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诗宋词选读》教学需要四“两”拨千斤
时间:
若木1由 分享
摘 要:诗歌鉴赏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历年高考情况看,学生得分不高,为此教者在讲授《唐宋诗词选读》选修书时,巧妙地联系“两考”,落实“两线”,重视“两基”,针对“两头”,四“两”拨千斤,教学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关键词:唐诗宋词;教学;策略
一、联系“两考”,引起重视
“两考”,是指“考试说明”和“考试试卷”。语文教学既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服务于高考。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高考就是他们的学习目标。所以要想教好《唐诗宋词选读》这本书,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它的重要性,知道它对高考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学之初,先联系“两考”,非常重要。所以我在教学的第一节课,就给学生投影了:《2010年江苏省语文考试说明》规定古代诗文阅读“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的内容。又告诉他们最近三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无一例外地考查了唐宋诗词的鉴赏。
通过联系“两考”,学生普遍认识到《唐诗宋词选读》这本书的重要性,从而消除了他们的轻视心理。学生能从根本上重视学习,改变了以前几届学生的厌倦心理,学得主动,问的勤快,我的教学也变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落实“两线”,条理清晰
做好古诗鉴赏题,重要的是要知人论世。在教学中我坚持“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 两条线并重。
首先是抓好“时代背景”这条线。唐诗部分,从“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到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再到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最后到诗国余晖的晚唐诗;宋词部分,从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到“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到“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每一条时代的线,都蜿蜒绵亘,若隐若现,但又有迹可寻。学生如能把握每个时代社会背景,大到政治风云,社会变革,小到皇帝喜好,吏治民风,从而就可以掌握每个时代的诗歌内容和风格,那么将来做每个时代的诗歌鉴赏题,都能胸有成竹。
所以教学中我首先安排学生读背目录,整体把握。《唐诗宋词选读》内容非常丰富,为了让学生先从时代脉络上整体把握,我一开始教学时,并没有立马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正好第一天是连排课,于是我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跟学生共同学习并尝试背诵目录。学生开始不是十分了解,我跟他们强调,我们在具体阅读一本书时,目录是能帮助我们宏观了解书本的结构和内容的,同时《唐诗宋词选读》这本书的目录又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选取每一时期的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来编排的。掌握目录就是从大框架上了解时代特征,了解诗歌风格。如盛唐社会国势强盛,诗歌风格也表现为“声律风格兼备”,大气磅薄;晚唐国势衰颓,诗歌风格也仿佛“落日余晖”。
其次是抓好“作家经历”这条线,在讲课时,我并不死板地介绍作者,而是尽量讲得言简意赅并富有趣味。比如说,提到初唐诗歌时,我马上对同学们讲,这个专题里的第一首诗歌《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可是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写的,描写思乡之情特别到位,马上就有很多学生往后面翻书看具体内容;再如说到晚唐诗歌时,我又提到,这个专题中的《长安晚秋》的作者赵嘏可是咱们楚州人,学生立刻激动起来;又如,提到南宋李清照《醉花阴》词时,我又故作惊叹地告诉学生,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为了她一比高低,在家埋头三天三夜写了五十首,结果还是甘拜下风,学生又惊呼起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这样,在欢快的氛围中,学生了解了很多作者的经历,这样就对于我下一步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关键词:唐诗宋词;教学;策略
一、联系“两考”,引起重视
“两考”,是指“考试说明”和“考试试卷”。语文教学既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服务于高考。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高考就是他们的学习目标。所以要想教好《唐诗宋词选读》这本书,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它的重要性,知道它对高考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学之初,先联系“两考”,非常重要。所以我在教学的第一节课,就给学生投影了:《2010年江苏省语文考试说明》规定古代诗文阅读“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的内容。又告诉他们最近三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无一例外地考查了唐宋诗词的鉴赏。
通过联系“两考”,学生普遍认识到《唐诗宋词选读》这本书的重要性,从而消除了他们的轻视心理。学生能从根本上重视学习,改变了以前几届学生的厌倦心理,学得主动,问的勤快,我的教学也变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落实“两线”,条理清晰
做好古诗鉴赏题,重要的是要知人论世。在教学中我坚持“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 两条线并重。
首先是抓好“时代背景”这条线。唐诗部分,从“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到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再到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最后到诗国余晖的晚唐诗;宋词部分,从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到“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到“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每一条时代的线,都蜿蜒绵亘,若隐若现,但又有迹可寻。学生如能把握每个时代社会背景,大到政治风云,社会变革,小到皇帝喜好,吏治民风,从而就可以掌握每个时代的诗歌内容和风格,那么将来做每个时代的诗歌鉴赏题,都能胸有成竹。
所以教学中我首先安排学生读背目录,整体把握。《唐诗宋词选读》内容非常丰富,为了让学生先从时代脉络上整体把握,我一开始教学时,并没有立马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正好第一天是连排课,于是我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跟学生共同学习并尝试背诵目录。学生开始不是十分了解,我跟他们强调,我们在具体阅读一本书时,目录是能帮助我们宏观了解书本的结构和内容的,同时《唐诗宋词选读》这本书的目录又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选取每一时期的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来编排的。掌握目录就是从大框架上了解时代特征,了解诗歌风格。如盛唐社会国势强盛,诗歌风格也表现为“声律风格兼备”,大气磅薄;晚唐国势衰颓,诗歌风格也仿佛“落日余晖”。
其次是抓好“作家经历”这条线,在讲课时,我并不死板地介绍作者,而是尽量讲得言简意赅并富有趣味。比如说,提到初唐诗歌时,我马上对同学们讲,这个专题里的第一首诗歌《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可是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写的,描写思乡之情特别到位,马上就有很多学生往后面翻书看具体内容;再如说到晚唐诗歌时,我又提到,这个专题中的《长安晚秋》的作者赵嘏可是咱们楚州人,学生立刻激动起来;又如,提到南宋李清照《醉花阴》词时,我又故作惊叹地告诉学生,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为了她一比高低,在家埋头三天三夜写了五十首,结果还是甘拜下风,学生又惊呼起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这样,在欢快的氛围中,学生了解了很多作者的经历,这样就对于我下一步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