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教育论文
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既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主体人格的重要途径,又是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生长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叶圣陶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叶圣陶教育论文篇一
《浅谈大学生的养成教育》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必要性;途径
论文摘要: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既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主体人格的重要途径,又是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生长点。相对于传统的社会本位教育、精英教育,在现代的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需要注重器物浸润教育、制度规范教育,强化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教育,需要形成家庭、学校、社会、自我“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良性互动格局.以形成多维度、多方式的融教模式。
养成教育对大学生来讲,可以起到明是非、识良莠、辨善恶、知荣辱、修德行、定心志的功效,促进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使道德得以内化,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生存发展观,进而促进大学生的终极关怀。养成教育最终目的以求达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育化功效,使当代大学生成为自觉、自律、自立、自强的新型大学生。养成教育意义重大,一方面,从学生个人角度讲,可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从整个民族的视角来看,可促使精神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协调发展。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
所谓“养成”不是指单纯追求绝对化的知识及其讲授上、片面追求学科知识逻辑的简单的“线性教育”,而是在生活中、与人交往中、社会实践中对知识的的咀嚼、消化、融汇、升华.自觉地修养自己的德性,使道德成为直觉的意识、自然的习惯、自动的行为,使个体成为道德自律、内外兼修、品行高尚之人。所谓“养成教育”,狭义上单指人良好道德品行和规范行为习惯的养成;从广义上讲,其指人的基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涉及知识结构、思维方法、生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其着眼于人的基本素质,通过外在教育的教化和自我内化,经过“外育”和“内修”形成内外结合完善的系统的教育。
养成教育是使“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教育,是个体由“自在”到“自为”的过程性教育,是实践性、实效性强的持续教育。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即指以高校为主体,在社会、家庭、自我的配合下。根据大学生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对大学生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大学生具备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和生存发展技能的教育.以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相对于传统的社会本位教育、精英教育,大学生养成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是人本主义价值导向更加明晰,更加突出强调提升人的内在价值.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养成教育的目标追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从知识性、原则性向能动性、实践性迈进,从道德规范教育、道德知识教育向品德培养和行为训练方面转化。诚然,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也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文明的行为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促进自我和谐的养成教育不仅包括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学习、谦虚礼让、诚实守信、热爱祖国、乐于奉献,而且包括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善于合作、公平竞争、开拓创新、自立自强、善于交往、发展个性、保护环境、恪守生态文明、信诺网络伦理道德等内容。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是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是主流政治思想的能动接受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但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小团体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的价值观和不端正的政治立场通过各种形式滋生。再者,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鉴别力差、自我约束能力弱,在众多的价值观面前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易受各种思想的侵扰,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错位和倾斜.实际行动与价值认知不相一致的情形。
因此,我们应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对大学生个人良好履行习惯的培养,从“教”和“养”两个维度来磨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默契,引导大学生坚持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正确认知社会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本质,坚持不懈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化对我国历史和国情的认识,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认识,对建国六十周年以来伟大功绩的认识.充分认识和体会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即将举办上海世博会的大国格局、大国心态,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大学生弘扬抗震救灾的精神,以及学习“长江大学10·24英雄群体舍己救人”的精神.强化大学生见义勇为、以他人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航天精神,学习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作灵感、创造兴趣。
(二)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个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
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塑造源自于养成教育中人文素质的积淀,审美情趣的提高,高尚思想品德的确立,健康心理状态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当下,为数不少的大学生表现为时代感强,文化品位低;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从众速度快,辨别能力差;主体意识强,集体意识薄;接受速度快,自理能力差;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缺乏个性精神、创新精神。更有甚者,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素质低下、人格不健康、行为能力偏弱等综合性危机。时下,新问题也日益凸显:第一,不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遵守信息法律法规,沉溺于不良游戏、不良的信息的泥淖之中,以致滑人网络犯罪的深渊。第二,环保意识淡薄,对“生态文明”置若周闻,生态行为不良。第三,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的态势有增无减。针对这些现状,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时期是培养青年人才的关键性阶段。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已经具备了成年人应有的基本素质和生存能力。这群特殊的“成人”呈现出体质增强、心理机能活跃等特点,但是,这种“初熟”更多地表现为人的“自然属性”,要促进大学生由“成人”走向“成熟”并迈向“成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尤其是强化大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综合教育,使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商,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
(三)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健康合格的现代公民,促进社会进步的有效载体。
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促进社会进步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导脉络。胡锦涛曾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具有素质全面、道德高尚、行为习惯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强的现代公民。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是一个相对的高素质群体,符合社会的所求和所需。
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经济、社会活动,一切行为直接影响个人、集体、国家、社会的进步发展,欲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目标”,确保国家复兴后继有人,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最明智之举。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项根植于现实生活世界的系统工程。我们应通过显性的器物浸润教育、制度规范教育,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对复杂事物的能动接受的逻辑规律,对其进行“知、情、意、行”过程性教育,同时建立起以家庭教育为起点,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社会教育为辅助,以自我教育为纽带的教育网络,只有发挥各自优势的合力,才能建立起立体的、科学实用的教育模式。
(一)注重构建物质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美国著名的“新文化地理”学家詹姆斯·邓肯曾把文化景观肯定为人类储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三大文本之一。校园物质环境是整个校园文明的载体,“大学的环境景观,通常是作为学生真实的生活环境而成为学生认知和学习的最初起点。引导学生对环境景观进行认知和观察,对生活环境进行体验和反思,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文明、健康的校园物质环境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校园物质环境要遵循思想性、艺术性、整体性、实效性的原则。建筑、广场、植被还有雕塑等构成整体后,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才有深刻的浸润意蕴;建筑要求空间丰富、风貌典雅、格调和谐、亲和力强,广场要求简单而不单调、宽广而不宽泛;植被要以“绿色·人文”为目标,雕塑要有特定的文化底蕴;卫生环境、展览橱窗、板报海报、标语横幅等均要以高标准、严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知识和陶冶情操的氛围,使学生在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心灵得到润泽、文明意识得以内化,使大学生把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成自我情趣和自我感受,以求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育化功效。
(二)加强制度规范教育,莫定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础。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中,必定联系到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纪律规范、伦理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把道德规范软约束硬化,督促大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规定的内容成为大学生反复践履的行为,循序渐进,使道德在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形成无意识的存在。
制度规范教育要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将制度赋予一定的文化符号,将“他者”的制度文化转化为学生“自在”的内在律令和外显行为。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学生的意见,使学生成为制度的制定者之一,这样有利于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在制度的执行上,养成教育要与思想教育工作相联系,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礼。
(三)遵循大学生行为形成规律,强化过程性教育。
从行为学的角度讲,人的任何社会性行为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一定规律的。个体社会性行为的最终形成,一般要经历对事物的认知、情感、意志到行为的均衡发展。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即使道德认知得以形成,道德情感得以升华,道德意志得以锤炼延伸至持久道德行为履行。一般情况下,知、情、意、行不是各自的单步迈进的简单“量化”,而是在水平上由平衡到不平衡,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矛盾的对立统一过程的“质化”。
道德认知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认识前提。对以思想品德为内核的养成教育不仅要知之深,还要知之切,使大学生明确“是什么”“为什么”,逐步培养大学生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的认知能力。
道德情感是对相应的思想道德品德规范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意志强化的道德行为的催化剂。大学生情感教育有很大的可塑性,需要正确的引导、指向与督促。
道德意志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最终豁合物,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关键所在,没有稳固的信念难以产生持续的思想品德行为。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练自己,形成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道德行为的训导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养成教育最“实”的部分,是个体包括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价值导向和主体社会化的的综合体现。
(四)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驱动力。
所谓自我教育,是启发和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将道德教育转化成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强化大学生“自律修身”“内省”“慎独”品行的培养,从而达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目的。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这里的“不教育”即指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模式。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教育的最终结果。当然,自我教育不是“自由教育”而是以道德内化和行为示范为方向的有控影响。
自我教育要确实转变学生角色,即从“受教育者”转化为“教育者”,有效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真正的认识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行为习惯是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必然诉求,从而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自身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整合统筹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教育作用。
家庭、学校、社会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占据大学生的整个生活。就大学生社会属性而言,大学生处于家庭、学校、“社会”的三重社会之中。这三者以不同的社会学特征构成了学生养成教育的“亚社会”。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体性和社会性教育的双重教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父母要身体力行,根据大学生所处年龄段的特殊性,加强对子女的个体教育,引导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践行道德规范。
学校在整个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居于中心环节。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参教人员的人文素养,使教师发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作用,利用好学校在养成教育中“主阵地”的地位,充分发挥实践在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变呆滞的理论教育为灵活多样的体验教育,做到知行统一。
社会教育在养成教育中处于特殊地位。大学生最终要回到社会的“大熔炉”中,为使其成为有益于他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有用之才,社会必须优化舆论环境,利用各种健康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叶圣陶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