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作文 > 话题作文 >

关于承受的作文5则

时间: 佳琪21276 分享

  我们要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承受和享受、理解承受和享受’懂得承受和享受,使承受和享受成为你的左膀右臂,在生活中承受起痛苦,同时也在痛苦中享受着快乐,现在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优秀的作文,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可以参考学习。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第1篇:读《经济学不能承受之重》有感

  经济学家,重之何为?

  ——读《经济学不能承受之重》有感

  有一次和一个读经济学的朋友聊天,我问他,中国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经济学家?他回答得很快,“张五常嘛,听说他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中国的经济学家。”当然,这并非是我所希望得到的答案,于是我进一步发问,那么中国大陆的经济学家又有哪些呢?记得当时的他显得很尴尬,吞吞吐吐欲言又止一阵子,最后他给出了一个似乎文不对题的回答,“研究经济的并不一定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当然不是一般的经济工作者。”

  就像初中语文常常做的练习一样,刘胡兰是共产党员,而共产党员不是刘胡兰,从语言逻辑的层面来看,“搞经济的不一定是经济学家”此话果然不假。但若把它当作一个可以无限放大的天网,并结合在当下中国本土实践的语境之下,说中国大陆没有经济学家,最多不过是一些研究经济的学者抑或是经济工作者,这未免就有失偏颇了。

  能成为一个“家”的,按照传统的看法,那就是得在某一个领域内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突破,有一定的创新体系,有一定的名誉地位,有一定的学术权威。反观国内,若参照这样标准,毫无疑问,大陆不仅有经济学家,而且是有许许多多有责任感,有正义感,有时代感,有历史使命感的本土经济学家。譬如有“厉股份”之称的厉以宁先生,有“吴市场”之谓的吴敬琏先生,或者还有林毅夫、樊刚、茅于轼、张维迎、汪丁丁等诸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经济学人们。在市场化、自由化、竞争化日益彰显的今天,他们的浮出海面,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常人对于经济学家不过是“事后诸葛亮”、“理论多于实践”等错误解读的余缺,更为可贵的是,这些经济改革的中坚力量的存在让我们切实地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前进的方向,然而,在激情和希望之余,正如前面我的那位研习经济的朋友所遭遇的话语的尴尬,中国经济学家们的本土化实践似乎并不很好,或者说,他们身上所遭遇的不仅是中国现有体制的局限和束缚,更多的是,传承千百年来的旧有观念对学术、理念、实践等诸多方面的陈见。

  真理就是现象自身的呈现和去蔽。同理如此,经济学家的称谓应该是他们(经济学人)日常学术实践过后自然被赋予的一种荣誉。而至于中国的当下,对于集体话语上(区别与自封、媒体追捧等形式造就的“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的稀缺,我以为个中缘由值得我们深思。首先,就是西方经济学帝国主义(套用法学家苏力先生语)的兵临城下。在所谓那些跨领域打造下的现代经济,早已超然于亚当·斯密当时所界定的经济,什么信息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伦理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科的分工日益细密的今天,独辟蹊径地开创了一块领域或者经过“百花错拳”一番掺杂柔和之后形成的非纯粹的经济学,犹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掌握了一个领域也便控制了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在对中国学术的“西学东渐”之后,我们的学者往往止步在引进推广的阶段上,有的学者干脆痴迷在了“拿来主义”、“全盘西化”之上,今日博弈论,明日信息论,因此也便没了自己的学术主张。一张一弛,一快一慢,本是相互谐和的有利因素,但在普遍急功近利的现实实践中,我们的有些经济学家往往便被湮没在了强大的西方经济学体系中,深陷其中,难以超脱。而在此前因之下,中国的经济学家在注重“走进来”(指导中国实践)的同时,难免忽略了“走出去”的战略,少了国际交流学习的机会,往往也减少了国际学界对中国经济学家的普遍认同感。“许多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在历史上都经过坚苦的斗争或者思考,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美国法学家霍姆斯大法官这句话若用在对中国经济学家本土化生存的思考之上,也是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最近在读一本书,是北大教授夏业良先生写的名为《经济学不能承受之重》的经济学随笔。随笔这个形式,它本来的目的在于以一种轻松拉家常的方式来传达作者的观点,不求高深,但求传真,这就是随笔的精髓所在,也是商业化经营下知识大众化传播的一种实践,或者把它放在本文预设的语境下来说,也正是中国经济学家本土化的另外一种生存形态。

  全书分为“经济自由与选择”、“经济学与经济学家”、“思想渐进与制度建设”、“生活随想曲”以及“书评”五个部门。其中,作者花很大篇幅介绍西方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在谈到国内外经济学界的著名人物,介绍他们学术成就和研究经历同时,也有对个别问题提出一己之见,进行学术批评的。特别是作者在留美期间,有机会和几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师们面对面地讨论、提问或采访,能让我们更为真切地感受大师们的风采。从这一部分的几篇文章来看,作者对经济学界新发展的密切关注,“他能够在较大跨度的学科分支和研究领域之间较为轻松地游弋和探索,实在是不可多得。”(茅于轼语)

  作者研究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制度、道德、政治层面的问题,这集中在文集的第三部分。通过《个人主义辩》、《制度要考大家建设》、《中国若干制度改革措施的进展及展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竞争》等四篇互为体系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我国社会生活前途的关心,对人类社会自身所面临的困难、障碍、迷茫及人为局限的忧虑。从而不难看出,作者身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经济学家他所追求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平等和自由,在利益博弈之下,对解放人性,崇尚个人自由的渴望。

  夏业良先生的文章给人以朴实平和,简练流畅之感,这可能与他早年的求学经历有关(他原来是研习英美语言文学的)。在文集的“经济自由与选择”和“书评”这两个部分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如何运用经济学思维来解读当前的现实生活以及从人性和生活出发,作者是怎样来理解和评论某些文化现象的。文化的多元,多元的文化,在学科与学科之间日益打破壁垒,相互融合的当今学界,作者这种写作方向也不失为一种“讨巧”的方法,从此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看到作者治学的兴趣点,也更加能直观我国经济学家精神领域中多彩的一面。

  本书是中信出版社“经济学家随笔”系列中的一本(其他四本是梁小民的《小民说话》,汪丁丁的《海的语言》、《知识印象》,王则柯《经济学家的学问故事》),在市场上日益充斥着大量随笔式经济学著作的同时,《经济学不能承受之重》最大的看点在于作者采取导向性的写作姿态,像导游一般将读者引入经济学这一迷人的知识海洋之中,深切感受其中的奥秘与乐趣所在。此外,本书最大的一个焦点(争议点)在于,作者在整个经济学界内是第一个对“张五常现象”提出置疑和批评的学者,对此的文章主要是《给“张五常热”降温》、《经济解释和解释的“经济”》、《是是非非说五常》。

  “经济学不能承受之重”,此题目套用了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语词格式。这里作者冒了个风险,就像拍电影续集一样,往往后不如前,如果作品本身质量欠佳的话,则这样的套用往往会显得更加的愚昧无知。幸好,读完此书,你会发现,作者巧妙地换“轻”为“重”,不仅一语道出当前中国经济学家本土化实践过程所遇到的困苦和挫折,更加明确了经济学家追求平等和自由的历史重任。

  --3000字

  第2篇:学会享受、学会珍惜

  早上,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要从温暖的被窝里不情愿的爬出来。接着在迷迷糊糊的穿衣洗漱,便去上学。在课堂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下课了,和朋友一起上厕所,买东西。中午放学便与朋友同行回家。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便听见无比熟悉的声音,是朋友来叫我与她一路去上学。在路上说说笑笑,一会就到了学校。晚上又和朋友一起同行回家。

  就这样我的一天匆匆的过去了,抱怨每天的过着这样的生活。

  有时我在想长大以后我会是什么样的?是不是长大以后会比现在“好玩”?是不是比现在有趣多了?看着父母可以做生意赚钱,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我十分嫉妒。所以我想长大。

  随着时间的变化,我改变了我的想法。

  我小叔的女儿也就是我的姐姐已经上高三了,我们俩的关系真的非一般。一起上街;一起谈心;一起看电视。家人都说我是姐姐的“跟屁虫”。可是姐姐马上就要高考走了,想想再也不能和她在一起了,心里好难过啊。真的想时间倒流,想让姐姐继续陪我玩。所以,我突然不想长大了。因为我发现时间再慢慢流逝,我失去的东西会越来越多,我怕。我怕我会失去身边所有的亲人、朋友。因为我怕孤单。

  所以、所以我真的不想长大、好想时间永远停留再这一刻,让我永远只做个被呵护被爱的不孤独的小孩。可是——那会吗?接下来我该做些什么?是继续这样的生活还是学会享受生活。我想是二者。所以我不抱怨了,我学会了享受生活,我学会了珍惜身边的一切。

  亳州市第三完全中学八年级 巩佳佳

  --600字

  第3篇:承受与享受

  承受是层层巨浪拍打岸边的岩石,享受是花儿含苞欲放是的花香。

  承受与享受是相互依存的,心连心、手牵手的。

  有些人讨厌承受,讨厌承受所带来的苦闷与不快,而她看到的只是享受中光彩的一面,并不曾听闻过享受钱所享受的另一面“光彩”,一个人如果不愿去承受就意味着他不愿去享受,也应拿得起放得下,让身心平衡,不能“坐着山,望那山”在承受中追寻享受

  承受与享受是一个相对的载体,生活中任何一个享受的背后都有一承受在默默的给予支撑,任何一个承受面前都有一个享受在焦急的等待......明星们在舞台的英姿使我们赞慕不已、欢喜不已,而人们只是看到了浅薄的一面被他们在舞台的几分英姿所迷惑,背后的“黑幕”大家又知道多少?泪水与汗水无数次横过他们的心灵、失败与痛苦的浪花多少次袭击过他们的精神目标,有时经历的一次打击和挫折会把你推向人生的低谷,甚至使他们一蹶不振,有人会说“那我们就等待着命运的安排好了。是的命运的安排我们无人知晓,但我们可以改变现状,享受也是在无形中迸发的。的确,你所承受的痛苦会使你痛不欲生.但是,你所承受的痛苦会感化身边的人,享受的快乐和幸福不单单是你一个人的,而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有时承受了过了“负载体”享受在你面前也显得无足轻重了,但你也不要一味的去享受,当你身心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时,承受也就按照着自己的计划慢慢侵蚀着你的精神养料,给身体带来了痛苦和负担。

  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承受和享受、理解承受和享受’懂得承受和享受,使承受和享受成为你的左膀右臂,在生活中承受起痛苦,同时也在痛苦中享受着快乐,人生的意义永不颓颜,承受和享受会使你的生活更充实,人生更美好。

  --700字

  第4篇: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有人说,生命如海洋,波涛汹涌,奔腾不息;有人说,生命如道路,蜿蜒曲折,伸向远方;有人说,生命如花朵,,俏丽多姿,姹紫嫣红。一千个人谈生命就用一千种不同的理解。因为生命是神奇的造物主,他很伟大,可以书写一切奇迹;他又脆弱,薄弱蝉翼,承载着我们不可获知的未来,然而生命也有着他所无法承受之轻,那就是——信念。

  2008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曾不止一次对着电视机默默地滚下泪水。永远无法忘记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震撼。我无法接受眼前的残垣断壁,更无法让自己从痛苦的情绪中脱离出来。可我看到你微笑的脸,看到了你激动着对救援人员说谢谢,看到了你奋不顾身一次次冲上废墟的身影……我泪流满面,我知道,是信念让你们在被掩埋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乐观的心态,是信念让在废墟下100多个小时的你坚持到了最后,是信念让你不放弃生的希望,昼夜不停地营救遇难人员。

  是信念,是强大的生命所无法承载的那一份重量,就算获救后会面临截肢等残酷的现实,你们依然可以笑着面对一切。因为,思想的残缺才是最可怕的。只要你不放弃,不抛弃,拥有坚持到底的信念,你就是最后的赢家!

  就好象残运会上的运动健儿们,他们从未放弃信念。一次次用实际行动挑战残酷的现实,一次次用思想的完整克服肢体的残缺,一次次登上最高领奖台。他们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笑容里更多是坚持,是决心!是比奖牌还要珍贵的信念!

  我一直以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莫过于生命。可是经历了2008这多灾多喜的一年,我才明白:再强大的生命也有他无法承受起的信念。信念是什么?信念是三月的春风,将希望播种,把生命唤醒,用真诚酿泉;信念是冬日的暖阳,点燃坚持的火把,照亮每个人的心灵;信念是母亲温柔的双手,挽起失落抚平伤感,拭去眼角的泪痕!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乘着自己的信念之船迎接风浪的袭击,感受风雨的洗礼,风再大,浪再急,也掀不翻信念的船,那时生命不可承受之轻,是力量之源!

  --800字

  第5篇:生命必得承受之重

  纸上一笔,浮生千年。每人都有生命中必要承受之重,不可卸下,不可轻许

  ——题记

  万里晴天,只因有阳光在照耀,因为阳光是天空的魂魄,天空是太阳不可轻弃的责任,否则漫天黑暗。孩子咿呀学语,再到清秀少年,只因有父母的爱在浇灌,因为父母知道,孩子是他们的责任和唯一想要用生命去爱的小人。

  我们生命中都有一笔命运画下的符咒,不会消减,不会磨灭。那便是,责任。

  责任成就一个人,亦可毁灭一个人。

  遥望当年英雄人物。秦皇,君临天下,笑看江山,他是独一无二的王者,肩上的责任和他的名誉一样重,可是天下这个巨大的责任在他手暴政中捏成齑粉,于是国灭人亡,千古骂名尽他背。李煜,皇帝一载浮梦烬成灰,整日的作词弄画到头来等到赵匡胤的金戈铁马,昨日君主,今时囚徒。他把责任空置一旁,景因此倾覆了整个国家。司马迁,宫刑之辱,悲仇本应是不共戴天,可是他更知道历史真实的轨迹也许就会浓缩进一本册里,只因责任的驱使,耀世之作--史记,便凭他手而生,才有了后来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杜甫,诗中之圣,中华之兴衰全都投尽他那沉郁的诗里,他也可以过自己的凄苦生活,劳碌自己的一生碎事,他只是一位诗人,只因责任之重,让他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唤。

  骑虎难下,背责难卸下。轻视了属于应该我们的背负的责任,只会留下无尽悔恨。就像秦始皇,就像李煜。

  我们每个人生命中定有必付之责。父母给与我们生命,他们伴我们走过花开的成长,我们怎么敢在取得成就之时把他们抛弃、遗忘。

  儿时我们的责任是乖乖长大,长大后的我们的责任是好好学习。

  因为成长,我们懂得更多,因为懂得更多所以肩上担子也愈大、愈重。如果救国之难是我们生命不可承受之重,那么眼下之责却是我们生命必得承受之重。

  敌不过是似水流年,回首一路走来的路,肩膀上的责任有增无减,就让我们在接受责任的同时去学会怎样负责!

  高一:不烬断歌

  --750字

187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