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过年的记忆
一个好的作文需要有足够的信息和细节,让读者能够了解事情的全貌和背景。写好作文过年的记忆是有技巧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作文过年的记忆,方便大家学习。
作文过年的记忆篇1
“今年,我和爸妈就不回去过年了,因为疫情防控,现在国家倡导就地过年……”我拨通了老家的电话。今年,纵使许多人无法回家过年,但那份思念,早已踏上了记忆里回家的路。
回家过年,是每一名中华儿女血液里流淌的基因,过年回家的路,自然也承载了无数游子对家的思念。对我而言,回爷爷家过年,早已深深地烙进了我年少时的记忆。
爷爷家位于山东的一个小村庄,名叫朱城坡。刚记事那会,镇里通了客车。由于通往村子里的路很窄,客车开不进去,于是,每次回爷爷家过年,我们都是在村头下车,再走一段土路。
早些时候,爷爷身体还很健硕,他便推着手推车,早早地等在客车停靠的路口。一看到我们下了车,脸上瞬间笑出了花,在冬天的阳光下灿烂地绽放着。记忆里,那条土路很颠簸,得用绳子将行李系在手推车上。年幼的我会帮爷爷一起推,翻过一座小山,再蹚过一条小溪。推累了,我就“耍赖”地坐在手推车上,让爷爷把我连同行李一起推回家。后来爷爷年纪大了,手推车也推不动了,爷爷就拄着根拐杖来路口等我们下车。见到我们拎着大包小包,爷爷还是坚持帮我们拿,拗不过他,我便挑了一件最轻的给了爷爷。“家里今年有了自来水,以前吃的是井水,还浑得很......上个月,村子的东边开了个集市”。每次过年回家,爷爷都是这样边走边跟我们介绍村里的变化。
上大学那会,村里修起了路,那条泥泞的土路也被修成了水泥路,一直通到村子里。那几年,家里有了车,能沿着那条路一直开到爷爷家里。于是,每次回爷爷家过年,我们都会把后备箱装得满满的。心里想着,东西带得多,也就能把对家的思念一并带回去。每当我们的车子驶进村里,就能看到爷爷坐在院子门外的石凳上,冬天的阳光洒在了爷爷的脸上,还是那么的灿烂。
去年,我刚刚从学校毕业参加了工作,已经很少有时间回去看爷爷了。对我而言,沿着记忆里的条土路,我依然能清晰地看到年少时,我和爷爷一起推着手推车嬉笑地往家里赶,那上面堆满了行李,也堆满了对家的思念。回爷爷家的那条路,修了又修,但是回家的方向却不曾改变。挂了电话,我暗暗下定决心: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我一定回去看看。
作文过年的记忆篇2
【年味记忆】
年味是什么,是一串串印有文化习俗的音符,将其连接起来,就是一首韵味悠长的歌;年味是什么,是生活在外的游子,过年时遥望家乡的乡愁与思念,沉甸甸的,无法忘却又难以割舍;年味是什么,是一坛陈年老酒,时间愈久,愈加甜美醇香;年味是什么,是一段美好的记忆,是珍藏心底的欢乐与幸福……
每个人都有许多过年时的难忘记忆。在村里有句俗话:“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在生活困苦的年代,这种盼望愈发强烈,大人盼望着庄稼长势好,有个好收成,全家人不愁吃,比什么都强。平时生活再怎么苦,到过年的时候,谁家都要想方设法弄些好吃的,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过年总得要犒劳一下,过年时开开心心最重要。
年味是崭新的。新年是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新期盼新愿景,都要以一个新的面貌、新的气象去迎接新年。如果家里实在困难,日子过得再不济,过年时除了弄些好吃的解解馋,大人顾不了,小孩子还是得做身新衣,做双新鞋,图个好兆头。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快乐,大人的心里也会开心起来。
年味是忙碌的。小的时候,家里过年最忙的就是母亲了。母亲操持着全家人的生活,吃喝穿用样样都得操心,事无巨细都得她去张罗,所以母亲不仅劳苦而且劳心。过年有关的所有事,哪一件都少不了她,不论屋里屋外,都会见到母亲那瘦弱而忙碌的身影。
年味是香甜的。以前我家上下七八口人,有时也会有缺衣少食的时候。家里的大人们干的都是体力活,一日三餐根本不够消耗。平时还好说,只要能吃都能拿来垫肚子。过年的时候当然不能跟平时一样,各种美食佳肴,都要想方设法弄来。不论荤的素的香的甜的,家里的坛坛罐罐都要装得满满当当,除了家人吃,还要招待客人。正月里亲朋好友来做客,摆上一桌家常菜招待他们,就是对客人最热情的迎接。
年味是喜庆的。中国人喜欢热闹,像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更少不了。买张红纸请村里的老先生写上一副对联,写上期盼和愿望,只要红彤彤的春联贴在大门上,过年的喜庆气氛立马就有了。在除夕和大年初一再放些鞭炮,红彤彤的鞭炮纸屑飘散一地,这就是过年最热闹、最喜庆的高潮时刻。
每当过年的时候,我时常会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回味那时的年味。总觉得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也许是因为亲戚朋友相聚日少的原因。一年到头平时的日子比儿时过年还要好,天天如同过年一般,心头自然就少了那种感觉吧。
作文过年的记忆篇3
“往左一点,多了,再往右一点,小心……”大年三十,一大早,我家就传来了阵阵声音,大家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吗?对,我们就是在贴春联。
今天也一大早就把我从暖和的被窝里拉了出来,说:“云迪呀,你看今年你都长这么高了,该为家里做点事了吧!”“什么事啊?”我睡眼朦胧地问爷爷。“你看啊,今天你爸爸有事出去了,我呢也一大把年纪了,活动不方便,所以今年贴春联的重任就托付给你了。”听老爷爷的话我爽快地答应了。
首先我贴的是大门,我抬头看了看比我高出半个身的大门,望而生畏,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爷爷,这么高的大门,我怎么贴春联啊?我还是睡觉吧,咦,爷爷呢?”“我来了,我早知道你贴不了,看,我给你搬来了梯子。”爷爷搬来了一个高大的楼梯,一步一步地移了过来,看见爷爷这么辛苦为我搬梯子,我不能辜负爷爷对我的期望,不能让爷爷把梯子白搬过来,加油!
爷爷把楼梯只在了墙上,用脚固定好楼梯的下面,我给自己加加油,勇敢的爬了上去,一步,两步,只听楼梯在“吱吱”作响,我的胆子一下子吓没了,我想下去,刚一转身就被这高度吓到了,我在中间进退不得。这时出去的爸爸回来了,爸爸对我说:“云迪长大了,懂得为家里分担事情了。”有了爸爸的鼓励,我的胆子仿佛又被一个鱼钩钩了回来,我又一步一步地爬了上去,在我的脑海里,爸爸的鼓励已经把那楼梯的吱吱声没过了,我爬到楼梯顶端,接过爷爷递过来的春联和胶带,一手按住春联并固定位置,另一只手则撕开胶带,双腿紧紧的锁住了楼梯,然后先粘住一端,让它不掉,再把另一端粘上,上面就粘好了,下面再一粘就贴好了,我用这种方法,花了一上午的时间,终于把家里门上贴的春联和门画都贴好了,我情不自禁地念了起来:“春光辉耀家昌盛,吉星高照人欣荣。”阳光是那么柔和,披在身上是那么温暖。
午饭时,爷爷还专门做了羊肉饺子要犒劳我,爸爸妈妈叔叔婶婶都夸我长大了。每当我和小伙伴说自己帮家人贴春联,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
作文过年的记忆篇4
牛年春节马上就要来到了,这可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除夕的年夜饭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它是家人无论如何也要聚到一块儿吃的一顿情亲大餐。只有这顿团圆饭才可称之为“年夜饭”。
因为爷爷,奶奶都已去世,所以今年的年夜饭一定要去外公,外婆那里团聚。我们一家三口刚踏进门,浓浓的年味摆满了圆圆的大桌,外婆把我搂在怀里,拿出各种零食,塞满了我的口袋。外公则围着大围裙在厨房里展示他酝酿已久的大菜。“新年好,新年好。”门外又传来大舅一家三口的声音,表哥是个十五六岁的帅小伙,领着我看他最新下载的动漫。
妈妈,大舅,撸起袖子要去厨房帮忙,“不用,不用,你们坐下来聊聊天,嗑嗑瓜子,我和你爸趁着身体还不错,不用你们,等我们老的干不动了再享你们儿女的福吧。”外婆一边帮外公做下手,一边让我们坐下。我看见妈妈转过身去似乎眼圈有些发红。
在一串喜庆的鞭炮声中我们这个大家庭围成一圈坐下了,大圆桌上有我们芜湖传统的“八宝菜”,“年宝鱼”是要放到小年才可以吃,因为它预意着“年年有余”。还有金灿灿的蛋饺,红火火的牛肉,青青白白的青菜豆腐,又酸又甜的糖醋鳜鱼。象征着团圆的肉圆,藕圆是少不了的,圆桌中间超大电锅内炖着老母鸡汤……各种香味汇成幸福的滋味。这种滋味是中国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它包含着长辈对下辈无私的奉献,子女对长辈浓浓深情,孝意。
妈妈,爸爸,大舅,舅母,我和表哥围在外公,外婆身边高举酒杯,“祝二老在新的一年中心情好,身体好,永远健康,幸福。”
“来来,两位学生要好好学习,明年成绩更上一层楼。两个大红包一人一个。”年夜饭后外婆发红包了。
电视机里传来欢天喜地的歌舞声,春节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欣赏着节目,说着,笑着,闹着……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话“晚会一年到头有很多,但只有全家人围在一起看的那才是“春节晚会”,因为那是团聚的晚会,有家人才有团聚,我希望我的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以及家人们都能平安,健康,这才是最大的幸福。
作文过年的记忆篇5
【儿时的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总能勾起人们对岁月的感怀,对时间飞逝的感慨。童年记忆中的年味,总是那么的浓郁,让人久久不能忘。
俗话说“进了腊月就是年”,我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往往是一跨进腊月,就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在农村真正能感受到浓浓年味的还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年货就是从这一天起开始采购的。到了赶大集的日子,人们都欢天喜地地忙碌起来,集市上人山人海,年货琳琅满目,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人们一趟趟地往家搬东西,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小时候家里不富裕,所以买年货这天也是我最开心的一天,妈妈会大方地拿出一部分年货给我吃。糖块是孩子的最爱,每次我都会偷偷多拿两块,虽然只是硬硬的水果糖,但吃起来无比香甜,回味无穷。
接下来几天人们就开始忙着炒瓜子,炒花生,杀鸡宰鹅迎接新年。一转眼就到了除夕,这一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贴福字、贴春联,妈妈做完早饭就开始熬浆糊,贴福字和春联这件事情都是我和爸爸来做的,虽然冬天很冷,我的小手冻得红红的,但是内心却充满了喜悦。一张张大红福字,预示着“福来到”,对联和年画无不透着吉祥与喜庆。
在我记忆的深处,糖醋水和冻梨是让我最回味的两样美食。每年除夕夜,妈妈都会冲上两碗糖醋水,化上几个冻梨,我们一边看春晚一边享用,一碗糖醋水下肚,酸酸甜甜满满幸福的味道;冻梨要放在水里解冻之后才能吃,在梨表面结了一层晶莹剔透的冰,用手指轻碰冰壳,冰就碎了。咬破梨皮,吸着梨汁,好像舔食蜜糖一样,梨肉酸甜软糯,非常好吃,梨水顺着嘴角滴到衣服上,我也顾不上擦。
第二天一大早,那鞭炮声就此起彼伏,浓浓的年味,在此刻已被渲染到极致了。吃完早饭我就穿上新衣服去给长辈和邻居们拜年,跟着大人们走东家,串西家,既能吃着糖块瓜子,又能收到压岁钱,这可是一年中最让人舒心惬意的时刻。
儿时的年味,在我心里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年年翻阅,年年温馨。感恩父母,让我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新年,让浓浓的年味永存心间……
作文过年的记忆篇6
【回家过年】
快过年了!也许是因为大街小巷越来越浓的年味,也许是因为年近半百,越是到年根儿底下就越时常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时不时地想起小时候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五彩闪烁的霓虹,眼前不断幻化而来的是:小时候田野地里津津有味地咀嚼、芦苇荡里撒着欢儿地奔跑、夏夜房檐下一遍又一遍数着星星、还有恶作剧的顽皮……甚至淘气时被父母哥哥训斥,现在想来,都有着“故乡”两个字的情感标签。
有人说,家乡可以有无数个,故乡却只能有一个,那是被称之为“老家”的地方。当年少已成往事,当奔波忙碌成为常态,我渴盼拥有让心灵得到休闲的片刻时光,为生活提纯取暖,在纷繁复杂的世事风雨中拥有可以放纵精神自由的憩园。家,就这样把浓浓的情感元素外化于一颦一笑之中,把渗入骨髓的文化基因无理由地沉淀在生命里。
当萨克斯曲《回家》的旋律缓缓响起时,我的心跳就不由自主地开始加速:回家、回家、回家……这是任何人都会无法抗拒的呼唤。有家才有爱,有家才有情,有家就有永远。
在家里,可以找回年轻、找回青春、找回童年,把一切浸润在无拘无束释放温情的河流里。家的港湾,消解你的烦恼,宽容你的任性,共鸣你的喜悦,也能用温暖的手掌擦去你的泪水。哦,我看见了父亲那双浑浊的眼,静默无声,却又有无法形容的力量,定格我童年的稚嫩,成长的历程;母亲满头银发,在家的巷口张望,用世界上无法替代的目光深情铺就我远行的道路和归来的期盼。还有小伙伴们见面时的拥抱,声声呼唤着我的小名儿……
家,总在春节这个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发酵场里,散发出幸福的味道,浓得化不开、香得飘不散、醇得挡不住。
洗却时光的漫漫风尘,我更懂得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更懂得从家出发的意义。家是脐带,牵系我走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牵系我的一生,让我不时地回望,问问自己: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最终要回到哪里。警醒我感悟那些身后苍茫的岁月,沉淀我眼前那犹未可知的时光。
我想说,朋友们,无论身在何处,从业何方,回家吧,回家过年!
作文过年的记忆篇7
【炒米糖的味道】
喝过腊八粥,年味就越来越浓了。腊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掸尘,新年的脚步更近了,蒸年糕,磨豆腐,炸圆子,做炒米糖,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
炒米糖可是每家必备,条件好点的人家,还能做上花生糖、芝麻糖、花生酥,甚至是奢侈的浇切片。
入冬不久,精选粳米或者糯米,煮上满满一大锅饭,先在家里晾上一两天,然后用竹匾晒干,再细细搓碎,俗称“晒阴米”,进进出出足足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腊月过半,糖坊师傅就忙碌起来。隔壁邻居是一方姓兄弟,祖传米糖手艺,张家请,李家邀,很是吃香。
做炒米糖程序繁杂。铁锅里放些细砂炒米,并用竹筛子筛净。接着把糖稀倒进锅里加热,还加点香油,然后把砂糖倒进锅里,边加热边用铲子在大锅里使劲搅拌。方师傅不时用铲子铲起来看看糖稀的色泽、“老嫩”程度,等到糖稀熬到铲起来成线时,糖稀也就熬好了。
接下就把炒好的炒米,快速倒进热锅里,跟糖稀搅拌均匀,然后把热气腾腾的原料铲到正方形木头模子里,用“滚子”在模子里使劲来回滚平,边边角角都要压实压平,快速拆下模板,“啪”的一声,案板上赫然呈现一大块方形米糖。
方师傅把整块米糖快速用刀切成条状,随手一划,米糖整齐划一,均匀有序。接着麻利地切成片状。有时我们也来帮忙切米糖,真是“看人家吃豆腐牙齿快”。刀切炒米糖,不仅是体力活,更是一门技术活。刀要快且不用说,要看准火候,用力均匀。切早了,炒米糖容易粉碎,溅得满地都是;切迟了,炒米糖硬了,就切不动了。
此时,站在一旁的小屁孩早就等不及了,抢过两块碎片塞进嘴里,热乎乎的,炒米糖有点粘牙。过一会再吃,脆脆的,嚼起来咯嘣咯嘣的响。
汪曾祺先生曾在《炒米和焦屑》中写道:“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如今,炒米糖越做越精致,花样也越来越多,大街上、超市里,随处可见,但找不到儿时过年吃的炒米糖了。
浓浓甘甜,甜不过当年炒米糖的味道。淡淡清香,香不过儿时过大年的滋味。
作文过年的记忆篇8
【乡愁寄新春】
春节,是镶嵌在每个人心中最浓厚的乡愁。无论在哪里,大年三十,在外的游子大多会如同归巢的燕,大包小包带着礼物、带着牵挂、带着乡愁回到家乡。
在我印象中,乡愁可能是红红火火的春联。在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起床,蹲在炉子边看父亲往锅里一边加面粉和水,一边搅拌成米白色的浆糊用来贴春联。父亲总会赶我去将门上已经发白的旧春联清理干净,然后我们一起换上新春联,辞旧迎新。他还特地把福字倒过来贴,取谐音意为“福到了”,可真应了王安石的那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所谓贴春联,贴的便是对新春的寄语。
乡愁也可能是熙熙攘攘的年集。说到新年,最无法忘却的就是赶年集了。小时候,父亲总开着他的三轮车载着裹得严严实实的我去赶年集,路上偶遇到邻里乡亲,总会热情地捎他们一程。到了集上,脚步声、吆喝声、笑声掺杂在一起,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小孩子们手里拿着糖葫芦蹦蹦跳跳,大人们则忙着讨价还价、货比三家,临走时满满当当的年货已经堆满了每个人的后车厢。所谓赶年集,赶的便是对新年的期盼。
乡愁抑或是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在我们家,母亲和姐姐是准备年夜饭的主力。锅碗瓢盆叮叮当当响起时,饭菜的香气也弥漫开来,这时候父亲总会温上一壶好酒,大家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听父母讲述他们幼时的不易和如今的变化,感叹时代的变迁和如今的好政策,展望未来要更加努力。所谓吃年夜饭,吃的便是那一抹对新时代的展望。
乡愁或许是络绎不绝的问候。大年初一,鞭炮声早早响了起来,“过年好!”一句句问候声此起彼伏,邻里近亲笑意盈盈地带着祝福进门。孩子们总是最开心的,不管是零食还是压岁钱,兜里往往是鼓鼓囊囊的。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拜年不拘于形式,相距千里的亲人可以一个视频电话打过来互道祝福,手机微信发消息、家庭群里发红包进而成为了拜年的主流方式。所谓拜年问候,问的便是那一份对新年新气象的祝福。
乡愁是漂泊在外的人们与家乡之间难以割舍的情结,是游子对故乡的牵挂与依恋。春节则是内心深处最久远最深刻的记忆,就像一壶陈年老酒,随着腊月的到来,节日的到来,淡淡的思乡愁绪就悄悄弥漫到眼前。
作文过年的记忆篇9
天还没亮,就被一阵电话铃声给吵醒,接通电话,马上传来的是最为温暖的声音,“昆儿,妈妈给你从老家寄来的肉收到没有,要记得赶紧拿出来保鲜,时间放置长了容易变坏……”母亲的电话让我早已失去了睡意,此时才想起,昨天收到的快递,因为忙于工作一直搁置在厨房没来得及打开。
母亲的一番交代提醒了我,我迫不及待地冲到厨房拆开快递,香肠、血豆腐、咸鸭蛋、宰成小块的鸡……每从快递中拆出一样东西,我的心就多了一份凝重,泪水情不自禁地在眼眶里打起了转,因为在这些东西体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年味”,更重要的是渗透着母亲对儿女满满的牵绊。
可怜天下父母心,前几日,母亲听我说,今年因为疫情形势仍然复杂,政府提倡“就地过年”,不能回家,母亲虽然嘴上说着安全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气,但仍能在电话中听出失落的语气,猜出母亲失落的样子,可在失落的同时,却不忘为远在异地的儿子默默地准备着他儿时最喜欢的“年味”,也许这就是天下最伟大的“母爱”!
看着母亲给我准备的丰富“年味”,小时候一幕幕过年的情形马上浮在眼前,瞬间记起了时光的味道。还记得小时候,因为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为了我们兄弟姊妹四人,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四处奔波忙于生计,可每到过年,父母都要通过一年的省吃俭用,为我们买上一身新衣服,发上几块钱“压岁钱”,做上一桌“美味”的年夜饭,看着几个小孩在桌子上你争我抢地“光盘”行动,能看到父母最欣慰和满足的笑容。在我的记忆里那种“年味”是最浓的“年味”。
长大后,为了工作和生活,我们一个个都离开了父母的身边,因长时间在外工作,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儿女能常回家看看,特别是能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和儿女团聚团聚,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可因为种种原因,很多时候都不能满足老人这些最简单的愿望,更多的时候是通过电话、微信、快递传递着互相间的情感寄托和深深牵绊。特别是看到母亲寄来的这一个个快递,屋子里浓郁的年味马上开始弥漫了起来,因为这种味道有家的味道、年的味道,更让我处处都能嗅到母亲的“味道”。
前几日,在看到您们与孙子视频聊天时,发现您们双鬓的白发、脸上的皱纹增添了不少,在谈笑间,更多的是不能对您们膝下尽孝的亏欠。对子女而言,余生的您们说一句,是一句;过一年,少一年。我希望今后的“年味”是每年都能看到您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作文过年的记忆篇10
【小村里的年味】
在我心里,只有小时候在老家的年才叫过年呢。
我的老家在山东省鲁西北平原,地理位置偏僻,全村才200多人。那时候穷,村里的“首富”也只是修起三间砖瓦房。直到我9岁,我家才从原来居住的三间土坯房搬到了父亲单位的宿舍。没钱的日子大家自然处处都要节省,只有过年,大人们才把攒了一年的钱拿出来,买新衣服、买肉、买菜、买烟花爆竹……那是我们这些孩子们一年当中最高兴的时候。
我母亲过日子仔细,一进入腊月,母亲就会赶集来买几块棉布做衣裳。等到年底,别人家给孩子买衣裳时,我母亲已经把我和弟弟的新衣裳都缝制好了。一直到我8岁那年春节,我和弟弟才第一次穿上买的成衣,我的是件浅藕荷色的外套,胸前别着一个金色花篮样的胸针;弟弟的是一身军绿套装。我们兴奋地跑遍全村,向同伴显摆着新衣裳。那时候虽然穷,可不必承担生活压力的我们却觉得很快乐。
随着母亲一样样把过年的东西买进家门,年的氛围越来越浓烈,母亲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几次叮嘱父亲:“过年别打孩子。”还给我买了红绒花戴在头上,给弟弟买了二分钱一包的摔炮和两毛钱一挂的小鞭炮。一直在教初三毕业班的父亲终于放了寒假,借了姥爷的木匠工具,赶在除夕前一天给我和弟弟做了手提灯笼,让我们姐弟俩在除夕夜成为全村孩子最羡慕的对象。
除夕夜的秧歌队在震天的锣鼓声中从村头出发了,他们挥舞着大红绸缎把一年的劳累起劲儿地甩向天空,村里的人们跟着秧歌队,一路笑着、畅想着未来的光景。
秧歌队在村中间的大槐树底下放完烟花爆竹,我和弟弟看着冲过去捡“落鞭”的小伙伴心里直痒,忘记了母亲的叮嘱,也加入进去。可是,弟弟装进口袋里的“落鞭”响了,炸破了新衣裳的口袋,也吓懵了小小的他。母亲第一个冲过来,先拉起弟弟的手看有没有受伤,发现除了衣服没其它事的时候,率先破了她自己定的“过年不打小孩”的规矩,冲着我弟的屁股来了两巴掌,我弟嘹亮的哭声和锣鼓声此起彼伏。
大年初一的早上,天还黑着,我们就被拉起来穿衣服吃饺子,也可能没吃完,拜年的大军就已经开始集合了,从辈分最大的太奶奶家拜起,一路走一路拜,随着膝盖上的泥土增多,口袋里的糖果也渐渐多了起来。我们年龄大些的孩子已经学会了推让,嘴里说着不要了,身体却很诚实地不动,等着奶奶大娘们抓起一把或者几块糖塞进口袋,那一口袋糖甜了开学前的时光。
小村虽然贫穷,我们的父辈却有着共同的认知,那就是让孩子们好好读书。我们村里没有一个孩子因为穷而辍学,我们几个同龄人,其中一个读到了博士,另外一个考上了硕士研究生,还有六个是大学本科。
时光飞逝,在年年岁岁不尽相同的鞭炮声中,小村里的孩子们陆续长大,追逐着梦想走远,在一个个陌生的城市奋斗打拼,也都成为了小村的骄傲。那个远处的小村变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乡愁,小村的年也成为了我们记忆里最甜蜜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