8.
5、朱建堂.试论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6、周军,韩广富.农村改革进程中的乡风文明问题及其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董欢.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J].兰州学刊,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