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 > 浅谈宋型文化视阈下的宋代文体学

浅谈宋型文化视阈下的宋代文体学

时间: 宁静642 分享

浅谈宋型文化视阈下的宋代文体学

  摘要:通过文化学视角观照宋代文体学,指出成熟繁荣、融会贯通的宋型文化对宋代文体格局的深刻影响,并从语言、雅俗和古今之变三方面,进一步论证文化和文体的关联,探讨两宋文体学的地位、价值和意义。把宋代文体学放到整个古代文体学的发展历程中进行审视,将其定位为古代文体学演进中一个承上启下的转关时期。在宋型文化的会通语境和创新意识下,两宋文备众体,诸文体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故宋代成为古今文体骈与散、简与繁、文与质、雅与俗纠葛转关的枢纽。

  关键词:文体;文体学;宋代;宋型文化;语言;雅俗;古今

  宋代是文备众体的时代,各种应用类、文学类文体大致完备,如百舸争流般各胜擅场、此消彼长。应该指出,文体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立体开放的系统。任何文体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之下,易言之,文体的背后有文化,文体的发展和演变往往映衬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特质。如能以一种文化的视角对宋代文体学进行观照、审视、思辨,当能提升研究的学术品位,对宋代文体学得出一些新鲜活泼的有益见解。

  一、宋型文化与文体

  唐宋时期是华夏文明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宋代文化,高度成熟、全面繁荣。宋人自身对本朝文化充满了自信心和自豪感,他们普遍具有一种文化优越感,并在文章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来:

  朱熹云:“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1]

  史尧弼《策问》云:“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文采述作,论议术学,众多繁夥,又非汉唐之所可几及矣。”[2]1029

  陆游《吕居仁集序》云:“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迨建炎、绍兴间,承丧乱之余,学术文辞,犹不愧前辈。”[3]

  刘克庄《平湖集序》云:“本朝五星聚奎,文治比汉唐尤盛。”[4]

  不但宋人对本朝文化无比自豪,后代的研究者对宋代文化亦莫不推崇备至。王国维、陈寅恪对此曾有精辟论断,邓广铭更以“空前绝后”来赞誉宋代文化:“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5]说宋代文化空前绝后,不是指宋代文化在所有领域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是就宋代文化整体衡量而论,当时的文学、史学、哲学、科技、音乐、书法、绘画等都普遍成熟繁荣。

  台湾学者傅乐成有“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论述,影响颇大。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宋代文化的研讨日益深入,并以“宋型文化”来特指宋代在文化方面的开拓创新之功。然则如何界定宋型文化?其特点表征如何?今人已从不同层面、角度来概括宋型文化,诸如内敛含蓄的作风、理性自省的精神、雅俗融合的态度、兼容创新的意识等,以上数端,可大致综括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质。在笔者看来,宋型文化的突出表现,是“集大成”、“综合性”。若用宋人自己的且最简洁的话来概括,当推朱熹《答姜叔权》的一句话:“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6]拈出其中“融会贯通”,就是宋人说宋型文化的最佳注脚。而宋型文化的会通特征对于宋代文体的发展、演进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

  宋代采用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文官政治让宋代士人意气风发,他们关注时事,议论皇皇,在政治方面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在学术上形成了崇尚义理、注重思辨的理学。理学是宋型文化的内核,亦是宋代士人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而整个宋代文化也打上了深深的理学烙印。理学对文体的影响表现在不同的层面,有直接作用,有间接濡染。理学家倡导的“文以载道”说在宋代获得了广泛的共鸣,显然载道之“文”也是有讲究的,古文最有资格充当载道的文体工具,诗歌次之,而词、小说等则与载道关系甚少。由此言之,宋代古文盛行,成为无施不可的文体代表,正与理学思潮有一定关联。

  理学思想还助长了宋人的思辨议论倾向。张耒《答李推官书》云:“自《六经》以下,至于诸子百氏、骚人辩士论述,大抵皆将以为寓理之具也。是故理胜者文不期工而工,理诎者巧为粉泽而隙间百出。”[7]用古文发议论自是天经地义,影响所及,宋代的其他文体也都“议论纷纷”。宋人不但在一贯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辞赋、记体中说理议论,甚至在诗、词里也大发议论、用经用史。宋代最擅长议论的无疑是苏轼,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云:“苏轼用一语,立一意,架虚行危,纵横倏忽,数千百言,读者皆如其所欲出,推者莫知其所自来,虽理有未精,而词之所至莫或过焉,盖古今议论之杰也。”[8]因理学的关系,宋代又兴起了语录体散文。这种文体起源于佛教,基本就是一种口语白话,理学家为更好地阐发义理,就用它作了说道理的工具。如说宋代文体有由文趋质、由深趋浅的大趋势,那么语录体正是这种变化的标志之一。

  宋代文化的高度发达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博学多才的文化精英。宋代士人的学问根底、哲学修养和文艺才华都是卓越出众的,他们的学识贯通各个门类,兼擅不同领域。以欧阳修为例,他既是宋代经学的开创者、独具慧眼的史学家,还是古文的一代宗师、宋诗的奠基人、别开生面的词家。苏轼更是“十全才子”,堪称宋型文化特质的最杰出代表。宋代文人的这种艺兼多门的情况在古代历史上特别突出,他们有融通化成文化艺术的雄心壮志,表现在文体方面就是创新意识的强烈和破体相参的蔚然成风。宋祁说:“诗人必自成一家,然后传不朽,若体规画圆,准矩作方,终为人之臣仆。”[9]苏轼说:“凡造语,贵成就,成就则方能自名一家。”[10]宋人的知识结构和创新意识助成了宋代文体的完备发达、各尽其妙。

  在宋代城市文化背景下崛起勃兴的俗文学,如词、小说、戏曲等文体,能够充分体现宋代文体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文化的发展演进总与社会经济密不可分,宋代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诸如北宋都城汴京、南宋都城临安等都是商贾辐辏、百业兴盛的大都市。宋代最引人注目的一代之文体――词,本质就是于歌台舞榭浅斟低唱的流行歌曲,所谓“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11]。词的臻于鼎盛,自然和当时的城市文化消费脱不开关系。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让文化娱乐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勾栏、瓦舍等文化消费场所热闹非凡,各种适应城市文化和市民需求的文艺样式蓬勃兴起,说话、杂剧、影戏、傀儡戏、转踏、赚词、诸宫调等,朝歌暮舞、五音繁会。这些根源于城市文化娱乐的文学样式虽然和传统的诗文并存,但已表现出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久的将来,它们会站到舞台的中央,成为最能代表元明清时代文化的文体。

  文体虽然千差万别,但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折射出背后的时代文化精神。近代人姚华《曲海一勺・述旨第一》云:“夫文章体制,与时因革,时世既殊,物象即变,心随物转,新裁斯出……故事际一变,则文成一体,一治一乱,文运攸关,说似诡谲,理实寻常。”[12]研究宋代文体离不开当时的文化大背景,文化对文体的浸润是潜移默化的。

18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