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复习方法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复习提纲(2)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复习提纲(2)

时间: 素雯896 分享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复习提纲三

  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东周后期的社会大变革 (变法运动、富国强兵)

  23.战国七雄:齐(东)、楚(南)、秦(西)、燕(北)、赵、魏、韩。(秦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

  大事件: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战争性质:兼并对方,统一天下。(马陵、桂陵、长平之战)

  24.各国变法(商鞅变法)的背景(原因)是:①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提高了。

  ②政治上:统治者为了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统一天下。

  25.商鞅变法的时间:公元前356年,支持者:秦孝公。语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26.商鞅变法最核心的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体现地主阶级利益)。触犯了旧贵族利益的是: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和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影响最深远的是:建立县制(因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受百姓欢迎的是:奖励耕织,生产粮食等多的人可免徭役。

  27.商鞅变法的影响(作用):使秦国国力增强;‚提高了秦国军队战斗力;ƒ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所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身死法存。

  28.都江堰修建的时间:战国时期,公元前256年,秦国郡守李冰。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影响:使成都平原变成沃野,成为“天府之国”。(材料:“水旱从人(由人控制),不知饥馑……”。)

  第八课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繁荣 (诸子百家:儒、道、法、墨等)

  29.老子:春秋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①顺应自然。②万物对立并相互转化(朴素辩证思想)。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道家经典:《道德经》。 (识记老子画像)

  30.孔子:春秋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识记孔子画像)

  大思想家:①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人与人关系的准则)。②政治主张:“以德治国。

  大教育家:①创办私学;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③发现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编定《春秋》等。

  31.(战国)墨子:墨家的创始人。主张是:“兼爱”“非攻”、节俭,反对非正义战争。

  32.(战国)孟子:儒家的代表。主张是:①提出“春秋无义战”。②政治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孔孟”。(儒家另一代表是:荀子:主张礼治。)

  33.(战国)庄子:道家的代表。主张是: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后人将他与老子合称“老庄”。)

  34.(战国)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35.诸子百家思想现实价值:①儒家:以德治国,民本思想,忠孝节义等。②道家:顺应自然、辩证看待问题,淡泊名利等;③法家:依法治国,与时俱进等;④墨家:平等博爱、和平、节俭等。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注:中国古代历史大趋势:国家统一,民族交流融合)

  36.秦朝:前221年,嬴政在咸阳称帝。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达南海,北到长城一带。

  37.统一的意义:①结束了长期争战的混乱局面;②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38.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特征:皇权至上、皇帝独裁、皇位世袭。其包括以下制度:

  ①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总揽全国一切大权;②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地方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意义:郡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9.秦始皇(秦始皇画像:手摸胡须)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文化上:命丞相李斯等统一文字,小篆通用。(意义: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②经济上:a.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b.统一度量衡;(意义: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c.统一车轨;(意义:使秦朝的道路四通八达。)d.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意义:便利了南北水运交通。)③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40.对秦始皇的评价:①秦始皇的功(被称为千古一帝):因为a.他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②秦始皇的过(其被称为暴君):因为繁重的徭役和兵役,沉重的赋税、严刑酷法、“焚书坑儒”。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复习提纲相关文章:

1.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5.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2626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