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木本的诗词典故(5)
关于木本的诗词典故
【孟笋】
《三国志·吴志、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楚国先贤传》:’”(孟)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 ◆喻孝亲。清袁枚《寄怀钱玲沙方怕予告归里》:“莱衣久舞宫袍淡,孟笋重尝野味鲜。”另参见伦类部·亲眷“孝笋”。
【柯亭竹】
参见文明部·礼乐“柯笛”。南朝梁萧衍《咏笛》:“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
【胸有成竹】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喻做事先有成算。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另参见人体部·肢体“胸有竹”。
【骑青竹】
参见伦类部·师友“竹马”。唐杜甫《李司马桥成高使君自成都回》:“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湘竹】
参见人事部·情感“江娥啼竹”。唐白居易《江上送客》:“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潘岳果】
参见器用部·车船“潘郎车”、人物部·人杰“玉貌潘郎”。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必投潘岳果,谁掺祢衡挝?”
【梅林止渴】
参见人事部·谬误“渴望梅”。北周庾信《出自蓟北门行》:“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
【狙公分栗】
参见人事部·谬误“朝四暮三”。宋苏拭《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之三:“狙公欺病来分案,水伯知谗为出鲈”
【安期枣】
《史记·封禅书》:“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饮。” ◆咏仙道,或称美瓜果。唐元稹《和乐天赠吴丹》:“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另参见九流部·神仙“如瓜枣”。
【一斛槟榔】
《南史、刘穆之传》:“(刘)穆之少时,家贫诞节,嗜酒食,不修拘检。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见辱;不以为耻、一其妻江嗣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江氏。后有庆会,属令匆来。穆之犹往,食毕求槟榔。江氏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及穆之为丹阳尹,将召妻兄弟,妻泣而稽颡以致谢。穆之曰:‘本不匿怨,无所致忧。’及至醉饱,穆之乃令厨人以金柈贮槟榔一斛以进之。” ◆喻不计前怨,或喻因贫困而遭戏弄。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另参见器用部·饮食“食槟榔”、人事部·贫贱“泪向槟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