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报告总结>工作报告>

2017年赣县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琢妤916 分享

一年一度的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生活等各方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17年赣县政府工作报告,欢迎阅读!

2017年赣县政府工作报告篇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依靠全县人民,紧紧围绕“1610”工作思路,克服年初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总量扩张。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54.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财政总收入6.02亿元,比上年净增1.66亿元,增长38.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6亿元,增长53.2%。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达到11.1%。我县被评为全省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和全市突出贡献奖。

――发展后劲增强。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增长50%。重点实施了10大重点工程、10大工业招商(技改)项目、10大民生工程、10大城市建设工程等四个十工程项目,其中投资超亿元的10个,总投资超过50亿元,项目之多、投入之大前所未有。我县被评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先进县。

――城乡统筹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初步形成,全年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4.95亿元,增长30.8%,新增县城面积0.8平方公里、人口0.6万人。完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投入1.5亿元,其中县财政安排3000万元,加快了村庄和圩镇整治,全县城镇化率达31%,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民生有效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投入2.6亿元进行社保、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改善。预计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3亿元,增长2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10元,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增长4.2%。年末人均居民储蓄存款5712元,增长21.6%。

――社会和谐稳定。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安全生产整治、和谐平安建设富有成效,群众信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形势好转,全年信访总量比上年下降27%;全县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4.6%和20%,营造了社会安定、环境安全、百姓安宁的和谐局面。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推进招商兴工战略,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坚持招商与选商齐抓,引资与引智并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年引进项目158个,实际引进内资6.05亿元,增长18%;利用外资5040万美元,增长14%;外贸出口4360万美元,增长49.8%。着重培植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集群,中瑞合金棒、晶泰锂业等一批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工业经济扩量提质。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74.4亿元,增长63.9%;工业增加值22亿元;销售收入74亿元,增长64%;上交税收2.9亿元,增长13.5%。工业园区集聚效应增强,园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1亿元,增长82%;税收超千万元或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20家,新增7家;矿产品加工、食品加工、轻纺化工三大优势产业集群稳步壮大。县工业园被评为全省重点工业园、全市先进工业园和生态工业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县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7家,高新技术产品31个。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0.85%。我县被评为全省工业发展三年翻番奖。

(二)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新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点129个,其中整村推进点65个,打造“六类”新村97个,完成改水4965户、改厕4965户、硬化道路501公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省委书记苏荣,省长吴新雄等领导先后视察了我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并给予充分肯定。完成圩镇整治投入3204万元,圩镇整治创出特色。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总产量达19万吨。主要农产品发展势头良好,全县脐橙面积达7万亩,其中落实加工橙种植面积2.19万亩;种植烟叶1.38万亩、甜叶菊1.4万亩、无公害蔬菜10.3万亩,出栏生猪38.5万头,出笼家禽417万羽,水产品产量1.2万吨。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12家,全年培训农民2.7万人次。吉埠贡芋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了国家验收,五云蔬菜和甜叶菊种植2个项目成功申报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投入420万元,加快了节水灌溉、农村清洁能源、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积极推进旅游、物流业,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实现税收1.46亿元,增长77.4%,对财政增长贡献率达38%。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新增物流企业5家,总数达到18家,新增税费3000万元。旅游业日益兴旺,接待游客27万人次,增长10%;客家文化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鹭古村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金融改革取得突破,新增县邮政储蓄银行、赣州银行赣县支行2家金融机构,新增贷款5亿元,增长33%,信贷增量居全市前列。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17亿元,新开工商品房面积23万平方米,实现税收1.04亿元。商贸零售、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其他服务业均较快增长。

(四)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全年实施重点工程10个,完成投资26.9亿元,投资额创历史新高。华能瑞金电厂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发电;瑞赣高速赣县段预计3月份可通车;县城自来水取水口迁移和自来水管网建设主体工程正紧张施工;第三中学主体工程已封顶,职校建设已完成“三通一平”;乡村公路22个项目已完工、15个在建,新星大桥、翰林大桥正在施工;绕城高速赣县段和赣州外环快速通道赣县段、110千伏窑前变电站、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400万元,新修县乡村水泥路126公里,城乡交通网进一步完善。电网建设完成投资9287万元,形成了110千伏双电源供电网架,电力保障能力增强。建成14个乡镇门户网站、30个“网络新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五)积极推进城市建设,市容市貌进一步改观。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入1.39亿元。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和县城控制性详规、绿地系统规划、乡镇圩镇总规等规划编制。实施了道路、排污、供水、亮化、绿化、人文、庭院、整治、供电、文体等10大工程,实施了梅林大街东延续建、赣新大道东段、站前大道等9条道路的硬化改造,新增城市道路2.26万平方米,完成了5万吨水厂改扩建工程、城北环境整治及主要街道的亮化和绿化工作,文化体育中心建设前期工作已完成,启动了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建设,开展了违章建筑集中整治行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活动进展良好。

(六)积极推进十大体系建设,经济发展活力逐步显现。开工建设十大体系物质载体项目23个,其中建成投入使用项目17个,十大体系进园区、进乡村、进市场、进社区工作成效明显。各项改革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公共财政体制初步建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建立了工程建设类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和一本通缴费服务机制。企业改制稳步推进。“八项体系建设”、投融资体制、林权制度、水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改革扎实推进。

(七)积极推进民生工程,社会和谐度得到新提升。民生工程9个方面84项指标全面完成,10件实事顺利实施。①开工建设廉租房5853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2.1万平方米。②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达到45元,城镇低保月人均补差达到110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改扩建农村敬老院8500平方米。③完成81个村部新改建和120个标准化村级卫生所建设。④投资1500万元,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18所1.8万平方米。⑤启动了城北农贸市场建设。⑥县妇保综合大楼已封顶,启动了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建设。⑦加快了“村村通” 改造,实现了100%的村通公路、70%的村通水泥路、86%的行政村通宽带。⑧完成了县城城北环境整治。⑨县城电网改造二期工程和农网改造年度任务全面完成。⑩完成深山区、库区移民搬迁2665人,解决了3.56万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新增城镇就业7186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7万人。五大保险完成扩面1.6万人,参保人数达10.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9.42%。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争取到国家级科技项目4个、省级项目7个、申请专利13件、授权9件。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稳步提高,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88%和97.17%,高中毛入学率41%。省级农村卫生监督试点县工作扎实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广播电视和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八小”阵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模式在全国计生工作会上作经验介绍,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和拥军优属得到重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扎实开展。创建了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和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残疾人、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受到社会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得到及时救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面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普遍增强。发改、物价、统计、对台、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水文、人防、邮政、档案、地方志、慈善、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八)积极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逐步提高。面对年初历史罕见的雨雪灾害,全县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迅速行动、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夺取了抗灾和灾后重建的重大胜利。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县的影响,抢抓中央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机遇,明确了“上项目、提效率、优环境、促消费、谋发展”的工作重点,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政府工作规则、规定,建立了政府工作销号制、督查制等制度,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行政复议得到加强,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坚持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共办复人大代表建议67件、政协提案116件。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政风、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等活动,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树立了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知政府工作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绩,归功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县人民的无私奉献,凝聚着方方面面的热心支持。在这里,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条战线、各个岗位辛勤耕耘的全县人民,向始终理解、信任、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位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二是经济总量小,经济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三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工业结构单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比较艰巨。县城和圩镇聚集人口的比例和能力还不高。四是现代服务业不够繁荣,对经济贡献率低。五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六是税源结构不尽合理。七是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约束加剧,政府服务和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八是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扩大就业和群众增收的难度增加,部分低收入群体生活还比较困难。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2009年的目标任务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但发展的基本面仍然向好。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富民兴县的第一要务,围绕“扩大总量、提高质量、提升地位”,坚持扩内需保增长、抓项目促发展、调结构上水平、强改革增活力、重民生稳社会,以创造性工作奋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9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六个赣县”的发展目标,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科学发展、诚信守法、和谐平安”的赣县精神,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纵深推进六大建设,着力解除发展难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构筑落实、体现、服务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努力开创赣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2009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2.1%,达到68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13%,达到6.81亿元;地方收入增长10%,达到3.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引进内资增长1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降低1.7%和3%。

实现今年目标,做好今后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和自觉落实六大理念:

树立抢抓机遇、转型发展的理念。分析形势,赣县仍处在高速发展期。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县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更是转型发展有利时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我县交通区位、生态资源、主导产业和文化人缘四大优势,努力夯实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作为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支撑,在转型中打造新亮点、增创新优势,更加坚定地实施跨越发展、加快发展。

树立产业兴县、项目第一的理念。集中力量推进产业建设,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总量和产业实力。集中精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都量化在一个个项目上。强化项目开发意识,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多上项目,快上项目,上好项目,上大项目,努力形成用项目扩张总量、用项目优化结构、用项目增强后劲、用项目提升优势、用项目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树立规划引领、市场运作的理念。坚持规划先行。无论是城市建设、产业布局,还是一个单位的发展,都要舍得花钱做规划,向规划“要特色、要品位、要空间、要效益、要发展”,建立促使产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四个方面的规划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的“四规一体”新机制。建立适应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把有形资源和公共资源资本化,努力解除发展资金难题。

树立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理念。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把政府工作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坚持富民利民优先,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

树立生态立县、永续发展的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环保和集约节约意识,提高资源使用率,保护建设好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树立艰苦创业、开拓实干的理念。科学理财,过紧日子,厉行节约,提高财政和部门资金使用效益,集中财力办大事。坚持干字当头,勤奋为首,把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念落实在苦干实干的具体行动上,善于以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谋划发展方略、解除瓶颈制约,在应对挑战中拓展新路,在抢抓机遇中奋力争先。

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要力争在以下八个方面迈出新步伐:

(一)以产业优化升级为重点,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迈出新步伐

把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切入点放在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上,坚持将技术改造同节能减排结合起来、同延伸产业链结合起来、同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集约,力争全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00亿元、税收4亿元。

依托园区集聚发展。一是抓规划。完善园区远景规划,按照到2020年30平方公里的框架来规划布局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有色金属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铝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服装轻纺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促使产业相对集中,加快园区扩容。科学合理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全民创业园,引导本地中小老板和返乡回县人员在工业园创业发展。二是抓开发。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实行“一园三区”管理模式,把园区工作重心转到招商引资和协调服务上来。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园区开发建设。县财政安排600万元,用于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加快红金工业小区三期建设,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年内园区至少要新增企业15家,使工业园企业达到110家以上。三是抓配套。将园区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来规划建设,在完善园区商贸、餐饮、休闲、住宿、银行、医疗、学校、水电、生产资料市场等配套设施,提升园区吸引力和凝聚力。四是抓集约。出台闲置土地盘活流转政策,鼓励企业建设标准厂房、多层厂房,实施“零增地”技改,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实现产值超百亿工业园区目标,争创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依托项目集群发展。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路子,抓好赣州铝业20万吨铝合金板带、谱赛科1.2万吨甜菊糖甙生产线、中瑞硬质合金(二期)、宝华山水泥粉磨站、通宇通讯、华瀚钨废料回收加工、百惠啤酒生产线、晶泰锂业锂电池材料、中星电子石英晶体加工、30万吨非金属纳米粉体材料等10大重点调度招商兴工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6亿元。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鼓励发展“专、精、特、新”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出台并实施企业减负措施和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实施并购重组、靠大联强,重点扶持红金稀土、江钨钨合金、世瑞矿产、伟嘉合金等企业引进战略合作者,发展精深加工及应用产品,逐步形成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舰队。扶持服装行业、食品加工业实施品牌战略和机械化流水线生产,促使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化升级。出台企业上市扶持政策,引导和支持中瑞新材料等企业上市融资。力争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或纳税超千万元企业5家,总数达到25家。做好以资源换项目文章,引进战略投资者,充分利用县内矿产资源建设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型建材、光伏和LED产业、电子信息、矿产加工机械、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

依托创新集约发展。县财政安排5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采取技改贴息、专利补助等方式,支持企业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创品牌力度,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实验室及新产品研发中心,重点抓好红金稀土清洁生产、远驰新材料超细碳化钨等一批技术升级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扶持企业创品牌、创名牌、创标准建设,力争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培育2个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二)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重点,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县财政安排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资金3300万元,用于支持农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农村公路建设、村镇建设、发展新经济组织、培育新农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思路,稳定粮食生产,做强果业、烟叶、甜叶菊、蔬菜、生猪、水产养殖、光皮树、油茶等特色产业,新开发加工橙成园面积1.4万亩,新建3万亩以上县级示范基地;种植烟叶1.2万亩、甜叶菊1.3万亩、无公害蔬菜10万亩、光皮树5万亩、油茶树2万亩。大力扶持谱赛科、沙地板鸭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引进一批生物柴油、油茶加工、果品加工、竹木加工龙头企业。新增10个以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5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产品销售队伍,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机制。做好五云蔬菜、甜叶菊种植2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推进农产品品牌化,积极做好无公害基地、绿色(有机)食品的申报认定,力争农产品标准化率达45%以上。

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水平。突出整村、连村推进和村镇联动,完成150个新增村庄整治点建设、20个新增整村推进整治点和18个圩镇“五整治、三建设”任务,打造10个以上高标准圩镇整治示范圩镇,新建25个村部。按照“一会一组五中心”的要求建设20个以上标准化村落社区。建立农村垃圾和卫生保洁机制,推行“户集―村运―乡处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完善农民培训服务网络,重点建设10个县级示范性农民培训基地,做好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的培训工作,全年培训农民3万人次以上,提供1.5亿元小额贷款支持农民创业。

提升农业综合保障能力。加快农田水利和农村沼气等基础建设,实施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20个节水灌溉渠道防渗工程,新建沼气池1800座。完成1万亩以上土地开发整理。做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动植物防疫和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地震预防处置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城―乡―村规划体系,促进城乡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积极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宅基地流转试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抓好“村村通”工程和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以扩大消费为重点,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坚持以项目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把赣县打造成赣州乃至周边省、市的物流之都、休闲度假之都、宜居宜业之都、职业教育之都,力争全年第三产业实现税收2亿元以上。

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坚持与中心城区错位发展的理念,按照发展周末经济、假日经济的思路,科学编制现代服务业总体规划和现代物流、旅游休闲、金融、商贸、房地产业、新兴服务业等行业规划,做好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规划,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把赣县打造成承接全县乃至全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平台。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物流业发展,抓好红金物流园、昌联仓储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新增7家物流企业,总数达到25家。培育金融业,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扩大信贷投入,力争全年新增贷款8.6亿元以上。大力发展研发服务、技术性服务、管理咨询、市场服务、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提升产业配套服务水平。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繁荣休闲旅游业,打好客家文化和生态休闲牌,科学规划推出多条旅游线路。充实客家文化城内涵,搞活其经营和管理机制,提高其人气和效益。启动白鹭古村创建4A级景区工作,扶持宝华寺扩建,规划并推动开发建设储潭临江度假村、居龙滩综合旅游开发、夏府、大湖洲、小湖洲及水上娱乐休闲开发、储君庙、大型游乐场等项目。开工建设商品房26万平方米,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连锁店,规划建设标志性商业街区、星级宾馆、娱乐城、大型购物中心、停车场等一批项目,培育工业生产资料、小商品、图书音像、工艺品收藏品等专业市场,加快发展中介、社区服务等其他服务业。

(四)以做大做强县城为重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迈出新步伐

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投资和人居环境,加快城镇化进程,做到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

提升规划品位,把城区做大。主动融入赣州特大城市建设,按照到2020年县城人口达到30万人的规模,把梅林、茅店、储潭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重新修编县城总规,并在总规指导下,抓好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规划,落实重要项目、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社会事业发展、土地利用等规划对接,逐年拉大城市发展框架,做大县城规模。合理控制建筑物间距,留足停车面积和消防通道,控制城市建筑色彩,提高单体建筑物设计美观率和街道天际轮廓线的起伏感,规划建设城市小高层房屋,让城市长高。通过规划和设计水平的提高让单体建筑和小区开发更符合现代发展理念和传统文化要求。

完善基础设施,把功能做优。重点实施10大城市建设工程,总投资约12.05亿元。①道路工程,完成赣新大道东延、杨仙大道西扩、贡江大道南段、富商街东延改造。②排污工程,建设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启动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③供水工程,全面完成5万吨取水口迁移和工业园二期供水加压泵站建设。④供电工程,实施县城电网改造、城南变电站和城南配网工程。⑤绿化工程,建设滨江公园、健身公园、狮子岩和燕子岩森林公园。⑥人文工程,建设规划展示馆和城北农贸市场,新建1座城北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新市民公寓2万平方米。⑦整治工程,完成兴农路、站前大道西段和县城小街小巷环境整治。⑧文体工程,建设城南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⑨兴工工程,完善工业园二期,开发建设工业园三期。⑩服务业工程,吸引周边居民消费,繁荣城市经济。

加大管理力度,把环境做美。理顺城市管理机制,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增强城管合力。开展省级卫生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文明城市“三城同创”活动。加强城市绿化工作,提高路树的绿荫覆盖率和园林观赏度。强化城区公共交通秩序管理,加强市政、园林、环卫、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管理,加大城市违章建筑整治力度,强化小区物业管理和社区、居委会建设,创造一个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新县城。

加快圩镇建设,把中心镇做强。推进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中心镇培育协调机制,积极探索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务工人员向工业园区集中、土地向种养能手和大户集中、就学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等“四个集中”的有效途径,加快小城镇建设,力争城镇化率达到33%。

(五)以加大投入为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迈出新步伐

抢抓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机遇,掀起新一轮投资高潮,在投资拉动上取得更大突破,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努力改善发展条件。

加大重点工程建设投入。强化对重点工程的管理、调度、协调和服务,完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实施10大重点工程,总投资38.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96亿元。①建设红金工业园三期(含红金、昌联物流园区和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②赣州铝厂20万吨铝合金板带项目;③赣龙铁路复线改造工程;④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⑤建设滨江公园和健身公园;⑥建设宝华山20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⑦实施乡村公路及渡改桥工程;⑧建设赣县生活污水处理厂;⑨新建江口220千伏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⑩建设赣县文体中心。同时,要着眼长远,推动做好昌吉赣城际铁路、华能瑞金电厂二期、江兴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成瑞赣高速赣县段和赣州外环快速通道赣县段建设,积极支持绕城高速建设。续建36个、180公里通村水泥路项目,新建41个、156公里农村公路项目,逐步推进湖江至石芫战备公路建设,实现85%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加快三溪新星大桥、吉埠翰林大桥、王母渡横溪大桥3个渡改桥项目建设;着手筹建王母渡立濑大桥、东埠头大桥。新建3个客货运输站、30个候车亭。加快城乡电网、信息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六)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高效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全年引进内资6.9亿元,利用外资5500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4800万美元。

更加注重招商选资。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项目质量。一是突出产业链招商。依托我县现有的产业和载体,注重项目包装,重点主攻钨稀土等矿产品精深加工及新材料产业,拉长现有优势产业链条;以特色产业园建设为依托,发展建筑陶瓷及新型建材业、铝加工产业、光伏和LED产业、矿产加工机械、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以扩大投资、调优产业结构为目标,抓好星级宾馆、旅游开发、大型娱乐购物中心等现代服务业,以“基地+加工”模式为主的现代农业以及重大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招商,紧紧盯住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下功夫引进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开展产业配套招商,带动产业集群。二是突破大项目引进。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有利于产业升级的带动性项目,跟踪好仁翔中药饮片加工项目、五星级宾馆等一批在谈项目,力争引进18个千万元以上项目。三是创新招商机制。走全民招商与专业招商相结合的路子。大力开展经常性、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小型招商活动,举办全民创业推介会,组建3支区域专业招商小分队、4支产业招商小分队,集中招商资源、信息,提高招商针对性和专业化程度。组建1支专业安商服务队、1支企业招工服务队和1支招商环境整治队伍,创优招商安商服务环境,争取一批项目当年落户、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提高项目外资到位率、税收贡献度。此外,要大力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协会招商、网络招商活动,形成大招商的氛围。

加快“走出去”步伐。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海外上市直接融资的新路子,到境外收购品牌、企业和研发机构,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县财政安排100万元,设立外贸发展基金,建立出口型企业由来料加工转为进料加工、由半成品加工转为成品生产、由外地报关转为在本地报关的引导扶持机制,提高企业出口质量。扩大对外贸易,提高外贸出口贡献率。

(七)以完善十大体系为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迈出新步伐

深化十大体系建设。找准各体系建设突破口和着力点,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着眼于解除制约科学发展的节点难点问题,建立促进科学发展八大机制,实施农村土地流转中心、小额贷款公司、机关效能电子监察和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公共实训中心、红金物流园和昌联仓储物流、城北农贸市场、担保中心、汽车检测中心、新市民公寓和廉租房、海关商检联络处等10个物质载体项目。全面推进十大体系进园区、进市场、进社区、进乡村工作,加快十大体系建设成果转化。

深化各项改革。改革投融资机制,组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和财政信用担保中心,充实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资本,引进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落实公务员津补贴政策,深化收支脱钩试点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流转制度、林权配套等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企事业单位改制,完成5户以上企业改制工作。完善口岸服务工作,加强与海关、商检机构的对接,强化铁海联运使用率。推进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工商企业开办并联审批机制,探索建立公路、安全生产、食品、城管等方面的联合执法新机制,推进电子政务和政务信息网建设。

(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和谐社会建设上迈出新步伐

从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增加投入入手,尽心尽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着力改善民生。新增财力继续坚持向困难群众、农村、基层、公共社会事业倾斜。县财政筹资3亿元,完成好民生工程9个方面、84项指标任务,重点办好10件实事。①投资2500万元,开工建设廉租房0.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1.6万平方米;②提高低保补助水平,农村、城镇低保月人均补差分别提高到50元和120元以上,改扩建农村敬老院5000平方米;③建设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和梅林卫生院;④扩建章贡小学,新建县特殊教育学校,完成15所2.4万平方米农村校舍改扩建;⑤完成深山区移民、渔民搬迁2000人,解决3.5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⑥新修乡村公路156公里,实施渡改桥项目3个;⑦筹建赣县福利中心;⑧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0万平方米、城市危旧房改造3.5万平方米;⑨建设县职业技术学校(含公共实训中心);⑩抓好150个村庄整治点和18个圩镇整治。

繁荣社会事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贡献率。调整城乡教育网点布局,集中捆绑使用教育资金,增加县城和圩镇学生容量,加快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步伐;全面完成赣县第三中学建设,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贯彻落实新医改方案,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体系建设,通过争资争项提升中医治疗水平,改造9个乡镇卫生院、12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以上。建设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健全公共文化体系。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繁荣广播电视事业。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城乡富余劳动力返乡创业和就地就近就业,激活全民创业热情,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安置“4050”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00人。抓好五大保险的扩面征缴,参保人数达到11.8万人。做好返乡农民工的社保接续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认真组织实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扎实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积极发展工会、共青团、妇女、残疾人、慈善、老龄事业。继续做好发改、物价、统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水文、气象、对台、拥军优属等各项工作。

建设生态文明。落实节能、节地、减排措施,引导企业从产品设计、原料选用、工艺控制、厂房建设等不同层面开展清洁生产,推行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力争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0.28%和5.17%。严格耕地保护,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抓好水土流失治理、韩坊稀土矿、阳埠稀土矿和大埠稀土矿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大力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5.5%。

全力维护稳定。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强化安全生产监管,防止各类重特大责任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健全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推进“五五”普法,加快依法治县进程。深入开展和谐平安创建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不断强化发展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更好地担负起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一)坚持学以致用,努力建设一个学习的政府。把学习作为一种本领,作为一种常态,围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新趋势,面对金融危机、宏观调控、周边竞争的新挑战,勤于思考,善于借鉴,刻苦钻研,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对新情况、新事物的认识水平,增强谋全局、抓机遇、破难题的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一个和谐的政府。坚持以民为重、富民为先,切实把执政为民理念融入到思想感情里,体现到政策措施中,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健全为群众办实事的长效机制,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精文减会,腾出更多时间、精力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力求决策更能体现百姓心声,工作切实符合百姓意愿,发展真正惠及百姓福祉。

(三)坚持科学执政,努力建设一个诚信的政府。坚持向落实要执行力。及时、准确地将县委的决策转化为操作方案和具体举措,把产业发展升级、基础设施改善、体制机制创新、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路理清、问题找准,重决策、更重执行,重制度、更重落实,跟踪问效,一抓到底。坚持向发展要公信力。把对上负责与对下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奉行说了做、定了干,推行政府工作的项目化管理,抓好每一个层面,把握每一个环节。加强督促检查和行政效能监察,确保政令畅通,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四)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一个法治的政府。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做好行政复议工作。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会的监督,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创新方法,更多地运用规划、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等手段,着力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不到位等问题。创新思路,更多地用改革的办法、市场化思路,解除增长难、融资难、用地难、拆迁难等问题,以科学态度和辩证思维增强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的能力。

(五)坚持便民惠民,努力建设一个高效的政府。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做到立即办、马上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信誉最好、回报最快”的环境品牌。进一步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政府例会制度和工作落实情况销号制度,完善重大事项督办制度,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大力整治行政不作为、办事拖拉、落实不力、项目建设速度慢等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完善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和民主评议政风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化,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提升群众满意度。

(六)坚持勤政廉政,努力建设一个负责的政府。不断增强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项目意识和节俭意识,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较真碰硬,不回避矛盾,不积压问题,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加强行政监察、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等公共资源管理。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从制度上、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廉洁从政。

各位代表,赣县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人民的信任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赣县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排难而进,奋力拼搏,开拓进取,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一个更加幸福和谐的新赣县而努力奋斗!

下一页更多关于2017年赣县政府工作报告

1904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