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毛概论文 >

毛概大学论文题目大全怎么定题目(3)

时间: 谢桦0 分享


▼更多热门的毛概内容,欢迎大家点击??

??~~大

??~~大

??~~毛



  ★更多热门的毛

  ☆☆毛

  ☆☆毛

  ☆☆毛


  毛概论文范文篇1:《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

  摘要: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为新生活的追求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毛的伟大并不仅在于此,还在于他的思想。他的思想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建设打开了窗户,同时,也为我国未来的发展表明了方向。

  关键字: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就像全党提出要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毛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和教训相结合的,也是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他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的。

  在社会主义建成以后,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建设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建设的社会主义实施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党执政以后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选择一个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又能全面、迅速的发展的经济体制,迫在眉睫。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后我国逐步形成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样的经济体制是有当时主客观条件的。

  从客观条件上来讲,我国当时的生产力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十分薄弱,现代化工业很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的集中全国的力量,有效的发展经济。同时,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顺利的进行。从主观条件上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重要特种。所以但是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是合乎逻辑的必然选择。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经济发展上发挥了中的的作用,但是同时特暴露了不少的问题:权力过于集中,忽视了商品产生、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因此,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首选目标。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虽然这个计划仍坚持计划经济总体计划不变但他允许了市场调节,这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开辟了道路。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商品经济体制。邓小平再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利,就可以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呼之欲出了。

  8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活动中的市场调节的比重已经超过计划调节。这是国际上发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坚持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初一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随后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

  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一些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多是和私有化同时进行的。我国则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又要实行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完善多种多样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和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这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特别是国有及由国家控股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将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保证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节约资源和市场有序运行。

  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由政府有力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都要依靠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途径,是一项艰难的开创性事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可能取得成功。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必须有政府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通过经济社会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为市场经济创造一个稳定、安全、有序、公正的社会经济环境。

  在社会科学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

  毛概论文范文篇2:《浅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

  摘要: 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即通过计划、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否定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优化资源的配置,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

  一、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即通过计划、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否定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优化资源的配置,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

  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又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第二次结合。

  只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的东方大国采取“赎买”办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取得了成功人民政府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私营企业可以通过接受加工、订货、代销等方式维持和发展生产,可以从企业盈余中领取四分之一作为股息。这种富有独创性的政策因对民族工商业者的生产和收入有利而为他们普遍接受。诚然,民族工商业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曾同人民政府发生冲突,甚至发动猖狂进攻,但经过“三反”、“五反”运动,击退了这些人的进攻,使他们认识到抗拒改造没有出路。1953年6月,毛泽东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5年中国农村掀起社会主义高潮,有力地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这种改造,采取的是“赎买”的办法,即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按核定的私股股额付给私方相当高的“定息” (年息五厘),作为“赎买”的代价。1955年秋冬,在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发展的形势下,毛泽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向高潮———从个别公私合营进入全行业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以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除此而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作用还有许多方面: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和《论十大关系》等著作,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毛泽东领导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主持制定的1954年《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纠正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贯彻执行总路线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制订出一整套具体路线和具体政策,

  一、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具体主张。

  从经济方面来看,具体表现在他对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他强调不要机械搬用外国经验,要从中国是个大农业国的情况出发,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我国胜利地克服过许多困难,其中包括帝国主义封锁等造成的困境。

  从文化方面来看,毛泽东主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广泛地吸收、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建立我{门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他提出的“双百”方针,被写入党的八大文件,正式成为我国发展科学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方针。

  二、毛泽东为巩固社会主义提出的主要观点

  在如何巩固社会主义问题上,毛泽东同样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

  他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这一观点,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成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两类。他认为,一方面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但另一方面,敌我矛盾也还存在甚至还可能激化。所以他提出,既不要混淆两类不同矛盾,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但也不能放松警惕,以为已经没有敌我矛盾,可以高忱无忧了。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发展。

  三、研究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

  尽管毛泽东在探索中既有正确的方面也有错误的方面,但他在探索中留下的丰富的经验教训和思想财富,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贵的营养和借鉴。可以说,毛泽东的探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

  在毛泽东领导下,我国开拓了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和发展与毛泽东的领导是分不开的。毛泽东的功绩是巨大的,他的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新中国历史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对于新中国后来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他的名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联,通过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肯定其居主要地位的有价值的方面,不仅仅是实事求是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我们今天研究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于理解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统一性、继承性、创新性,以及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与时俱进性;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实现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毛概论文范文篇3:《浅谈爱国统一战线思想》

  摘要:统一战线,简称统战,是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出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在1939年《共产党人》杂志的发刊词中,毛泽东将它与“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一起列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三大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内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大革命时期的国共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关键词:统一战线 毛泽东 抗日民族

  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在中国民主革命发展过程中产生,在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影响,在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支持、组织上帮助下组建(或改建)和发展起来的。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民主党派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胜利,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由全国各族人民、各阶层爱国人士、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以及海外华侨参加的团结抗日的全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各民主党派及其所联系的阶级、阶层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竭心尽力,从而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一、民主党派在政治上坚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国共合作”、“反对投降分裂”的主张,并始终拥护中共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一)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为实现停止内战、抗日救亡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成为各革命阶级、政党的共同愿望和强烈要求。然而,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蒋介石却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一方面,他下达“不抵抗”命令,纵容日军侵入中国东北,致使东北全境沦陷;另一方面,他下令加紧进攻红军,将内战推向高潮;与此同时,还加强舆论控制,严禁抗日宣传,阻止各阶级各党派的抗日救亡活动。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有着强烈爱国精神的民主党派人士的强烈不满,他们不顾国民党的政治高压,勇于谴责误国政策,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并积极撰写救亡文章,致力发表抗日演讲,公开呼吁:“国事至此,一切政见异同已成次要之问题,当务之急,惟在如何团结全国已涣散之人心,共临大敌”。

  (二)积极促进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华北事变爆发后,共产党审时度势,放弃“反蒋抗日”口号,进而将口号转变成“逼蒋抗日”。对于共产党政策的转变,民主党派人士表示了欢迎和支持。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著名的《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全国各党派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于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民主党派立即表示积极响应和热烈拥护:“大家相互秘密宣传阅读并奔走相告,心情十分激动。一致认为《宣言》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反映了我们的愿望和要求”。

  救国会以“团结全国救国力量,统一救国方策,保障领土完整,谋取民族解放”为宗旨,明确表示赞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要求国民党停止对共产党的军事行动,联合红军,共同抗日,给予人民抗日言论和救国运动的自由;表示要坚定不移地站在救亡战线的立场上,不动摇,不妥协退让,直到中华民族取得完全胜利。1936年7月15日,沈钧儒、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等民主人士联名发表了《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一文,系统地阐述了他们关于建立救亡联合阵线(也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和主张,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3]各民主党派的积极态度在客观上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各民主党派的全力推动下,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9月23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承认中共合法地位及两党合作抗日的谈话,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对此,各民主人士无不欢欣鼓舞。

  (三)反对投降分裂,支持团结抗战,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蒋介石集团开始执行消极抗日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有几个:一是日本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二是英美劝降的影响,三是蒋介石本就惧怕共产党和人民武装力量壮大而威胁其统治。在1939年12月到1943年7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高潮中,民主党派中的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左派,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民主改革,同共产党人并肩战斗,真诚拥护和坚持支持中共的政治路线和抗日民主政策,对执意独裁、制造摩擦、妨害抗战的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是共产党的忠实朋友。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正义自卫立场和妥善处理事变的合理主张给予了广泛同情和支持,对国民党反民主的种种荒谬言论和不堪暴行进行了尖锐抨击,不仅在道义上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共产党,使处在抗日战争前线的中国共产党倍感欣慰,而且还在海外,特别是在南洋华侨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民主党派人士积极参与到抗日的行列中,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拥护

  民主党派人士对中国共产党主张的积极支持,不仅表现在在政治立场上拥护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表现在身体力行,积极奔赴抗日前线直接参加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抗战初期,全国各地的救国会会员及其动员的千千万万青年群众,进入陕北、华中、华北等解放区参加八路军和新四军,投入到抗日浪潮中。乡村建设派的部分成员,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和国民党军队的狼狈溃退,坚决留在山东战斗,和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并肩作战,不离不弃。在抗日战争中,民主党派的许多人士在对日斗争的战场上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乃至生命。

  三、民主党派人士运用舆论工具宣传抗日主张,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以知识分子和文化界人士为主体的各民主党派为了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在抗战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特长,创办了许多刊物和图书。这些刊物和图书及时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宣传了正确的抗日主张,对于激发人民的抗战热情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政治上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以及抗战的最后胜利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

  1937年秋,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部分成员编辑出版了《抗战青年》、《抗战妇女》、《抗战农村》、《抗战华侨》等刊物,这些书籍以宣传抗日救国为主要内容,对于联络各方面抗日力量起了重要的精神纽带作用。著名民主人士邹韬奋于1937年8月19日在上海创办了《抗战》三日刊,主张加强全民族团结,进行持久抗战。12月,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等在武汉创办了《全民周刊》,后与《抗战》三日刊合并为《全民抗战》三日刊,坚持“全民动员,抗战到底”的方针。与此同时,《全民抗战》还编印了战地版,大量送往前线,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广大抗日官兵的士气。1938年9月11日,救国会又创办了《国民公论》,此刊物在坚持团结抗战、提倡民主,批评时政方面,与《全民抗战》拥有同样鲜明的态度。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刊物之外,民主党派人士还创办了《文艺阵地》、《救亡日报》、《进步日报》、《抗战行动》半月刊、《国民公论》旬刊、《战时教育》、《新中国报》等著名刊物,另外还出版发行了许多宣传抗日救国思想的图书,如《儿童抗战故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程》、《战时读本》等。

  四、民主党派人士积极动员海外华侨为祖国抗战出力,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帮助

  抗日战争期间,民主党派凭借在海外华侨中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影响力的优势,积极动员海外华侨为祖国的抗日战争出力。美洲洪门致公堂(中国致公党的主要派支)主席司徒美堂,积极发动美洲华侨捐款支援祖国抗战,在整个抗战期间,仅司徒美堂领导的募捐活动捐款数额即达5400多万美元。抗战前夕,世界各地总共有华侨1740万人,上至富商、知识分子,下至工人、学生以至老人、妇女和儿童,都纷纷组织起来踊跃捐助,以物力和人力援助祖国抗战。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从抗战开始便每月捐款2000元直至战争胜利。抗战期间,华侨每年汇回国内的外汇是10亿元以上,这笔惊人的汇款极大地资助了国内因长年抗战而吃紧的财政,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帮助。

  综上所述,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依靠广大人民、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正确政策,形成了一整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策略和方针,击退了敌人的阴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斗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与此同时,作为统一战线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主党派在抗战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民主党派人士与共产党人一道为举国抗日局面的形成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谱写了我国抗战史和民主党派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从一定意义上讲,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


猜你喜欢:

1.大一毛概论文3000字以上

2.关于文化的毛概论文3000字

3.大学生毛概论文3000字

4.关于四个全面的毛概论文3000字

5.有关文化的毛概论文3000字

38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