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复习方法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复习提纲

时间: 素雯896 分享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复习提纲

  期末将至,那么初一年级应该怎样应付期末考试呢?怎样在这个阶段尽量提高历史复习效率呢?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复习提纲,希望对您有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复习提纲一

  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生产工具:打制石器——(旧)时期时代)

  1.我国目前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能造工具),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两颗牙齿图片)

  2.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北京人遗址,(北京周口店)约70至20万年。(北京人头复原像)

  使用火的意义: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增强,是人类进化的里程碑。

  3.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约3万年,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有审美观。(钻孔表明人工能取火)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生产工具: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

  4.河姆渡人:约7000年,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农作物:水稻。农业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骨耜)。 房屋:干栏式建筑(作用:防潮、通风、防虫等)。手工业:制纹陶、雕刻、纺织等。

  5.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中国。农业兴起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出现。

  6.半坡人:约6000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农作物:粟。工具:磨制石器。

  手工业:人面鱼纹彩陶盆、纺织等。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作用:避风、取暖、防沙)。

  7.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房屋不同的原因:地理条件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因地制宜)。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 (文物出土说明了传说具有一定真实性。)

  8.(时间:四、五千年前)人文之祖、华夏之祖: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炎黄联盟战蚩尤:涿鹿之战,影响: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9.尧舜禹传位的制度:禅让制,部落联盟民主推选品德高尚之人做首领的制度。 (选贤与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复习提纲二

  第四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夏商西周的兴亡(国家兴亡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10.“父位子传,兄终弟及”是(夏朝)启开创的(王位)世袭制。 (依照血缘关系世袭)

  11.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汤。促进商朝稳定、繁荣事件:盘庚迁殷。(殷:河南安阳)

  12.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结果: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都城(王都):镐京(今陕西西安)。

  13.西周管理国家实行分封制。目的:巩固西周统治和疆土。对象:宗亲、功臣、古帝王之后等。

  14.诸侯的权利是:管理土地和人民,在封地可再分封。义务是:定期纳贡、服从周王调兵。

  15.分封制的作用 :①积极作用:扩大了疆土,巩固了统治,稳定了政局。

  ②消极作用:诸侯有较大独立性,实力逐渐增强,不利于国家统一,为战乱动荡埋下隐患。

  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时代 (刻在青铜器上的字叫金文或铭文)

  16.青铜器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种类逐渐增多:夏朝时期。灿烂时期:商、周时期。

  商朝:(最重)司母戊鼎、(造型奇特)四羊方尊。西周:(铭文最多)毛公鼎、(武王伐纣)利簋。

  青铜礼器: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等级界限。(鼎越重,权力越大。)祭祀:反映了对神的崇拜。

  17.甲骨文的意义:是我国目前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东周前期的时代转型 (铁器时代)(生产力发展是根本原因)

  18.东周建立者:周平王,公元前770年,都城:洛邑(今洛阳)。(东周分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19.春秋争霸不断、社会动荡的原因(背景)是:①经济转型:铁器和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了; ②政治转型:王室衰微,诸侯竞相争霸。 (争霸旗号:尊王攘夷。春秋战争性质:争当霸主。)

  20.铁农具、牛耕对农业的作用:促进农业深耕细作;‚扩大了耕地面积;ƒ提高了粮食产量。

  21.春秋称霸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争霸的关键是:强大的经济实力。)

  22.春秋争霸战争(或战国兼并战争)的影响(利、弊):积极影响:促进了国家逐步走向统一;促进了民族交流融合。②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种种沉重的灾难和损失。

2626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