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要做一份区域课题的开题报告,你知道怎么做更好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区域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区域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篇1
区域教育的主要特征
多样与整体性
某一区域内可包含各级各类教育,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等。因此,区域教育若想提高办学效益,提高教育水平,就必须冲破区域内部门条块界限,综合考虑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合理调整内部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劳动有效性和投入有效性,将稀缺(经济学名词,即表示有限和不充足的意思)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如果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各自为政,自我封闭,为本部门局部利益千方百计争取稀缺的教育资源,则不可避免地造成教育资源的更加稀缺和浪费,从而阻碍区域教育整体、和谐地向前推进。所以应建立区域教育的网络系统,打破条块分割,加强综合管理,体现协作精神,发挥整体功能。
特殊性
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对区域教育的发展起着决策和导向作用。教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区域教育更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因此,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在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前提下,认真研究本区域内教育的特点,充分认识能反映区域内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和各阶段工作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区域教育实际,使区域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重视区域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本身就是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区域教育遵循 因时、因地、因人、因事 原则,量体裁衣,充分运用所有现在的和发掘潜在的教育资源,争创区域教育特色。
区域教育
区域教育在这里是指在地区级行政区划内的教育。譬如上海闸北教育、山东烟台教育、江苏苏州教育等都是区域教育,他们都是在地区级行政区划内的教育。区域内的教育性质、教育内容、教育旨趣、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评价以及相应外部支持系统具有统一性和相关性。
根据上述定义,区域教育相对于全国的教育整体而言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子类与类的观系。区域教育一方面体现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另一方面又能体现全国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
区域教育的提出和实践是为了将特定区域内的教育发展更加符合该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全国整体性的国民教育从根本上规定了区域教育的性质和方向,但只有和区域特点结合起来,内外形成合力,才能发挥该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才能进一步提高区域教育的质量。区域教育同时也符合 因地制宜 的原则。如果全国教育采取 一刀切 ,不与区域发展的特殊性相结合,势必造成教育与实际脱节,阻碍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有丰富的区域教育思想①,对研究区域教育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区域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无疑会对国民教育的发展起到保证和促进作用。
区域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为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的办学目标应当追求与整体国民教育的一致或适度超前,而办学规模、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应当与区域内的整体教育相吻合,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才能更加充分地提高办学效益。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需求,又不损害未来几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②。即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努力增加人均资源储备,使后代至少有同样多的发展机会③。可持续发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发展观,它激发人类的责任感和历史感,增强人类的生存发展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强调发展,并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质量、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归根到底是强调发展的质量。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从生产到消费、从工作到休闲等社会生活各个环节的更趋合理的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遵循的原则是当代人和后代人同样享有正当生态环境权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减轻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树立人类不是自然的中心,而只是其中的一员的观念,强调人类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教育作为全国教育的一个缩影和个例,它理应为区域的发展做出贡献。区域教育应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自我发展与调节,使区域内的办学效益、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增添区域发展的后劲,促进区域内的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
(1)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办学结构和办学模式,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培养大批各级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提高整个区域内人口素质。
(2)区域教育应放在区域发展的优先地位,区域内政府确保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的氛围。
(3)区域教育应具有强大的内在活力。
(4)形式成区域内大教育网络,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充分利用。
四.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依托性
区域教育不可能脱离区域社会诸要素独立发展,而要与区域经济、文化等协同发展。这是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依托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依托性的另一方面即是指区域教育的现有基础。即现有教育的物质基础和教育者的认识基础。毛泽东同志说过 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 ④。发展区域教育一定要从区域现状出发,不切实际的冒进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到头来可能只是流于形式,陷入空想。
方向性
方向是灵魂,只有方向对头才能发展成功。譬如,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方向正确,取得巨大成功。因此,正确把握发展方向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前提。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一定要有方向。即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服从国家教育整体发展目标的前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适应区域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区域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服务。
开放性
区域之间(包括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也应当互相开放,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独立地去发现一个科学事实、科学规律,或者独立地去发明、去创造一种新技术,经历的时间、耗费的劳动,不知道要多少倍于后人学习和掌握它们的时间。如牛顿发现二项式定理不知用了多少时间,而现在的初中生甚至小学生只要用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学会。教育亦是如此。尽量多地借鉴和吸收适应于区域教育实际的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是提高产出投入比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应当做好教育科技情报收集工作,它是区域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线索,也可以使教育工作者得到有益的启发。
超前性
区域教育的超前性与我国制定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相一致,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时要适度超前,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提高教育有效性,使区域教育朝着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再生性
所谓再生性是关于投入产出比的问题。教育的再生性是指政府和社会对教育进行投入,并希望通过教育为社会培养和提供大量的各类人才和普通劳动者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道德素质,依此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进而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教育再投入,使教育更进一步发展。如此反复,以至无穷。如果每一次反复教育与社会都有新的发展、新的进步,则说明教育具有再生性⑤,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再生性。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再生性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有其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内在要求。随着区域教育的发展,一是教育经费应稳步增长并更趋合理地运用,以满足区域教育量和质的需要。二是教育思想应不断更新。教育要紧合时代的脉搏,充分研究和熟悉本区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认识到教育不单纯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服务的,要研究区域内各行各业不同阶段、不同层面对教育的要求、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对各类人才规格的要求,解放思想,在遵循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及时调整教育结构布局,冲破传统办学思想束缚,创办更多适应本地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级各类学校。三是始终遵循教育规律。一切合规律性的、带有本质性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在结合区域教育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运用且不断升华和发展,使其更加切合实际,理论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四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办学效益着眼点应放在既要努力找出普适性的、合规律性的东西,又要努力挖掘各自学校的带有特质性的东西。提高一所学校的办学效益是一个点的问题,但是区域内每所学校都提高了办学效益却有面上的意义。所以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再生性决定了既要研究每所学校所呈现出的点上的办学效益,又要研究面上整个区域内的办学效益。为什么在某种意义上讲有一个好的校长就有一所好的学校?生源还是那些生源,师资还是那些师资,学校还是那所学校,投入还是那些投入,为什么不同的校长就有不同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这就是如何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潜能、提高办学效益、提高教育有效性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再生性的问题。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研究目标
提出适应于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一定普适性、合理性的理论模型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方法策略。
研究内容与体系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找寻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以上海市闸北区的教育为个案,深入探讨影响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分析它们对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构划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体系。开题研究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即学校整体水平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育评价、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等,进而扩展成七个子课题,每一子课题的研究都紧扣区域教育实际,凸现其区域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子课题1:学校教育整体水平推进。着重探讨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特色,努力找出学校之间差异性存在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提出可望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提高区域内教育的整体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大量合格建设者。
子课题2:教育评价研究。着重于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评价教育教学过程的质量和效益,不单纯局限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还应对学生道德精神、文化素养、个性品质、交往合作态度等的评价,并将这些评价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做出反馈,最后直接关系到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由此可以充分挖掘学校、校长、教师、学生诸方面的潜力。着重对学生的评价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目标,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子课题3:课程改革研究。着重探讨区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方向和策略以及各类教育的渗透和分化。具体而言,课程改革要研究课程的综合和分立,研究课程三板块的运作体系以及内在联系,研究普通学校如何加强实践教学,研究职业学校如何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等。
子课题4: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着重探讨教育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构建人尽其才的运作机制,譬如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流动机制、储备机制等,使区域教育的师资结构更合理、更优化。
子课题5:教育手段现代化研究。着重探讨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教育手段现代化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研究内容包括区域教育信息网络的构建、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对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学校现代管理体系构建、教育信息的收集和开发利用等。
子课题6: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着重探讨区域内大教育的合理构建,使人力、智力、信息资源、工具、设施、资金、环境实现效益最大化。譬如各级各类学校的合理定位,多模式办学,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终身教育网络的形成,劳动的有效性和投入的有效性等。
子课题7:区域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着重探讨教育外部、教育内部对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要素,阐释总课题与子课题以及子课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和支撑体系。
与此同时,还要探讨邓小平教育思想与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分析区域人口状况和地理人文环境对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国内外区域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教育现代化与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
本课题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体系如图1所示。
研究方法
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借鉴并创造性地运用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灰色理论、模糊理论、混沌学、模式识别、非线性理论等技术进行理论建模。
研究关键
探讨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区域教育特质性与普适性的关系,关键在于提高区域整体办学效益,为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方法。
研究特色
所研究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立意较新,实效性强。本项目将学校教育整体水平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育评价、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等与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并进行探讨。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具有普适性,必将对上海市乃至全国教育发展起借鉴作用。本项目紧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符合区域推进、整体发展的战略思想。
研究意义
开展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能够紧贴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使区域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服务。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着眼于提高区域内整体办学效益,充分发掘区域内各类教育和各类学校的内在潜能,构建更趋合理的区域教育网络系统,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更好地担当起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崇高使命。
开展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必将进一步丰富教育科学理论,既提供区域内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又提供普适性的教育规律对其它区域起指导作用。因此,研究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对推进区域教育发展、对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战略思想、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基础
已举办由该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的 闸北教育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会上,该课题组成员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从闸北教育的发展历程着笔,比较全面地探讨了如何实现闸北教育可持续发展。譬如如何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发展观,如何构建人才建设运行机制,如何进行教育手段现代化建设,以及教育资源如何更合理配置等,得到了与会专家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研究条件
目前,全社会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已基本形成,各级政府都将教育放在本地区优先发展的地位,这是大的外部环境。就闸北教育系统而言,广大教育工作者为闸北教育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而欢欣鼓舞,全区上下都在积极思考如何将闸北教育向更高层次推进。区教育局和教育学院领导、干训部、科研室以及广大校长对该课题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本项目由闸北区教育局主要领导负责,共有成员37人,其中有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7人,有博士2人、硕士6人、本科11人,其余都是大专以上学历。
经费来源包括课题申请经费和区教育局补充经费等。
研究流程
区域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篇2
题目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XX年春专升本毕业论文题库。
选题依据:
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内容与经验,发现在乙方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费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经常会出现一系列的管理漏洞。乙方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任何漏洞终究都会直接影响到成本的控制。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实现利润最大化,现已成为乙方企业能够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并获得生存的关键所在。故决定以乙方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为毕业论文研究对象来展开论述。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国内:
国外:
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西蒙(Simon)提出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ostmanagement)理论,其理论偏重于理论性的探讨,之后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桑克(Shank)等接受了这种观点后加入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el.Porter)的观点,于1993年出版了《建筑战略成本管理》的专著,使成本管理更加具体化。1998年,一向推崇作业成本制度的英国教授罗宾.库拍也提出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理论界和企业界也开始加强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的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成本管理模式 成本企画。因此,总的看来,国外学者对于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其研究的出发点是成本管理体系如何为建筑项目的管理服务,其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通过对成本管理视野和方法拓展来提供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如价值链分析,定位分析、动因分析等。
区域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上一篇:关于体育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下一篇: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