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论文参考范本
手机银行论文参考范本
手机银行方便快捷的特性迎合了当今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步伐,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效率。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手机银行论文参考范本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手机银行论文参考范本篇1
浅谈我国手机银行发展思路
摘要:手机银行又称“移动银行”,是网上银行的延伸,也是继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之后又一种方便银行用户的金融业务服务方式,有贴身“电子钱包”之称,然而现阶段我国银行在发展手机银行时尚存在不足。本文着重分析手机银行现状、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手机银行;制约因素;对策
一、引言
手机银行又称“移动银行”,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移动银行业务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涵,使银行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传统和创新的服务。由于移动终端所必有的贴身便捷特性,而且手机是作为个人移动设备的最强大终端,使得手机银行便成为继ATM、互联网、POS之后银行开展业务的强有力工具,越来越受到国际银行业者的关注。
这是一个蕴含着巨大商机的市场,国外移动运营商很早就开始了对移动银行业务的探索,其中韩国和日本银行业基于对手机行业的资金投入以及对手机银行业务重视较早,在手机技术方面对手机银行大开方便之门,在这一领域发展较早较快,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欧美地区虽然重点在于4G网络的推进,通过提升网络数据流量从而盈利,但也是由于网络的改良,使得手机银行业务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反观我国,移动银行业务由于开展缓慢等原因,相对滞后。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到2010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达到3.06亿,较2009年增长56.1%。预计到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达到5.24亿。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233.3亿元。(图1、图2)因此,综合得出,用手机作为提供银行业务的工具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而且,我国目前移动网覆盖范围广泛,全国的绝大地区都有移动网络覆盖。随着4G网络的建设,我国移动网络环境将会在覆盖和功能上得到更大的提高。这种网络环境和用户规模以及市场规模是发展手机银行的保障性基础条件。
纵观现在各大银行实现的手机银行业务的方式,较为成熟的经营不外乎如下两个――手机银行短信版和手机银行WAP版。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手机银行短信版主要是以手机短信等通讯方式与客户进行交互的综合金融服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银行对客户账户变动通知、金融信息发布以及产品信息介绍等;二是客户对银行的金融咨询、账户信息查询、发起金融交易请求等。具有账户变动及时服务、信息资讯全面服务、客户关怀温馨服务三大特点。手机银行WAP版具有账户查询、转账、漫游汇款、贷记卡还款、账户管理等多种业务功能。客户使用时无需安装任何程序,在手机上输入WAP.省略即可使用。手机银行(WAP)使用动态口令卡使客户交易的资金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手机银行短信版,以短信为基础,虽是方便,但是操作繁琐,并且为了安全性考虑,多为交易信息监控和金融信息发布咨询之类,在实际接触资金流转过程中,应用的并不是很多。手机银行WAP版基由现在国内较为通用的WAP网络,进行近乎于网络银行的操作;在安全性方面,如上面所说的中国农业银行是以动态口令为主要保护措施,另外还有利用手机安装专用的手机银行软件连接WAP网络,以确保交易安全。
二、现阶段影响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手机银行技术实现问题。目前,手机银行由于受到无线网络条件的限制,还只能采用窄带的无线链路提供信息传输信道。目前采用较多的基于短信和USSD方式的手机银行业务,都是利用非常低速的信令信道进行银行信息的传输,通话状态下,USSD和SMS使用相同的信令信道即SDCCH,数据传输速率大约为600bps;而非通话状态时,USSD使用FACCH信令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大约为1Kbps。而且采用短信息的方式,实时性得不到保证。这对于支付业务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另外,手机作为手机银行的基础,应用还存在技术弊端。例如,手机的SIM卡普通最多也只有64KB,难以承载移动银行的运行数据;手机硬件、系统安全性也有待提高。故手机银行在实际运行中,不得不在安全保障方面花费大量精力。
(二)手机银行营销方式存在弊端
1、手机银行推广成本较高。若手机银行采用STK方式运行,则现在通行的是SIM卡,要使用手机银行业务,必须换成STK卡。STK卡上具有较SIM卡更大的容量,可以加载对应银行的密钥和相关的应用,同时具备普通SIM卡的所有通话及其他功能。但即使是这种大容量的卡片目前仅按成本价销售,对用户来讲也是笔不小的费用,因为绝大多数已入网的手机用户并不愿意白白浪费掉没有任何故障的SIM卡。就目前来看,四大银行以及招行、交行等推出的手机银行业务,都是基于SIM卡应用的,但业务范围、办理手续各有不同,且彼此互不兼容。目前,一张SIM卡只能使用同一个银行的账号,用户办理其他银行业务时须购买相应银行的SIM卡,无法实现银行之间的转账和账号操作,使手机银行的意义打了很大的折扣。
2、推广手段基于利益驱动,而非基于需求驱动。近年来,银行除了采用营业网点、网站等常规渠道宣传,还采取了上门开通并赠送话费等颇具特色的推广手段,由此,用户数量得以快速增长。乍看上去,这些推广手段十分奏效,但实际上,不少用户仅是开通了手机银行,却并未真正使用,甚至在获取了话费后便注销了手机银行业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用户对产品服务需求度较低;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银行提供的收费产品和服务并不能让用户满意。而“送话费”这种利益驱动的推广手法,也是导致手机银行用户质量低、流失率高的因素之一。
(三)移动网络运营商收费偏高及银行缺乏人性化的收费制度。手机银行业务收费一般包括流量费(运营商收取)、结算手续费及月服务费(银行收取)。用户进行一次完整的登录、查询、转账交易等操作,花费的流量通常在20K左右。对于部分地区不常用手机上网,却有手机银行使用需求的用户来说,流量费用则可能成为一道门槛。
相比网上银行和柜台,手机银行的跨行转账费率较低,对于经常转账的用户有较高吸引力。但某些银行规定,3个月的免费试用期过后,将收取每月6元的服务费,而免费用户将仅能查询,无法转账。一方面通常用户的查询需求并不急迫,而操作更便捷的网上查询同样免费,导致查询功能显得较为鸡肋;另一方面月服务费对使用频率不高的用户带来一定的负面心理影响,打击了其长期使用手机银行的积极性。
(四)用户对私人信息安全保护不到位的担忧。用户对手机银行的信任不足,这种不信任感主要表现在:对交易密码泄露、账户被盗导致损失的担忧;对交易平台安全性的担忧。银行方面做的安全宣传不够到位,不能消除用户的顾虑。
三、解决现阶段制约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的思路
(一)探索新的手机银行应用技术。目前,4G技术正在普及,受限于无线网络的问题,有希望通过4G网络得到解决。采用4G网络作为银行和手机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信息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M,而且可以采用专用的通信信道来传送银行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信息的传输在无线网络还会进行加密保护。用户可以实时、安全、快速地进行银行业务操作和支付操作。
手机软硬件方面,为了切合手机银行的发展的,必须要有根本上的改变。银行业可以通过资金导入等方式,引导手机制造业,在硬件方面上,加强适应性和安全性;并且开发出更好的手机银行软件,在安全性保证的大前提下,速度更快,操作更方便,同时可以考虑手机银行平台软件的架构,使得各大银行可以在同一平台下共同经营,且不会出现不兼容的情况。这其中重要的是,银行业的介入,使得手机行业在发展中更加符合手机银行的推广与运营。
(二)手机银行推广实现新思路
1、手机银行订制服务。鉴于国内移动、联通与三星、诺基亚等手机品牌联合推出的订制手机,内置其移动通信运营公司的系统内核与相关主题,运营商与手机制造商共同营销,手机银行也可尝试此种方式。银行业不仅可与上文所述的,以资金等方式介入手机制造业,打造手机银行专用手机,或是加强手机对移动银行的应用;同时,也可以和移动通信运营公司合作。比如,办理SIM卡时,同时绑定手机银行业务;亦或是办理银行卡时,附送绑定有手机银行业务的订制STK卡等,以达到强强联手,共同营销,获得双赢。
2、建立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推广手段。加大针对用户需求、体验、满意度等方面的深细调查,以及用户心理、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新的产品和服务能否抓住用户,初次的体验是至关重要的。挖掘、锁定具有较强需求的高价值的目标人群,重在普及知识技能,培养使用习惯。而非全面铺开战场,用短期利益来吸引用户;应调整定价策略,通过与运营商合作、提供自选套餐等方式降低流量费用,并增加按次收取服务费的模式,适当调整结算手续费标准以平衡收支。
(三)寻求适合的收费模式。应调整定价策略,通过与运营商合作、提供自选套餐等方式降低流量费用,并增加按次收取服务费的模式,适当调整结算手续费标准以平衡收支。同时,手机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信用卡的替代品,所以也可借鉴信用卡盈利模式。可以通过大范围的手机银行的发行,同时收集用户消费信息,与商家合作;或是收取合作商家的盈利返点,从上游商户获得回佣。总之是利用大规模用户的长尾效应来转嫁对消费者收取的服务费用。
(四)加快4G网络和云计算的商用,增加用户信任度。4G网络的商用,能提供更好的应用、更快的速度和更佳的交互界面,这些要素无疑会提高用户体验,增加用户使用粘性。国内银行应该抓住此契机,提升用户信任度,及时调整营销和业务模式,建立以提高信任度为核心愿景的营销、宣传、售后反馈体系,并将其作为单独新兴利润中心给予策略倾斜考虑。同时,还应优先考虑打造精品,提升用户体验及满意度,再逐渐丰富产品功能、拓展服务范围和种类。切勿盲目追求短期增长速度,而牺牲产品服务质量。另外,可以尝试用云计算的模式来解决。如果在手机上识别到安全的威胁,比如病毒或者窃听软件等,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这些信息可以被反馈到云上,在云上对用户反馈进行统计分析,再更新给用户。
(五)基于现阶段网络覆盖不全面,信号不良的情况,对手机银行的畅想。手机作为便携式移动通信终端,本身就具有电磁波发射、接受功能,同时现阶段手机大多搭载蓝牙技术,故可将无线射频技术应用到手机银行中。使用时,商家配备RFID接受识别终端,并与银行交易网络相连,手机硬件本身或是内部软件开启RFID发射,只是通过便可完成交易;安全方面,可通过软硬件内部密钥以及交易密码等确保。这样,不需要通过WAP网络,只是手机直接接入银行交易网络,快捷、安全。并且,前文提及的手机银行订制服务,可以确保手机内部密钥的安全性与隐蔽性。
四、结束语
总之,手机银行作为货币电子化和移动通信的结合体,需要从后者来进行分析。目前,我国的手机银行体系无论从银行业还是移动通讯运营商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此,政府应该正确引导市场,把手机银行服务纳入电子商务运行体系,制定统一的手机银行业务标准,逐步规范手机银行市场。
参考文献:
[1]韩小红.网络消费者行为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3.
[2]孙瑞.网上购物在中国的现状及其瓶颈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06.
[3]一泓.手机银行何时不再“单相思”[J].金融时报,2009.
[4]陈铁衣.中国建设银行将加快电子化网络化建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
[5]李元鸿.美国的经济情况和银行情况[J].西南金融,1980.2.
>>>下页带来更多的手机银行论文参考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