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议论文大全
1000字议论文大全
议论文与应用类文体在文体差异的表象下存在着本质上的密切联系。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应注重通过议论文写作练习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应用类文体的写作要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000字议论文大全,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1000字议论文大全篇1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成功的人。而只有懂得如何塑造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是成功的人!——题记
芸芸众生,大多数人都是平凡者。我们没有西施般的倾国倾城貌,所幸也没有林黛玉般的多愁多病身。但是那个让人震撼心魂的词语——塑造,带给了我们光芒,让我们看到了生命中隐藏的希望和那平凡中孕育着的辉煌!所以我们带着那份坚定,眉宇间凝固着不屈的微笑踏上了那条不断塑造自我的征程。
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古今许多名人也验证了这一点,即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中,才能超越自我,让自己向成功迈进一步。韩信一代名将,自强不息,于草莽之中崛起,于战争之中奋进,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功高盖世的英雄形象;诸葛亮一代忠臣,鞠躬尽瘁,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危难之间奉命,塑造了一个名高天下、流芳百世的人臣楷模;司马迁一代智者,刚直不阿,于忧愁之际发愤,于郁结之时著书,塑造了一个浩然正气、史笔永存的文学巨匠形象。
我们都知道“红叶经霜而赤,腊梅沐雪而馨”。世间万物,人生百态,低俗的,丑陋的,高雅的,美丽的,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生命的心和一份理智的思维去判断是非,并从中感悟些什么,塑造一个更加成功的自己。我们从搏击巨浪勇救人的魏青刚身上,看到了一个在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的英雄,我们从此塑造着勇敢无畏的自己;我们从十五年铸成倚天剑的黄伯云身上,看到了一个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的能者,我们从此塑造着坚韧不拔的自己;我们从无声世界创造美丽的邰丽华身上,看到了一个克服残疾、创造奇迹的朴素女子,我们从此塑造着顽强不息的自己。这些都是感动中国的人物的事迹,它们感动着中国,震惊着亿万个炎黄子孙的内心,也激励着每个人心底的良知,就是这份感动,这份激励,促使我们塑造着更加成功的自己。
让我们学会从一点一滴中,发现其优点,并塑造一个成功的自己。我相信只有懂得塑造自己的人,才能得到那盈盈春水中最清的一捧,才能得到那灼灼红叶中最暖的一枚,才能得到那萋萋芳华中最美的一束。因为,最美好的事物注定是为成功的人准备的,而“只有懂得如何塑造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是成功的人!”
1000字议论文大全篇2
摘要:乱石堆里小孩一心读书,因为他们怀着对都市繁华的向往,城市里的小孩却想回归心灵的湖畔,找寻生命本初的质朴、清贫。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物质的,亲情的;天天沉浸其中,就像密罐里的糖,感受不到拥有的美好,珍贵;却自认为生活太忙,无趣。只有跳出来,才会明白生命中美好。
人生路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我们要随时调好恰当焦距,以最好角度游目骋怀,行走大地。
禅宗有句话“眼肉有尘三界窄,心中无事一床宽。”一个人眼界开阔与否决定了他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态度。而眼界开阔又由你看事物的距离决定。
生活中,我们常常为许多事烦恼,这只是因为你对生活还有太多执着,痴迷。“用力看,就是盲。”当你站到一定高度时,眼前那一切就如“蜗角名利”般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你还会不开心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首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习也有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当你太拘泥于课篇时,反而不能真切体会,死抓每个词理解时,又如何能看清文章脉络,走向、把握深义?经历这个苦苦跋涉阶段,你的思路会走向开阔;这时需要你跳出思维桎梏,用博大眼界统领全书,宏观把握。你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乱石堆里小孩一心读书,因为他们怀着对都市繁华的向往,城市里的小孩却想回归心灵的湖畔,找寻生命本初的质朴、清贫。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物质的,亲情的;天天沉浸其中,就像密罐里的糖,感受不到拥有的美好,珍贵;却自认为生活太忙,无趣。只有跳出来,才会明白生命中美好。
清醒总附丽于距离,美感也就出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启示我们不仅要跳出苦难,乐观地面对一切,更要超脱美好,感恩地面对你拥有的一切。春争迷人,走近它却害羞消失;海水蔚蓝,亲抚一泉,它只是纯净无色。
李叔同一代才俊,本可锦衣玉食,却散尽家才,剃发归佛门。很多人不理解他,只有他自己知道:人生百味,各有自己味道。看破红尘,“五色而目迷”,他有了高出一般眼界,终成一代宗师。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走在自己生命路上,有时很难看清自己是否走了弯路。不妨跳出来,调准焦距,才能照出最好生活。
1000字议论文大全篇3
“奥数、英文、周树人”,大多数中学生谈之色变,我们因奥数难寻的解题方法而退缩,因英文脱离母语原则而不敢迈进,最后面对周树人艰深难懂的文字,我们彻底恐惧。这一系列的胆怯,有我们自己的原因,也有学校、国家的责任。
“怕”的背后,有你我的“惰性思维”。
我们所惧怕的“奥数、英文、周树人”恰恰是需要我们进行长时间、深度思考的。但如今的中学生早已被家庭、社会圈养成一个个只知享乐、不会思考的 “沙发人”。现盛行的娱乐节目一步步地蚕食着青少年走向勇于探索的好奇心,一步步地引导者青少年走向仅仅满足于大脑皮层微量兴奋的深渊。想想古时“闻鸡起 舞”的志士,“头悬梁,锥刺股”的学子,还有“凿壁偷光”的读书人,他们抛却惰性思维,勇于向课本中艰深难懂的知识发起挑战,终将难以降服的知识收入囊 中。“奥数、英文、周树人”,确有难以接受之处,但如果我们能破除惰性思维,征服这一切自然不在话下。
“怕”的背后,有老师的引导不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一语点破老师的作用。著名英语专家俞敏洪[微博]在创立“新东方”初期,便坚持“新东方式教授方式”,并规定所有新 进老师,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这是因为俞敏洪知道,只有正确的教学之道,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只知道照着教辅念,不注重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打开知 识这扇大门,最终让学生对知识感到恐惧。
“怕”的背后,有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健全。
在德国,青少年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将文化知识不断运用到生产实际中,也正因为这样,德国的青少年乐于接受知识,也乐于应用知识。相 反,在我们国家,不健全的教育体制制造出一堆眼睛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扫描仪,而非真正四肢健全、头脑发达的知识分子。学习方式的单一化以及应试教育制度下学 习目标的绝对化,让我们对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东西产生不满、厌倦甚至恐惧的情绪。
在“怕”的背后,我们逐渐慵懒的思维宣告着对“难点”的让步;老师的不当引导尘封了我们探索新知识的热情;另外,教育体制存在的漏洞抹杀了我们 探索的兴趣。“奥数、英文、周树人”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惰性的思维、学校和国家不完善的引导方式以及由此导致的整个社会的畸形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