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艺术类论文>艺术理论>

艺术生论文参考范文(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艺术生论文参考范文篇2

  试论新媒体时代下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

  民间艺术是人民群众为了美化环境、丰富民俗而创造出的艺术形式,具有实用性、大众性的特点,从古至今有着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窗花剪纸、泥玩具、石雕、年画、版画、印染等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表征,更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持久性的的核心力量。新媒体时代除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外更普及的是互联网、移动媒体等新型媒体形式。在新的语境下,“活态传承”才是适合民间艺术长远发展与得以传承不衰之路。

  一、民间艺术作为新媒体视觉表征

  的文化潜能

  (一)人文主义精神的巨大价值力

  民间艺术的实质是对民间生活的艺术呈现,真实还原当时民众的物质及精神生活,是对社会、对人文的展现。在民间艺术的视觉表征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观念,渗透出民众对于生活的人生态度、道德习俗、宗教信仰、生命价值等,民众将蕴含美好愿望的图案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流传给子孙后代,也预示着民间艺术承载了厚重深刻的民族精神,浓烈的民族性使民间艺术产生出巨大的价值力,使现代深受理性高科技影响的人们感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关怀,获得了愉悦且自信的审美体验。

  (二)生命意识为主题的本原文化

  民间艺术围绕着生命意识的主题体现了自身对于生命文化价值的追求,表现在生殖、繁衍、护佑等。在以生殖崇拜为主题的民间艺术中,猴子、鱼、老鼠、葫芦、南瓜等通常都被作为主题来体现;除了生殖繁衍的欲望以外,对于生命的护佑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思想,这些作品与原始巫术有着密切关系,主要包括招魂、送病、驱鬼、辟邪等等,目的是延续护佑生命,如送病娃娃、抓钱娃娃、门神画、虎头鞋、虎头帽,是使人们远离灾难与病痛的“护身符”;体现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意识的民间艺术作品也大量存在,如生命树、鹿头莲花盘等等,反映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的祈求与向往,以及对生命、生殖的崇拜和敬仰。

  (三)淳厚质朴为特色的自然生态审美观

  在长期的生产劳作中,人们与大自然建立了深厚的联系,也在与熟悉自然的同时领悟了哲理性的自然规律,如“天人合一”、“天时地利人和”等,在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中,这些自然生态审美观被流传至今,并体现出淳厚质朴的特色。

  二、民间艺术“活态传承”的必要性

  (一)民间艺术丰富的视觉表征适于“活态传承”

  民间艺术具有丰富的视觉表征,例如平面类的年画、剪纸、皮影,立体类的面人、玩偶,综合类的地方戏等,这些样态只有通过活态传承的方式才能流传下来。比如第一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中共130人,项目名称包括麻纸制作技艺、黄河澄泥砚、汴京灯笼张、北宋官瓷烧制技艺等等,符合受众的生活审美与需求,因而也就使活态视觉表征在此时得到了创新。

  (二)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可以有效地扩大传承规模

  民间艺术的传承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新媒体时代,民间艺术的视觉表征势必会打上新媒体的烙印,衍生出新的技艺与传播手段,而这时的传承也势必会加入新媒体的元素,使传承的技艺的样式增添了以往所不曾有的新元素,因此丰富、壮大了传承规模,也是传承之后的视觉表征再次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呈现出新元素。

  (三)民间美术涉及的多学科特色为“活态传承”提供了条件

  民间美术的研究涉及多学科,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民艺学界已将研究重点从固态文本研究转向活态语境研究,注重民间美术与历史传统、传承主体、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在民间美术的传承中不断积攒实践智慧,从活态多维的角度考虑问题。活态性理论研究最典型的是民族志,将对象放在具体的时空背景中观察其视觉表征的合理性,如靳之林的《生命之树》,乔晓光的《沿着河走―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手记》等等,这些研究著作摒弃了以往艰涩的研究理论,通篇充满了生活质感。这种民族志式的观照形式应成为以后理论研究的重心,对活态视觉表征的实践提供了人文视野及智慧参照。

  三、民间艺术在新媒体时代下不同

  的“活态传承”方式

  (一)“活态传承”下的原生态保守理念

  民间艺术的活态视觉表征是建立在“活态传承”的基础之上的。由于传承的手段与目的不同,不同主体对于民间艺术所秉承的传承理念也各异。目前最为广泛的“活态传承”还是家庭手工作坊式的身心相授,通过口口传承的方式将自家的制作方法与技术传给后人,且认为进行技术创新是破坏民间艺术的行为,坚守原生态的保守观,这样的传承虽然保证原生态的本真,但在新媒体时代却容易将民间艺术至于崩溃的边缘境地。

  (二)文化意蕴与技术创新的多元融合

  部分民间艺术的传承者意识到了现代化进程下工艺的挑战,于是部分摒弃了原生态民间艺术的技术制作,改用更加方便快捷的技术创新来迎合受众群体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比较理性化的传承。改变技术,却保留其中的文化意蕴,将民间艺术的图像与新媒体结合,或者是改变民间艺术的图像,来适应当今时代的审美口味,这些都是现代元素与民间艺术的融合形式。

  (三)消费文化下的受众情感需求

  当今社会商品的市场性与消费性决定了民间艺术的境地,迎合大众情感需求和审美口味已经成为了不少人追求的目标。许多传承人冒着摒弃民间艺术的文化精髓的危险,根据大众的情感需求来对民间艺术的具体表征加以设计,使之在盲目的消费文化下畅销,而不是坚守理念,将传统文明持久性保存更久。这种盲目的改变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是一种摧毁,但却为企业或个体经营挣得了大量的资金,因此成为不少人选择的“活态传承”方式。

  四、结束语

  民间艺术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活态传承”不仅有益于弘扬民族精神、扩大传承规模,更有利于加强受众群体的接受程度、把握民间艺术传承脉络,也有助于改变当今社会民众单纯盲目的生存范式及日益扭曲的消费价值观。

猜你喜欢:

348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