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满分习作
2022高考满分习作五篇范本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想要写出好的作文,可以多看一些满分作文,灵活运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2高考满分习作五篇范本。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2高考满分习作1
小李,徜徉于生命科学的海洋,跻身于国际学术前沿,让人敬仰;小刘,流连于自然山水间,定格于时间的美景,惹人心动;而老王,也许没有小李的聪慧敏思,也没有小刘的超脱风流,但他却能在看似卑微的工作中,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了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我以为,这样的老王最具风采!
回望上下五千年,能够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一笔的,要么是王侯将相,要么是文人墨客——似乎,他们把历史装点得生龙活虎,一出出跌宕起伏的舞台剧好像天天都在上演。然而,掩卷而思,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金戈铁马的英雄故事并不是生活的常态;我们也很容易发现,普天之下,芸芸众生的故事从来都很少惹人关注,因为他们太过平凡,平凡如微风般在历史的天空轻轻拂过,仿佛什么都没有留下。殊不知,正是这些平凡人,用他们的智慧,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辛勤工作着,在点滴积累的经验中迸发出虽小但也足够亮眼的火花——而他们,在我眼里,本该是最具风采的!
正如老王,也许,他们就是我们身边一位再普通不过的邻居、朋友,亦或路人;也许,他们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也默默无闻。是的,也许,历史的天空不会留下他们的任何痕迹,但是他们已然飞过!但是,正是这样一些“沉默的大多数”,正是这些低头俯首的“孺子牛”,他们出于对生活以及工作的热爱和责任,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也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一如爱岗敬业的老王,在荆棘丛生的环境里,他竟然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我以为,这样的老王,当然最具风采!
诚然,平凡的人能走出一条不平凡的路,是最令人动容是最具风采的。因为,这样的人往往位居社会的底层,他们尝遍生活的酸甜苦辣,他们关注生活的柴米油盐——那是生活最原始的味道,虽然他们没有那些高高在上之人的光鲜与荣耀,但他们往往对生命更加执着。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自己的全部世界,是自己倾之以全部心血的杰作,于是,坚守的汗水凝聚成光彩夺目的明珠——平凡的事,因为他们不平凡的坚守,闪耀出夺人眼球的风采。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你我也许没有耀眼的外表,没有超乎寻常的智慧,也没有纵情山水的情怀,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风采会随之远去,因为,平凡之人也能在坚守与执着中迎来不平凡的未来。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但是,平凡的人,可以有不平凡的坚守。我们仿佛一只只平凡的蜗牛,背负生命之重,凭着那一点属于自己的执念,缓慢地爬行。请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等到某一天,再回首,回望那条湿湿的生命的轨迹,那里有我们和老王一样的不平凡的风采……
2022高考满分习作2
不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苦涩;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香浓。同是一杯咖啡,为什么会有两种体会呢?吾曰:心境不同。
读书亦如此。不爱读书的人就如同不会品咖啡的人一样,只知其苦,不知其乐。爱读书的人则如同会品咖啡的人一样,能品出其韵味,进入乐之境。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读书乐之境呢?
首先,要忘记苦境。如果忘不了苦,那么就无法在意义上体会到乐。当今的学生,大多说读书苦。固然,考试与升学的压力,扼杀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但学生不会从读书中找到乐子,也是不争的事实。古人读书,大多摇头晃脑,乐此不疲;今人读书,大多愁眉苦脸,见书生厌。古今读书之心境为何有如此之差异?不可否认的原因之一,就是当今的快节奏生活无法让人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久而久之,看到书就心烦气躁,但我认为,这绝对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我们这批新新人类的“心境”出了问题。
心不净(静),则难成事。不是读书苦,而是我们无法抑制那颗动荡不安的心。当今的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早已俘虏了我们的心。读书与娱乐相比,读书当然是苦的。此外,读书之悲苦,是因为我们的心太向往俗世的功利。林语堂先生曾说:“读书本旨湮没于求名利之心中,可悲。”读书本是无功利的。带着功利之心读书,读书还有趣吗?还是林老说得好“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因此,快乐读书的前提就是安顿好那颗动荡不安的心。
其实,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阅读。唯有如此,读书之乐境才会如那“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样,豁然开朗。我以为,读书应该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自己的眼睛来读书,这是低级的阅读。另一种就是用生命来读书,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也只有用生命来读书的人,才算是真正会读书的人,此时,读书不是负担生活,而是享受生活。
其实,畅游书海,我们的生命才会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精骛八极。在书中,我们可以与自然对话,与社会对话,与大师对话;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我们无所不去。在书中,我们会认识孔子和庄子,认识屈原和文天祥,认识了谭嗣同。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荷马与巴尔扎克,了解雨果与华兹华斯,了解了卢梭与康德。最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我们的人格得到了完善,思想得到了提升,甚至可以成为大师——没有一个大师不是书滋润出来的。
当然,读书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半空坠”是常有的事情。如今的我们太怕考试分数低,太怕输,太怕老师和父母失望的眼神,太怕孤独。我认为,分数大多与读书无关,分数低绝不是因为书读得太多,而是读得太少。
如果,书是帆,良好的心境是风,那么,读书之乐便是那探险的远航之船了。
2022高考满分习作3
中国素有文化大国之称。中华文化形成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积淀于历史的每一个角落。在中国,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也不仅仅是琴棋书画、文章辞赋,它更是鲜活了五千年的灵魂,是延续了五千年的传承。而我们,都在这样的传承下成长。
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概括中华文化,这再贴切不过了。从诗词歌赋到建筑绘画,皆为文化。每一种文化下,都埋藏着深厚的底蕴,尽管过去的一切已成历史,但先人留下的文化始终熠熠生辉,文化的气息仍在华夏大地上游动。
要说中华文化之最,长城当属其一。从数千年前的春秋战国起,就有长城矗立于山岭之间,又有秦始皇时集举国之力修筑长城,以抵御外侵。它曾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它承载着每一个朝代的力量。每一砖一瓦,每一个烽火台,都刻着历史的印记。在万里长城上,浩荡大军抵御外族的威武,也有劳动人民徒手修筑的苦痛。尽管在当今的时代,长城已不再用于军事,仅作为游客观光旅游之地,但在高大的山岭间,它依旧威风凛凛。而我们也会永远记住它的雄伟,将长城上闪耀着的文化,传承万世。
中国有长城之威武,更有京剧之动人。“国粹”京剧虽无长城的历史悠久,但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生旦净丑的相互碰撞,红黑白脸的动人演绎,将一个个历史人物以戏曲之名展现得淋漓尽致。那独特的腔调,时而高亢欣喜,时而低沉悲怆。小小的舞台却能演出人生的悲欢离合,这也正是京剧之绝妙。如果说长城是历史的见证,那么京剧就是历史的精彩还原。虽然欣赏京剧已经不是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但是京剧的独特内涵仍然吸引着一些人,并在这些人的引领下不断传承。
当然,中华文化的传承不只是延续文化、欣赏文化,在传承中发展,是传承文化的另一体现。在社会的进程中,传统文化难免与现代发展发生碰撞,而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良好结合的,莫过于“一带一路”了。“一带一路”由古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演变而来,却以现代经济文化的特点,形成了现代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经济发展的新形式,也是文化传承的新形式。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这是“一带一路”的特点,也是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与延续。
泱泱中华,几经沧桑,而文化千古未绝。如果中国是一条巨龙,那么文化就是它的眼睛,引领发展。在文化的深沉积淀下,中国的发展也会越走越远。
2022高考满分习作4
教养,像一盏清茶,细细品味方觉清香扑鼻;教养,似一坛老窖,久藏多年方才浓厚甘醇;教养,是一簇凡花,默默绽放却也芳香四溢。教养,芬芳了我们的世界,点缀了我们的生活。
很欣赏这样一句话:人类心灵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每个人的言行举止在无形中为自己的教养贴上了标签,给了别人评判自己的依据。教养的芬芳有时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嗅得,也非弹指之间便能具备,要使自己的行为高尚起来,仍需要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平常生活中细细斟酌、品味。
有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女子,面对采访时有些紧张的年轻记者,她微笑着提议:来,看一场精彩的球赛怎么样?发现记者忘记了材料,她又抽身离开去煮咖啡来为记者解围。她,就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这位周身散发着教养芬芳的“铁娘子”因她的善解人意、因她的尊重他人、因她的顾全大局赢得了世人的赞誉,也为她的国家赢得了更多的掌声。
当瘦弱矮小的简爱呐喊:“你以为我瘦弱、平凡而又矮小,就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了吗?你错了!我有我的自尊,我有我的情感,当我们共同站在上帝脚下时,你和我——是平等的!”时,我被她瘦小身躯里喷射出的强大的力量震撼了。她的确长相平庸,她确实生活清贫,但谁也剥夺不了她自尊自爱的权利。她用细腻而又敏感的心灵时刻警醒自己,她用强有力的言语捍卫着自己的尊严。是的,你可以没有桃花般娇羞的容颜,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没有挥之如土的财富,但你一定要有尊严,要有自尊。做不成巍峨的高山,即便长成一片绿草也能点缀大地。
当斯嘉丽擦掉眼泪,坚定地说出:“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时,我看见坚强之花在她身后开得绚烂。在南北战争那个动荡的年代,她用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起了桃瑞园的希望,用一双娇小却又坚定的脚走出了一条通向幸福的路。她的坚强感染了书内的人,也感动着书外的我。没有什么能够击败一颗坚强的心,跌倒了,再爬起。没有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要背着坚强上路,前方的路纵使崎岖,我们的步伐就会铿锵。
教养的芬芳,沁人心脾,暖人肺腑,激人奋进。愿人类心灵花园中这株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教养之花,开遍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2022高考满分习作5
在普世价值观中,所有的交换都是等价的,那些付出最多的人,也理应得到最好的回报,但现实却往往与之相悖。因为个人私心恣意地在世间胡作非为,个人利益又不可一世地在世间横行霸道,所以只有世人的良知踽踽独行。
有这样的一则小故事:小女孩用自己所有的糖果与小男孩所有的石头交换,但小男孩却偷偷藏起了最大、最好看的石头,而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甜,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一直在想小女孩是否也藏起了最好的糖果。孩童最是天真无邪的,“良知”一词之于他们,恐怕是过重了吧。小女孩的真挚和善良让她的小世界单纯快乐,而小男孩的谎言却使他难逃内心的煎熬和痛楚,那是良知在起作用。我想我更愿意相信这则故事并未结束,它真正的结尾应该是小男孩在第二天一早便找到了小女孩,将他私藏的石头悉数送给她,并向她诚恳地道歉。加上这个结尾之后,人性便会归于完整,倘若不加,我们看到的只是残缺破碎的人性。毕竟邪恶也好,后悔也罢,只是世间一隅,难以囊括万象。
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这小小一隅就有可能被人无限放大。世人惶惶,唯恐自己便是下一个直接或间接的受害者,毕竟生活并非出自安徒生之手,也无人有此等情趣为每一个恶都加上一个完美的结局。很多的恶都是终于良知的,良知的叩问已是当今社会完成自我救赎的最佳手段。“摧花狂魔”王书金现已归案,他潜逃了十多年,内心不安,无以成眠,而在之后的庭审过程中,更是坚持认罪。由此可见,在很多时候良知的作用甚至大于法律,没有人能够逃过良知的叩问。曾经“红极一时”的“毒奶粉”“毒豆芽”等毒物必有一日会在“江湖”上销声匿迹,那些出卖良知的人必会受到无尽的谴责。社会弊端层见错出,这里有罪恶和鲜血,这里有悲悯和血泪,这里有无尽的潘多拉魔盒等待开启抑或永世封闭。我们用一己之力似乎难以驱退黑暗,但是我们的良知却如同火炬,薪火相传,便可铸成太阳一般的光亮。这个世界更像是来自卡夫卡的臆想,而非《一千零一夜》,我们需要良知,良知的叩问有着巨大而不可比拟的力量。良知来自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造物主的天才在于每个人的人性都是完整的。
没有一个人可以彻底摆脱良知,在迈上通向万劫不复的独木桥时,良知必将是能使他悬崖勒马的最为有力的缰绳。“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狄更斯预言的这个时代里,我们应该庆幸,还有良知与我们同行于纷繁复杂的尘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