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精选汇总10篇
中国有许多民间故事,很精彩,并且很吸引人。关于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精选汇总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民间故事相关内容推荐↓↓↓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1
沉香劈山救妈妈
汉代有个书生叫刘向,他上京赶考时,顺道登华山一游。华山上有一座神庙,庙神华岳三娘是一位美丽善良的仙女,自从被王母派遣到华山后,一直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走进大殿的刘向,一眼就看到了三娘的塑像,刘向被三娘深深吸引住了,心想要是能娶她做妻子该多幸福啊!刘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取出笔墨,深情地在墙上抒写了自己对三娘的爱慕之情。
三娘也被刘向深深吸引,她思之再三,终于决定不顾天条禁令,要与刘向结为夫妻。于是,三娘便化为一民间女子,追上刘向,向他道出了真情,从此二人两情依依,结为伉俪。刘向考期将临,三娘已有孕在身,惜别之时,刘向赠给三娘一块祖传沉香,说日后生子可以“沉香”为名。
刘向在京城一举中榜,被任命为扬州府巡按。就在他走马上任之时,正值王母娘娘生日,天宫大办蟠桃会,三娘有孕在身,便推脱染病而留在华山。谁知,三娘的哥哥二郎神发现了这个秘密,他勃然大怒,责怪妹妹私嫁凡人,触犯天条律令,要捉她上天受惩罚。三娘随身有一件王母赠的宝物——宝莲灯,此物是三娘的镇山之宝,二郎神自知不敌,就令啸天犬乘三娘休息之际,偷去了宝莲灯。结果,可怜的三娘被二郎神压在华山下的黑云洞中。三娘在洞中生下了儿子沉香,为防不测,她偷偷恳求夜 叉,将儿子送到扬州,留在其父刘向身边。
沉香八岁那年便独自离家,去找妈妈。吃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华山。可是妈妈在哪里呢?沉香不知所措,放声大哭起来。哭喊声惊动了路过此地的霹雳大仙。好心的大仙将沉香带回自己的住所。沉香在大仙的指点下,认真刻苦地学本领,渐渐学会了六韬三略、百般武艺、七十三般变化。十六岁生日那天,沉香向师父辞行,要去华山救妈妈。大仙赠给他一柄萱花开山神斧。
沉香腾云驾雾,来到华山黑云洞前。他大声呼唤妈妈,声音穿透重重岩层,传入三娘耳中。三娘便叫沉香去向舅舅二郎神求情。
沉香飞身来到二郎庙,向二郎神苦苦哀求。谁知二郎神铁石心肠,不但不肯放出三娘,反而舞起三尖两刃刀,要向沉香下手。沉香怒不可遏,抡起神斧,与他打起来。两人直杀得山摇地动,江翻海倒,天昏地暗。这件事惊动了太白金星,他派遣四位大仙去看个究竟。四位大仙觉得二郎神身为舅舅,如此凶狠地对待自己的外甥,太无情无义了。于是暗中助了沉香一臂之力。二郎神招架不住,只得落荒而逃,宝莲灯也落入了沉香之手。
沉香立即飞回华山,举起萱花开山神斧,奋力猛劈。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华山裂开了。沉香急忙找到黑云洞,救出了妈妈。
后来,二郎神也向三娘、沉香认了错,沉香也被玉帝敕封了仙职。从此,三娘、刘向和他们英勇的儿子沉香一家团圆,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2
岳柱八岁知画
元代有个叫岳柱的人,从小就聪颖机智,而且很有远见。他很爱读书,不论是四书五经,还 是天文、地理、医药、算术方面的书籍,他都喜欢看,对经史尤其喜爱。
何澄是元朝着名的大画家,有一次他根据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画了一幅《陶母断发图》。这幅画的画意是说:东晋有个叫陶侃的官员,幼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后来在家乡浔陽(今_西九_)当了一个小小的县吏。陶侃当上公差之后,作风端正,两袖清风,家境因此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有一天,鄱陽县的孝廉范逵专门来拜访陶侃。因客人来得突然,陶侃没有作任何准备。要留客人吃饭,又拿不出现钱来买酒菜;不留的话,人家远道而来,又对不起客人。真是左右为难!陶侃的母亲也在为儿子着急。可是翻箱倒柜,怎么也找不出一样值钱的东西来。家里实在是太穷了!陶母叹息道,自己身上穿的衣服也不值钱,头上又没有值钱的首饰可卖。她只有一头好头发,又黑又亮又长。情急之下,陶母毅然拿起剪刀,将自己的爱发剪了下来,然后拿到街上去卖,再买回酒菜招待客人。
这幅画画好后,何澄拿着它到处给人看,请人指教。看到这副画后,大家都称赞这幅画画得好。尤其是那些知名学者和绅士,纷纷说该画布局合理,画工精细,颇具风韵。
有一天,岳柱也看到了这幅画,当时的他只有八岁。八岁的岳柱一看到这幅画,也很快被它吸引住了,画中的人物是多么的栩栩如生啊!但他看得很仔细,每个细节都不放过。突然,他看到陶母手腕上戴着一个金镯,于是便大声地叫了起来。当时何澄也在一旁,正在为自己的画扬扬得意,听到小岳柱诧异的叫声,被弄得莫名其妙,就问他看到了什么问题了。小岳柱连声说:“失真!失真!”
围在一旁的人们,一听到“失真”,也大为惊讶,心想这小孩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怎么敢对大画家的画妄说失真呢?于是纷纷把目光投向何澄,看他这个作者怎么应对。本来还 是笑容可掬的何澄,马上脸上挂不住了,但他毕竟是阅历丰富之人,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经历,因此很快便镇定了下来,和蔼可亲地问岳柱:“那你说说哪里失真了?”
只见小岳柱反问何澄:“陶母手上戴着金镯,金镯就可以换酒,何必要剪去头发去卖钱呢?难到陶母舍不得卖金镯而舍得卖自己的头发吗?”
这一问使得何澄大为惊讶,心想,自己真是糊涂啊,一画完手臂,为了美观,很自然地就在上边加了一个手镯,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真是画蛇添足。何澄对于小岳柱马上刮目相看,不但感谢他指出了这幅画的败笔,而且也夸赞他通晓画理,日后必有出息。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3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耍龙灯,闹花灯的`习俗,而耍龙灯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从前,人间风调雨顺,王母娘娘趁着天气好,就开了一个盛大的宴会。但是,玉帝很爱喝酒,而且一喝就喝的酩酊大醉。这不,这一天他又喝醉了。宴会结束后,他又忙着写雨簿,一下疏忽,把雨簿写错了。这下人间可大乱了。有的地方洪水暴发,有的天地干旱。有条青龙知道了,悄悄地飞上天,偷偷改了雨簿。这时,玉帝也察觉到雨簿写错了,所以,他打开了雨簿。呀!雨簿好象被人改了!他马上派人查找是谁该了雨簿,最后,他才知道是青龙改的。他很生气,所以,他马上派丞相到凡间去追杀青龙。
丞相来到凡间用尽了各种办法最后处死了青龙。死后的青龙化作一只神鸟,天天在灵宵殿外哭泣,玉帝很内疚,明明是自己写错了雨簿,还要处死给自己改错的青龙,所以,玉帝让百姓们隆重纪念为民造福的青龙。
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老百姓就会用竹子扎成龙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扛着龙灯游街串巷,以表示对青龙的感激和怀念。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现在。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4
曹冲称象
古时候,有一个聪明的小孩叫曹冲,他的父亲曹操是一个大官。有一次,别人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很想知道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手下的官员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
这可是一件难事!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怎么称呢?那时候没有那么大的秤,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把大象抬起来。官员们都围着大象发愁,谁也想不出称象的办法。正在这个时候,跑出来一个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说:“我有办法,我有办法!”官员们一看,原来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嘴里不说,心里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办法来,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会有什么办法!
可是千万别瞧不起小孩子,这小小的曹冲就是有办法。他想的办法,就连大人一时也想不出来。他父亲就说:“你有办法快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曹冲说:“我称给你们看,你们就明白了。”
他叫人牵了大象,跟着他到河边去。他的父亲,还 有那些官员们都想看看他到怎么个称法,一起跟着来到河边。河边正好有只空着的大船,曹冲说:“把大象牵到船上去。”
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曹冲说:“齐水面在船帮上划一道记号。”记号划好了以后,曹冲又叫人把大象牵上岸来。这时候大船空着,大船就往上浮起一些来。
大家看着,一会儿把大象牵上船,一会儿又把大象牵下船,心里说:“这孩子在玩什么把戏呀?”
接下来曹冲叫人挑了石块,装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担又一担,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
“行了,行了!”曹冲看见船帮上的记号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块又一担一担地挑下船来。这时候,大家明白了:石头装上船和大象装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记号上,可见,石头和大象是同样的重量;再把这些石块称一称,把所有石块的重量加起来,得到的总和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大家都说,这办法看起来简单,可是要不是曹冲做给大家看,大人还 真想不出来呢。曹冲真聪明!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5
叶公好龙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沈诸梁的人,因为他父亲的封地在叶地,后来他继承父亲的封地,人们就称他为叶公。
叶公有一大爱好,他特别喜欢龙。他认为龙这种动物是杰出人才的象征,它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上天入地,变幻无穷。他崇拜龙,便请来了各地能工巧匠,在柱子上、门窗上都雕刻上了龙,在墙壁上都画上了龙,屋内的家具和各种装饰都采用了龙的图案,就连钩子、凿子这些随手使的用具也都做成龙的形状,总之一句话,他家到处都是龙。
叶公就整天生活在这些龙当中,他欣赏起龙来可以饭都忘记吃,要是有人同他谈论起来龙的话题,他总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要是他听说哪有一幅画得好的龙或者雕刻得好的龙,不管有多么远他都要去看,不管花多少钱都要把它买下来。他这么爱好龙,整个楚国的人都知道。
天上的真龙知道了这个消息,非常受感动,它想:“在世界上从来没有像叶公这样喜欢我的人,连我的图像他都崇拜得五体投地,如果见到我的真身,那又会怎么样呢?”真龙想到这里就决定到叶公家里走一趟看看。
有一天,在一阵狂风暴雨以后,接着就是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天上的真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里。它先趴在窗户上往里张望,尾巴拖到了叶公的家的厅堂里。真龙见到叶公的家里果然都是龙的图案,心中暗暗赞叹:“真是一位爱龙的人啊,果然名不虚传啊!!”
真龙可不像柱子上刻的、画的那么渺小,而是一个庞然大物。真龙的身子和尾巴横在厅堂里,摇头摆尾,吞云吐雾,神威抖擞。这时,叶公正好从房间里出来,他身穿绣着龙的衣服,脚上穿着绣有龙的鞋子,手中捧着一个酒杯,边走边欣赏上面雕刻的龙。他走到厅堂,猛然看到地上拖着龙的尾巴,吓了一跳,急忙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真龙!叶公这一看,脸色大变,惊惶失措,丢掉了自己的酒杯,边跑还 边喊:“不好了!救命啊!龙来了!”然后,他就钻进自己卧室的床下面,再也没敢出来。
真龙一见叶公这副模样,还 听见他叫喊,心中非常失望,心想:“原来你爱龙是假的啊!你爱的龙只是刻画的假龙,对真龙不是喜好,而是害怕啊!”然后,真龙纵身一跃飞上了天空,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6
传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就会知道几个龙的传说。这是一种民族自豪!
在现在,元宵灯会都有龙,是因为传说有一年干旱,老百姓们种不了田,田地都干裂了,求皇上想办法,百姓们天天跪在太阳下请求老天下雨,这事感动了东海龙王,老龙王就上天找云神、风神、雷公让他们做好工作,最后请求雨神降雨。百姓们为了报答东海龙王就为他雕了龙头,将木凳连成一个金龙,成了活灵活现的龙。从此,民间有了一项娱乐活动,就是舞龙。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许多村庄都要舞龙。
龙的表演有两种,主要是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不过每一种都离不开龙。
传说蛇是小龙,它与龙有很多相似,它们的身体可以弯曲,都是细长的,但有两点不同,蛇无角,无足,古人称蛇为蛇龙。
有一座寺庙以龙闻名。据说白蛇与青蛇的后代称为笼子,生肖属相有一种蛇的说法为“小龙”这些都说明蛇是龙主要的部分。也有重要的融合。
龙的传说无数,而我们也只用知道一两个就足够了。
龙的子孙,龙的传人,我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7
黄道婆
元朝时候,松江一带种了许多棉花,但老百姓还是缺衣少布,为什么呢?原来这时,人们纺织棉布要先用手把棉籽剥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手指甲都剥得脱落了,也剥不出多少来。这时,有一位黄道婆,从海南崖山向黎族人民学习了一手很好的纺织本领,她下决心要改革家乡的纺织技术,使乡亲们生活得更好些。
黄道婆请来了一位老木匠,根据崖山人民用两根细长铁棍转动,轧去棉籽的方法,设计出了木制手摇轧棉车。这种轧棉车,是靠两人手摇,一人下棉籽,又干净又省力,效率大大地提高了。但有了轧棉车,还是用原来的小竹弓来弹棉花,还是慢呀!黄道婆又去找弹棉花的师傅,商量改革弹棉工具。改革出来,就是今天我们偶尔能见到的4尺多长的木制绳弦大弓。这样,纺织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老百姓也能穿上各种各样、五光十色、美丽鲜亮的棉布衣服了。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8
文成公主和西藏的风水情缘
据五世达 赖喇嘛记述,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根据中原的《八十种五行算观察法》发现,整个雪域高原的地形,犹如一个罗刹魔女仰卧,在风水上叫“魔女晒尸”是非常不吉利的。
为了镇 压魔女的煞气,文成公主在罗刹魔女的心脏处,建立庙宇并安放释迦牟尼等身像来镇 压,就是我们今天能看见的大昭寺;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恰好镇 压住魔女的心骨。文成公主又在魔女的肩、足、膝、肘、掌等地方修建寺庙,形成了西藏历着名的“镇魔十二寺”。
后又在其它风水恶劣的地方,修建了佛塔、石狮、佛像、大鹏、白螺等来改造风水。从此之后,西藏日益强盛,佛教也随之兴盛,至今不衰。
文成公主对拉萨的不解之缘。
文成公主与拉萨的不解之缘文成公主是一个志向远大,才貌双全的女子。她为了发展西藏,就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带去,带去了茶叶、绸缎、书籍及一尊镀金佛像。
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特意修了布达拉宫,还亲自率大臣近侍前来迎接。他把文成公主接到拉萨,还请文成公主上观天文、下察地理。文成公主在拉萨周围仔细看了几遭,就对松赞干布说,拉萨有王都气象。天空有如八幅金轮,吉祥无比;四周群山环绕,有如八瓣莲花。
只是中部地形不太好,看上去犹如仰卧的罗刹女,布达拉山和药王山就犹如罗刹女的两个挺立的奶 子,必须修建宫殿或堡垒,以镇妖气。并在市中心相当于罗刹女心窝的地方修建寺庙,虔诚供奉我佛,那么妖气自会变为福气。
松赞干布听了文成公主的话以后,非常佩服公主的学识,于是派人在市中心修建大昭寺,并且以大昭寺为中心来修建街道民房。当大昭寺修好之后,文成公主又在寺前亲手植了一棵柳树,至今犹存,人们称之为“唐柳”或“公主柳”。
后来,松赞干布的儿子可黎可足又效法父亲,前来中原求亲,唐朝又把金城公主许给他,并立碑会盟,表示汉藏两族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由于会盟的是唐穆宗与可黎可足,他俩的关系又是舅甥关系,因此这块碑又叫“甥舅会盟碑”。碑上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着世代友好的盟誓以及会盟使臣的姓名及职位。虽经1000多年的风雨,碑文仍然清晰可辨,这是汉藏人民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9
湘妃竹的由来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惩治恶龙。
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日胜利归来。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娥皇说:“莫非他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他乡?”女英说:“莫非他途中遇险,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其呆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还不如前去寻找。于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
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于来到了九嶷山。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头,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
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
原来,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坟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三块巨石,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娥皇和女英得知实情后,难过极了,二人抱头痛哭起来。她们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睛流干了。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睛,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10
美丽的民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于铜鼓土地肥沃,这里的人民丰衣足食,过着幸福的生活,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 .
“铜鼓打不响,金鸡飞上天”。民间流传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千百年来,铜鼓之所以贫穷落后,是因为金鸡飞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于铜鼓土地肥沃,这里的人民丰衣足食,过着幸福的生活,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也不知是哪一年,备兵使者晋人延论来到这里,看到县城东郊有一块巨石,大约八米高,呈圆柱形,就像一面铜鼓。就提笔写下了“铜鼓石”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每一个字大约有一尺多高。相传,铜鼓县名便由此而来。
很多年以后,一个叫许旌阳的人,手执宝剑追杀一条孽龙。他路过铜鼓石,听见石中有响声,以为孽龙藏在里面,就拔出宝剑,向巨石用力劈去。顿时,铜鼓石从中间裂开一条一尺多宽的缝。没发现孽龙,倒飞出了两只金鸡。据说,从此以后,铜鼓人民的生活慢慢地越来越贫困了。其实,这只是传说,真正使铜鼓人民走向贫困的是自然灾害与战乱,特别是日军的侵略和历代的内战,使铜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明末隆庆年间,邓子龙将军领兵路过铜鼓石,看见巨石中间的裂缝犹如刀劈斧削,便挥笔写下了笔力遒劲的“试剑”二字,每个字大约有一米多高。铜鼓石从此又称为“试剑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勤劳智慧的铜鼓人民依托大山的优势,开工厂,办企业,搞旅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又传说是金鸡飞回来了。
铜鼓石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铜鼓的兴衰荣辱。虽然石顶长满了杂草,石壁布满了青苔,但那几个朱红的大字依然清晰可见,它成了铜鼓的象征。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精选汇总10篇相关文章: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精选汇总10篇
上一篇:关于迎春花作文汇总5篇
下一篇:关于将心比心作文汇总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