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审美教学的探究论文(2)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学的探究论文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学的探究论文篇二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审美》
摘要: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学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使学生充分领略到语言文字背后蕴藏的美。学生要学会审美,鉴赏美,体验美,能感受到美的载体和美的内涵。
关键词:鉴赏;感受意境;欣赏语言;体验情感
“语言的美,语言表现力及其异常丰富的情感色彩——所有这一切都是其他东西无法取代的有力手段,我们借助它触动儿童心灵最隐蔽的角落。”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要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感受到语言本身和语言背后蕴含的美,感受到美的载体和美的内涵。
一、让学生学会鉴赏、感受和体验人物形象美
初中教材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很多,且很多凝聚了较高的思想境界和人性的美。我们要带领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学会鉴赏其中蕴含的美,体会人物身上关于美的内涵。如教学《项链》一文,要引导学生反复鉴赏马蒂尔德身上体现的美。“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妖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体现出马蒂尔德形象之美,为了赔偿项链甘愿做苦工,签订还债合同,自己住在简陋的房里,每天穿梭在肉铺、杂货店等,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挣着。当时的法国社会正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期间,社会唯利是图,哪有诚信可言。而路瓦栽夫人为了一万八千法郎却做出了如此牺牲。为了什么?诚信。这就是人物身上凝聚的内在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其体验马蒂尔德诚信之美。
一部优秀作品的内涵总是深刻而丰富的,否则它经不起历史的风霜和世人的审视与打量。教学时,我们要从人物入手,分析、鉴赏人物形象,通过反复咀嚼文本、鉴赏文本,引导学生去独立领悟、思考,让学生能认识人物的思想境界,体会人物形象的内在美,感受人物的形象美,从而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感受和体验文本意境美
初中教材中描写景物的文章很多,特别是古诗,更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典范。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感那种有机融合、情景交融的情况是让学生体验美的很好平台。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20余字,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的情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萧萧凄凄,无声似有声;“断肠人在天涯”,顿时令人抚胸掩面哽咽,潸然泪下,泪悲情亦痛,化景为情,情从景出,勾勒出充满忧伤的旅人远离家乡、孤身漂泊的身影。
美在意境。正如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意境之美,在于以自身有限的形象引发欣赏者无限的想象,以文字所描摹的有形形象引发欣赏者想象中的无形形象,向读者提供想象的广阔空间,充分满足欣赏者艺术再创造。
三、朗读咀嚼文字,欣赏和感受语言和语言形式美
不同句式、修辞手法的运用都可以给学生产生美感体验。如朱自清先生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作者打破了语序,把“园子里,田野里”放在“瞧去”前边,形成短句,“瞧去”放在瞧的对象之后也加逗号断句,再用“一大片一大片”重叠,把“满是的”放在最后,起了强调作用,给读者的感觉是满眼都是嫩绿的小草。这种不同常规的句式体现出了音乐美、节奏美。再如《桂林山水》:“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同,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栽倒下来。”这些文字音调优美,感情酣畅,节奏鲜明,描绘内容优美,很符合闻一多先生的“三美”理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诗歌用字精炼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咀嚼和品味语言,特别是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对美的言语的鉴赏能力。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学的探究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