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题3篇
中考作文题1: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春嫩不惧寒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及其团队,心存高远,脚踏实地,沉浸于量子世界十余载,追求小量子里的大“梦想”。他们坚持不懈,追求极致,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继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于1980年发现反常霍尔效应130多年后,人类首次实现其量子化。
认识薛其坤的人几乎都知道他近乎苦行的生活轨迹。早上7点进实验室,晚上11点才离开,这样的作息时间,他已经坚持了整整20年。在薛其坤看来,“全世界从事物理研究并取得重要成就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刻苦的。”刻苦是他们团队攻坚克难的第一秘诀。
科学研究的刻苦不是常人所能坚持的。薛其坤认为进入了这个科学世界,应该以苦为乐,这样的坚持是一种享受。他在紧张的工作中体会到的是快乐,而非痛苦。凭借对科学的好奇心,对工作的热爱,对科研的责任心与担当,对信心的坚守,薛其坤及其团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终于向国际科学界“亮剑”。
“把科研工作一步一步做上去,把学生一个一个培养出来,唯有如此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这位科学家追梦人如今最朴素的愿望。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解读】
《春嫩不惧寒》中的关键词即是“春嫩”和“寒”,“春嫩”即“初春”、“早春”,可以引申理解为一个人的少年时代,而正在读书的青少年也正是“春嫩”时节;“寒”即“寒冷”,引申为人生路上的苦难、挫折、磨砺等。可以从语句的本义写自然界的某种事物,是怎样不畏惧冬末的严寒的;可以从引申义(比喻义)的角度,写某个少年是怎样不畏惧人生路上的艰难执着前行的。
写作时,“春嫩”或“不惧寒”在文章中应该有一个特写的镜头:写早春寒意料峭的景象或初春某种花草伴雪成长的景象,以此来烘托文中的人物,使人物的感情自然地抒发出来。纵然不是真实的“春嫩”或“不惧寒”,但我们为了突出文章中心的需要,不妨可以在文中描摹带有“春嫩”、“不惧寒”的诗意环境,把人物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既增强了文章的诗意氛围,又照应了题目,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
第二篇文章是材料作文。试题给出了摘选自《人民日报》的449字的材料,材料展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带领团队从事物理研究并取得辉煌成绩的事迹,并通过他的言论表现了薛其坤及其团队为追求梦想,刻苦钻研,以苦为乐的品质,赞美了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对工作的热爱,对科研的责任心与担当,对信心的坚守以及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的精神。
写作时,可以从记叙的角度入手,写自己身边的某个值得敬佩的人献身事业、以苦为乐的真实事件,也可以发挥合理的想像,记叙薛其坤院士早晨7点到晚上11点在实验室里工作的过程,也可以模拟写作薛其坤院士的日记,形成一篇展示薛其坤院士为研究物理学、精心教育学生而无私奉献精神的自述文章。还可以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释“刻苦是攻坚克难的第一秘诀”、“梦想点燃精彩人生”、“坚持成就梦想”等观点……行文中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即可,不必面面俱到。这篇文章,也可以在写作的形式上下功夫,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人物访谈等都应该是一种创新的表达。
【误区】
误区一:思维僵化。“春嫩不惧寒”一题富于诗意,必须在较好地完成现代文阅读《雪地“吃春”》的基础上,准确理解题目,才能把文章写得充实具体。有很多考生受现代文阅读的影响,不敢发散思维,在自己的文章中也大肆地写“雪”,写在雪中发生的事情,然后生硬地往题目上扣,根本没有体现出“不惧寒”的主题。
误区二:内容浅易。在具体的写作中,“春嫩不惧寒”最好体现出引申义或比喻义,体现出自己或他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挫折的精神。不能对“春嫩”理解过于浅易,简单地认为是“春天的各种事物太鲜嫩,因为春天来了,根本不用惧怕冬天的寒冷”,这样理解,就与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完全相反了。也不能理解为“春嫩不应该惧怕寒冷”,这也绝不是命题者的初衷。
误区三:主题泛滥。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往往会出现多个感悟最深的写作角度,不能因为自己占有的素材少而在一篇文章中涉及多个角度。在“薛其坤带领团队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材料中,出现了“坚持”、“刻苦”、“梦想“等多个角度,如果面面俱到地去写
写,会顾此失彼,哪个方面都不会写的太充分,主题自然不会得到凸显。
误区四:审题偏颇。材料作文最怕审题出现偏颇。写作前,一定要反复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不能太过于强调材料中无足轻重的语句。如针对材料中“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等词句去设定写作角度、确定写作主题,就很难写出切合题意的考场佳作。
【范文】
春嫩不惧寒
嫩柳轻摇,飞絮竞逐,游丝相赛。行走在旖旎的春天,虽然刚经历寒冬的洗礼,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大自然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
我喜欢春天,不仅因为她有鸟语花香,春光融融的美景,更是因为她是希望和活力的象征。春天中的万物都只有经历严寒后才能复苏,她所蕴含的不畏挫折,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励着我奋力前行。
半树青葱,半树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俊采星驰。古往今来,年少而有为者比比皆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少有奇才,六岁属文,二十岁作《滕王阁序》,名扬四海,“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千古名句。苏轼,生十年,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也一样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激情,有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著,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傲骨,我们当然要勤字当头,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惧艰险,努力前行!
半米阳光,半米香。
人生如四季,我们正处在最美的春天。年少的我们,自信却不自负,张扬却不张狂。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撑起自己的蓝天。放眼今朝,90后的创业青年奋发有为,最近,一款能帮你淘到时下潮流礼物的APP应用“礼物说”在网上火了起来,短短四个月,用户就达到200万,而成功开发这款软件的人,竟是年仅21岁的温成辉。他也曾因资金问题面临困境,但他笃定的说;“你不放手,失败才会撒手”。有志不在年高,追梦的路,迷雾茫茫,但我们依然要信心满满地走向前方,所有的磕磕绊绊都只是暂时的考验,对梦想“不放手”的温成辉成功后笑得清清爽爽,在路上的我们,对追求不言弃,也定能赢得痛痛快快,让我们的春天绚丽多彩,繁花似锦。
半院桃李,半院花。
身在考场的我们,正在用笔尖与试卷的窸窣声谱写着最动听的音符。我们从升入初中时开始编织自己的梦想,在父母老师的支持与鼓励中踏上追梦之旅。我们知道,有梦在,这个春天必会留下难忘的记忆,这个春天里,校园里的半院桃树和李树和我们一起共逐高中梦,一路欢歌,一路精彩。桃李用满树鲜花换一个春天的倩影,我们会用努力换一个无怨无悔的结局。
碧草如酥处,繁华锦上时。左岸梦想,右岸幸福,将青春的道途,点缀得满径花香。而我将在这漫漫长途中,收获自己的风景。春嫩不惧寒,于蝶舞蹁跹处,我自铿锵!
【解读】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结构清新的满分作文。考生灵活地驾驭语言,把“春嫩不惧寒”的精神在文章中全面地展现出来。从结构上说,全文洋洋洒洒,充满散文的味道,“半树青葱,半树春”、“半米阳光,半米香”、“半院桃李,半院花”巧妙穿插于段落间,把文章主体部分自然划分为三个层次,先由古代少年才俊写到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再由90后软件开发者写到信心满满的“我们”;最后结合“我们”身临考场的实际抒写“不惧寒”的心声。结构设计非常巧妙,读者一目了然。捧读这篇考场佳作,你会忍不住反复品味。考生的语言优美流畅,很能打动人心:开篇对春景的描绘,轻轻几笔,信手拈来,而春景毕现;三个“半……半……”的精巧设计,把优美的意境创设出来;结尾再用优美而精炼的语句把春景与青春、人生巧妙结合,画龙点睛,升华主题。
中考作文题2: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读】
盐城卷一直以命题作文为主,2015年仍旧采用这一考查方式,只是形式上有了突破,不再是直接出现作文题,而是以“导语+命题+要求”的形式呈现出来。
就命题内容来看,这道作文题,仍就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写作实际,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写,有真话讲,有真情抒,积极引导学生跳出自我的小天地,关注社会,拥抱自然,思考生活,进而获得个性化的感悟。写好这道题关键在这几个方面:
读导语,实现从时空到心理的跨越。这道题的题眼是修饰语“从未”,就是“从来没有”的意思,这样就可从时空角度把文题理解为“从来没有走远”,粗读提示语,“总在”“始终”“时时”“常常”等词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仿佛总在身边”、“始终浮现眼前”、“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等短语,告诉我们实际上这个人并不在身边;只是“浮现”在眼前,其实这件事并不是发生在眼前……可见,“从未走远”一题,还应该抓住关键词“远”从心理角度去理解,即“叙述的对象虽然已走远,但其影响仍留存心底,并没有走远”,所谓“天涯若比邻”便是如此。
定角度,设想从一个或几个点解释文题。文题中“远”既指时间消逝的久远、空间距离的长短,也指心灵的隔阂或思想的偏离等。可选取某一个人(物)如何让“我”感觉从未走远,也可以写不同的人(物)令我感觉他们就在我身边的。
精构思,让作文从平淡无奇变得光彩动人。中考作文怕就怕没有特点,写不出新意。而要写出特点,写出新意,就必须对作文有一个精妙的构思。写作时要尽力写出其中的“变化”过程,即由起初的以为远去到感到就在身边的过程,是某物的触发,是某景的感染,是某人的启发……如具体写出自然就动人了。
【误区】
误区一:漠视导语。该题的导语已经比较明确地告诉考生,不仅可以写那些一直就在身边的人、事、情、理等,还可以写那些看似已经走远,实则一直就在身边的人、事、情、理等,部分同学忽略了对导语的研究,只是从第一个方面选材立意,就很容易写得肤浅,而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
误区二:题材单一。导语部分提示我们可从人、事、情、理方面寻找题材,后面还附加了一个省略号,也就是说,如果写那些从未远去的“物”等也是合乎要求的。但从阅卷情况来看,写“人”的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写爷爷奶奶这类亲情、老师同学这类师生情的又占了很大的比例,这样单一的题材造成撞车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得分。
误区三:无“我”意识。“从未走远”这一命题作文,其实就是个半命题作文,不仅要填写出“谁(什么)”从未远去,其实还要写出从未离开“谁”,而后面这个“谁”最好就写“我”,而少数同学审题时忽略这一点,直接去写某个历史人物从未远去,却没有写出“我”是如何感受到的,这就有“掉书袋”的嫌疑了。
误区四:蜻蜓点水。不少考生审题时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思考了“是谁”从未远去,没有认真思考“为什么”感觉“从未远去”,是他(她、它)给人以教益,还是他(它)给人以情感的熏陶;是让人思念、感激、感恩,还是令人反思、反省、感悟……难怪出现了不少假大空的文章。
【范文】
从未走远
仿佛一夜之间,镇上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无数“现刻瓦片”的小摊,摊旁挤满了喧闹吵嚷讨价还价的游人,摊后站立着油嘴滑舌却又分心刻瓦的摊主。我站在街头,脚下依旧是那条麻石板路,却似乎很多东西都走远了。
一抬头,镇口石门上是陶二爷十多年前雕刻的巨型“福”字,“田”中藏“寿”,“口”中藏“禄”,“喜”依“示”边,团团喜气,却又因瓦的灰色显得肃穆起来。“福”下是喜鹊登梅、貔貅招财、麒麟送子、三阳开泰四副吉祥图案,极为传神。穿过石门沿着石板路走,两侧屋顶上青瓦鳞鳞千瓣,古朴素雅,沉稳宁静,纹路古拙若桑间鸡鸣,桃源犬吠,淳朴可爱。
十多年前,小镇尚未被开发成为景区,未被冠以古镇之名。幼年的我热衷于观赏陶二爷雕瓦刻砖。他好两口小酒,颊上微酡,使描样上线条飘逸圆润,下刀时力道匀适,打磨时凹凸有致,上药后浑然天成。一抬腕,是丹凤朝阳,一低头,是鱼跃龙门。凿削铲旋,如写书法,抑扬顿挫间光影流动。陶家一排“福”字瓦简单而各异,掩映着后院小叶黄杨密密匝匝的叶子,流淌着时光静好。
可现在,那些生意红火的摊主并不描样,遑论上药——现刻嘛,效率第一。彼时的认真与虔诚呢,精雕细琢与岁月安稳呢呢,难道都随着这十余载光阴渐行渐远了吗?我听着耳边高高的鞋跟叩击着石板路,望着尖尖的伞顶划过起伏的墙垣,心下一丝迷惘。
七拐八弯进深巷,熟悉的木门,斑驳的低槛,陶二爷竟一直没搬家。推开半掩的门,一声旧旧的“吱呀”声还是昔年音客。他正刻一条鱼,砖石中心只寥寥几笔,一条极生动的灰鲫,然觉满砖江湖,烟波无尽。抬头见是我,一怔神,旋即爽朗一笑:“丫头还记得我这老头子?”我可处江湖之远啦!”复又低头。有细密的雨丝飘舞,屋瓦上浮漾着湿湿的流光。
跨出门槛的那一刹那,我恍然意识到,那些我以为走远的,其实都在这儿,从未走远。也许在深巷里,也许在职业掩映下,陶二爷始终如此,怀着雕刻的信仰刀刀笔笔,岁岁年年。
那宁静空灵的檐雨滴声,从未走远。
【解读】
作者以细腻的笔调,捕捉生活中的细节。陶二爷十多年前雕刻的巨型“福”字,我幼年时陶二爷雕刻时的动作,再次相见时,老人家的神态简练传神,“一怔”“一笑”,一“低头”,尽管只是一个普通的刻碑老人,但他的执着与坚守,正是一道从未走远的风景。文章一气贯注,笔法累累如串珠,全无矫情做作之文句,在积累了许多来自生活的感性体验之后,在这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显露出一番成长的自省和理性思辨,体现了考生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科技进步和文明传承这一重大的社会性问题便在这些细节中得以凸显。小作者巧妙的揭示了一个重大的主题,却把思考的空间留给读者,让人回味无穷。
中考作文题3: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读】
盐城卷一直以命题作文为主,2015年仍旧采用这一考查方式,只是形式上有了突破,不再是直接出现作文题,而是以“导语+命题+要求”的形式呈现出来。
就命题内容来看,这道作文题,仍就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写作实际,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写,有真话讲,有真情抒,积极引导学生跳出自我的小天地,关注社会,拥抱自然,思考生活,进而获得个性化的感悟。写好这道题关键在这几个方面:
读导语,实现从时空到心理的跨越。这道题的题眼是修饰语“从未”,就是“从来没有”的意思,这样就可从时空角度把文题理解为“从来没有走远”,粗读提示语,“总在”“始终”“时时”“常常”等词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仿佛总在身边”、“始终浮现眼前”、“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等短语,告诉我们实际上这个人并不在身边;只是“浮现”在眼前,其实这件事并不是发生在眼前……可见,“从未走远”一题,还应该抓住关键词“远”从心理角度去理解,即“叙述的对象虽然已走远,但其影响仍留存心底,并没有走远”,所谓“天涯若比邻”便是如此。
定角度,设想从一个或几个点解释文题。文题中“远”既指时间消逝的久远、空间距离的长短,也指心灵的隔阂或思想的偏离等。可选取某一个人(物)如何让“我”感觉从未走远,也可以写不同的人(物)令我感觉他们就在我身边的。
精构思,让作文从平淡无奇变得光彩动人。中考作文怕就怕没有特点,写不出新意。而要写出特点,写出新意,就必须对作文有一个精妙的构思。写作时要尽力写出其中的“变化”过程,即由起初的以为远去到感到就在身边的过程,是某物的触发,是某景的感染,是某人的启发……如具体写出自然就动人了。
【误区】
误区一:漠视导语。该题的导语已经比较明确地告诉考生,不仅可以写那些一直就在身边的人、事、情、理等,还可以写那些看似已经走远,实则一直就在身边的人、事、情、理等,部分同学忽略了对导语的研究,只是从第一个方面选材立意,就很容易写得肤浅,而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
误区二:题材单一。导语部分提示我们可从人、事、情、理方面寻找题材,后面还附加了一个省略号,也就是说,如果写那些从未远去的“物”等也是合乎要求的。但从阅卷情况来看,写“人”的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写爷爷奶奶这类亲情、老师同学这类师生情的又占了很大的比例,这样单一的题材造成撞车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得分。
误区三:无“我”意识。“从未走远”这一命题作文,其实就是个半命题作文,不仅要填写出“谁(什么)”从未远去,其实还要写出从未离开“谁”,而后面这个“谁”最好就写“我”,而少数同学审题时忽略这一点,直接去写某个历史人物从未远去,却没有写出“我”是如何感受到的,这就有“掉书袋”的嫌疑了。
误区四:蜻蜓点水。不少考生审题时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思考了“是谁”从未远去,没有认真思考“为什么”感觉“从未远去”,是他(她、它)给人以教益,还是他(它)给人以情感的熏陶;是让人思念、感激、感恩,还是令人反思、反省、感悟……难怪出现了不少假大空的文章。
【范文】
从未走远
仿佛一夜之间,镇上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无数“现刻瓦片”的小摊,摊旁挤满了喧闹吵嚷讨价还价的游人,摊后站立着油嘴滑舌却又分心刻瓦的摊主。我站在街头,脚下依旧是那条麻石板路,却似乎很多东西都走远了。
一抬头,镇口石门上是陶二爷十多年前雕刻的巨型“福”字,“田”中藏“寿”,“口”中藏“禄”,“喜”依“示”边,团团喜气,却又因瓦的灰色显得肃穆起来。“福”下是喜鹊登梅、貔貅招财、麒麟送子、三阳开泰四副吉祥图案,极为传神。穿过石门沿着石板路走,两侧屋顶上青瓦鳞鳞千瓣,古朴素雅,沉稳宁静,纹路古拙若桑间鸡鸣,桃源犬吠,淳朴可爱。
十多年前,小镇尚未被开发成为景区,未被冠以古镇之名。幼年的我热衷于观赏陶二爷雕瓦刻砖。他好两口小酒,颊上微酡,使描样上线条飘逸圆润,下刀时力道匀适,打磨时凹凸有致,上药后浑然天成。一抬腕,是丹凤朝阳,一低头,是鱼跃龙门。凿削铲旋,如写书法,抑扬顿挫间光影流动。陶家一排“福”字瓦简单而各异,掩映着后院小叶黄杨密密匝匝的叶子,流淌着时光静好。
可现在,那些生意红火的摊主并不描样,遑论上药——现刻嘛,效率第一。彼时的认真与虔诚呢,精雕细琢与岁月安稳呢呢,难道都随着这十余载光阴渐行渐远了吗?我听着耳边高高的鞋跟叩击着石板路,望着尖尖的伞顶划过起伏的墙垣,心下一丝迷惘。
七拐八弯进深巷,熟悉的木门,斑驳的低槛,陶二爷竟一直没搬家。推开半掩的门,一声旧旧的“吱呀”声还是昔年音客。他正刻一条鱼,砖石中心只寥寥几笔,一条极生动的灰鲫,然觉满砖江湖,烟波无尽。抬头见是我,一怔神,旋即爽朗一笑:“丫头还记得我这老头子?”我可处江湖之远啦!”复又低头。有细密的雨丝飘舞,屋瓦上浮漾着湿湿的流光。
跨出门槛的那一刹那,我恍然意识到,那些我以为走远的,其实都在这儿,从未走远。也许在深巷里,也许在职业掩映下,陶二爷始终如此,怀着雕刻的信仰刀刀笔笔,岁岁年年。
那宁静空灵的檐雨滴声,从未走远。
【解读】
作者以细腻的笔调,捕捉生活中的细节。陶二爷十多年前雕刻的巨型“福”字,我幼年时陶二爷雕刻时的动作,再次相见时,老人家的神态简练传神,“一怔”“一笑”,一“低头”,尽管只是一个普通的刻碑老人,但他的执着与坚守,正是一道从未走远的风景。文章一气贯注,笔法累累如串珠,全无矫情做作之文句,在积累了许多来自生活的感性体验之后,在这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显露出一番成长的自省和理性思辨,体现了考生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科技进步和文明传承这一重大的社会性问题便在这些细节中得以凸显。小作者巧妙的揭示了一个重大的主题,却把思考的空间留给读者,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