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论文投稿(2)
文学类论文投稿
文学类论文投稿篇2
论古汉语词义的演变
摘 要 学习古代汉语,重难点在词汇,其中又主要是词义演变问题。本文将在继承训诂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现代词义理论,讨论古代汉语词义演变的类型。主要有词的词汇意义和色彩意义的演变两种。词汇意义的演变包括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色彩意义的演变体现为感情色彩的变化和词义轻重的不同。
关键词 古汉语 词义演变 类型
古汉语词义演变的类型分为词的词汇意义演变,即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以及词的色彩意义的演变,即感情色彩的变化和词义轻重的不同。
一、词汇意义的发展演变
(一)词义的扩大。
一些词原有意义的范围较小,在词义的发展过程中,词义的范围比原来广泛,这就是词义的扩大。词义扩大有以下几类:1.原来只表示一种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感情或功能等相似的事物。例如:“皮”。《说文解字》:“剥取兽革者谓之皮。”本义指“兽皮”。《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后来词义扩大,动植物等的表皮,都可以叫“皮”。袁宏道《满井游记》:“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此处“皮”即为事物表面的一层覆盖物。
2 .由专名演变为通名。例如:“河”。《说文解字》:“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本义指黄河。贾谊《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后来则泛指一切河流,非特指黄河了。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3 . 由只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词, 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的整体。例如: “ 菜” 。《说文解字》: “ 菜, 草之可食者。”“菜”的本义是可以吃的草本植物,以及用这类植物做成的菜肴(即素菜)。《国语·楚语下》:“庶人食菜,祀以鱼。”后泛指菜肴,荤、素都称“菜”。《北史·胡叟传》:“饭菜精洁,醢酱调美。”(二)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有些词原来的意思概括范围比较大,到后来,概括的范围比以前狭窄了。
1.泛指变特指。如“臭”。《说文解字》:“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古代一般指气味而言。《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含义范围较宽,泛指一切气味,既可指芳香的,也可指难闻的。后来词的义域缩小,一般只指难闻的气味,与“芳香”相对。《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指秽恶的气味。
2.通名指变专名。例如:“朕”。《说文解字》:“朕,我也。”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意为“我”。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屈原《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后来逐渐发展为帝王的自称。《史记·秦始皇本纪》:“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命曰制,令曰诏,天子自称曰朕。”
(三)词义的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词义转移也有以下几种:1.由表示一事物转移到表示另一事物。例如:“币”。《说文解字》:“币,帛也。”古义指用作礼物的丝织品或指礼物。《战国策·齐策三》:“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后词义转移为“钱”的意思。王安石《伤仲永》:“或以钱币乞之。”2.由表示一个动作转移为表示另一动作。例如:“走”。
《说文解字》:“趋也。”段注:“《释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本义为“跑”、“逃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后逐渐演变为“步行”的意思。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循陵而走,见礅石鳞磷,俨然类画。”
二、色彩意义的发展演变
(一)感情色彩的变化。
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有下边几种:1.褒义词变化为贬义词。例如:“爪牙”。原指“勇士”、“武将”。《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后指“帮凶”、“党羽”一类的坏人。宋琬《诏狱行》:“遂有群凶作爪牙。”2.贬义词变化为褒义词。例如:“锻炼”。较早的意义是玩弄法律罗织罪名对人进行诬陷。《汉书·路恒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这里的“锻炼”是指玩弄法律、陷人入罪的意思。贬义词。后词义演变为在实践中磨炼以增强能力。陆游《遣兴》:“日暮书卷研求懒,心弱诗章锻炼衰。”3.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例如:“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战国策·齐策一》:“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后来“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二)词义轻重的不同。
1.古义轻,今义重。例如“诛”。《说文解字》:“诛,讨也。”本义为“用言语责备”。《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今义为“杀戮、杀死”。《孟子·梁惠王下》:“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由“责备”变为“杀死”,词义加重。
2.古义重,今义轻。例如“怨”。《说文解字》:“怨,恚也。”即怨恨。《战国策·齐策三》:“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终身之名。”而“怨”的今义是不满意、埋怨等义。古义重而今义轻。李商隐《昨日》:“未容言语还分散,少得团圆足怨嗟。”
(3)阅卷主观性强。
考试最终须阅卷评分,由于阅卷人不同,对同一题的理解就会不一致,主观性较强的试题给分就会产生一定差异。两个阅卷人评阅相同的试卷,他们所批阅的分数会有不小的差距,少则几分,多则几十分。也会跟阅卷人当天的心情、第一印象、个人的偏爱等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阅卷批分人的主观行为决定了高考的分数,一次不经意的偏差,就会直接影响考试的公平性。
3.“以分取人、一考定终身” ——人才评价机制问题。
“分数论英雄,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模式,造成高考成绩的一分之差,便可能改变一个人命运的严酷现实。还导致学校之间为提高“升学率”为目的,陷入了恶性竞争态势。学生们天天顶着长期的、巨大的心理压力,晨起晚归,昼习夜读,终日做题海,负担繁重不堪。冥冥之中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课程研究中心对“高中课程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被调查由高中学生、教育工作者、社会人士三部分群体,调查显示,有85.4%的学生和78%的公众认为,学了十几年仅用一次考试评定不尽合理,个人能力、道德、修养等素质难以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价,现在的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显然“一考定终身”是不科学的评价机制。
三、高考学生测试体系方案设计的建议和设想
我国现行高考制度显然存在很多问题,完善改革势在必行,但高考制度影响面大,其难度可以想像。首先我们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和严谨的态度去认真审视高考,同时我们还要坚定高考制度改革方向,树立正确的育才观,然后通过理性、建设性、渐进性的方式,酌情、逐步完善解决,使高考走出困境。下面就从高考的制度设计理念、内容、方法、目标等四个大的方面,提出一点建议和设想。
(一)高考设计理念。
高考设计理念应该从提倡素质教育,摒弃分数教育入手。高考制度目的不应该是考高分,进名校,满足升学率。而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方式方法,勇于提问,善于思考,敢于怀疑、创新。不仅如此,还要更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贯彻到高考制度中来,树立新的育才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机制,而不是仅仅凭表面化的分数和名次来确定人才标准。
(二)高考设计内容。
1.教学内容。
首先,要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求实。
其次,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如:参加学校岗位锻炼活动;针对某个社会现象专题调查;帮助孤残老人和儿童、慰问军属烈属等社区服务;法律知识、环保、节约等公益事业宣传服务;义务劳动;科技文化活动等。通过这些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学生尽早地融入社会,认识、了解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更有助于让学生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2.考试内容。
笔者认为,高考设计的内容应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注重综合评价。应从学习成绩,综合素质,高考成绩三个纬度进行综合打分。学习成绩主要侧重于平时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作业完成率、完成质量和平常测验等,从入学开始就给学习建立学生学习记录袋,作为高考评分的一项标准。综合素质主要侧重于考核学生思想教育,道德修养,身体素质,实践能力等。最后通过高考成绩,结合平时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来确定最终高考成绩。
(三)教学方法。
针对现行高考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的改革乃是当勿之急。以往的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应转向全面素质教育;“注入式”,“满罐式”的传统教育方法,必须向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1.互动式、探讨式教学方式。
互动式、探讨式教学方式,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或目标进行组织设计,以提问、探讨形式进行教学。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老师设计问题,提问学生,或拿出一个案例、论点进行讨论。学生也可以问老师,并对提出的各种有关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见解。这种“边学、边问、边讨论”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学习的效果也远远高于教条式的死板灌输学习。
2.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方式,即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关键地方或遇到问题时不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以点拨和诱导为主,让他们自己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探究式教学方式,对不确定问题或两面性问题不急于下结论,提倡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去钻研、去探究、去求实,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所掌握的知识、能力还不够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敢于质疑的品质。
(四)教育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当今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体讲:就是坚持德育为先,智力为优,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四、总结
推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和实现高效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克服唯学历,唯分数评价人才的方式,让学生彻底摆脱一考定终身的束缚,让学校彻底解除“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羁绊,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