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教育资讯 > 热点 > 2023年高考一共有多少考生

2023年高考一共有多少考生

时间: 金梅0 分享

2023年高考一共有多少考生_全国高考人数

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那么大家知道今年一共有多少学生参加高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2023年高考一共有多少考生,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2023年高考一共有多少考生

2023年高考一共有多少考生

2023年全国高考今天(7日)开考,今年高考全国报名人数1291万,较去年增加了98万人,全国共设考点7726个、考场34.5万个,部署监考员101.3万人。今天上午,将进行语文科目的考试。

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近三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持续增长,今年再创历史新高。

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7万人。2022年,全国共1193万人报名参加高考,比上一年增加115万人。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上一年增加98万人。

在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今年多个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也创下新高。

据山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2023年山东省高考报名考生98万人,其中春季高考26万人,夏季高考72万人。参加夏季高考统一考试考生67万人,比2022年增加7万人。

据河北日报消息,河北省2023年高考报名86.2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0.9万人。除去前期高职单招录取等考生外,将有61.54万名考生参加统考。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数据显示,2023年,湖南省高考报名人数共有68.4万,比上年增加2.9万,报名人数再创新高。其中,普通高考报名人数50.97万,比上年增加1.27万;对口升学考试报名人数16.69万,比上年增加1.49万;少年班等其他考生约0.74万,与上年基本持平。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等提前录取和2+4转段考试等不参加统考的考生外,实际参加全省统一高考的考生人数为47.77万,比上年增加1.25万。

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数据显示,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考统考报名人数高达46万余人,比去年增加2万余人,同比增长5.5%,考生规模连续8年大幅增长。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陕西高考报名336798人,比去年增加13741人。其中,前期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录取73588人,消防单招录取54人,实际参加高考考生263156人,其中统考考生252079人,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考生11077人。

宁夏教育考试院数据显示,宁夏参加普通高考考生71672人,比2022年增加5978人,增幅9.1%。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23年海南省参加高考人数为70069人,较去年增加6195人,创5年来新高。

新冠“乙类乙管”背景下,今年高考要不要戴口罩?

在高考防疫方面,教育部6月1日曾发布消息: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部门,指导各地深入总结以往经验做法,坚持科学精准防疫,精准落实“乙类乙管”等要求,完善方案预案,针对不同考生情况分类设置考场,备足备用考场和工作人员,做好考生和工作人员考前健康监测,细化防疫措施,及时发布考试防疫要求。

6月5日,在教育部发布的“2023年高考十问十答”中提到,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下,建议考生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考前尽量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同时,调整好心理状态,保证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治疗,谨防因身体不适而影响考试。对于发热或者突发疾病等的考生,也不必担心恐慌,各地考点都制定了相应的预案。

也即,教育部今年未对高考是否戴口罩问题作统一的硬性安排。

澎湃新闻梳理各地高考考前发布的相关提醒发现,多个省市相关部门明确,普通考场考生进入考场就座后,可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6月6日,北京市教委发布的高考考生健康提示明确,备用考场内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或其他乙类乙管呼吸道传染病考生,考场内所有考生和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其他考场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可根据需要科学佩戴口罩。

6月5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高考应急指南》明确,考生到达考点后,如新冠检测阳性或发热,向考点入口处工作人员报告,由考点安排到备用考场考试。备用考场考生考试期间全程佩戴口罩。

此前,黑龙江双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高考考试过程中,除特殊情况外,考生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云南个旧市招生考试委员会表示,普通考场考生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口罩,备用考场考生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或以上级别口罩。

贵州桐梓县教育体育局表示,考生进出考点、考场时需规范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由考生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广西柳州市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公告提到,考生要自备口罩,在进入考点、考场前自觉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考试结束后,考生应立即佩戴口罩,听从考点工作人员的安排有序离开考场。

高考改变中小学教育模式

从1952年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的考试招生制度以来,我国高考改革从未停止步伐。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已经有29个省份分5个批次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在考试内容、形式、招生录取方式等方面实施了系列改革举措。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王新凤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近年来的高考改革举措从多个方面改变了中小学的育人模式。

“以教学内容为例,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中小学要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考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的教学内容更多以知识记忆为主,但在新高考改革的引导下,教学内容将更加聚焦核心素养。这对我们加强教研力量,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也提出了新要求。”王新凤说。

改变过去单纯对知识或者能力的考查,聚焦核心素养考查,是新高考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的具体体现。作为主要改革举措,新高考实施选择性考试科目设置,形成了“3+3”“3+1+2”两种考试科目组织方式。

在选择性考试科目设置下,新高考改革省份高中学校形成了大走班、小走班等不同的选课走班模式,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固定行政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随着“走班制”一同出现的是分大小班上课的教学形式,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施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在新高考制度激励下,高中的教学模式变得更接近大学。

招考方式更加多元化

新高考改革政策出台之前,社会舆论对高考改革的呼声强烈。此后我国启动多项改革措施都是为了___“唯分数论”,实现多把尺子“量”人才。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新高考提出规范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将过程评价结果纳入招生录取参考。高中学校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新高考改革省份特别重视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导向作用,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除了强化过程评价,新高考还推出了“两依据一参考”的综合评价招生模式。即高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择优录取。

上海、浙江等新高考改革省份在部分试点高校实施了综合评价招生。例如,浙江大学采取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录取分数线,是以高考成绩乘85%,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乘5%,面试成绩乘10%综合计算出来的。

王新凤介绍,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对浙江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学生的跟踪评价来看,综合评价招生的学生高考录取成绩虽低于统一高考学生,但表现出较好的学业潜力、专业认同、综合素质,学习适应性总体较强。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党的___报告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未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全力护航高考

如何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如何兼顾身体不适学生的考试,多地疾控部门相继发出提示。例如,在山东,考生于考前3天起自主开展健康监测,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应立即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主动联系考点所在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备,按照相关要求在考点备用考场参加考试。唯有以“万无一失”的严格标准和“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将高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得更加细致一点、应对工作做得更加充分一些,才能确保每个学生从容应考。

打造公平高考环境,让奋斗的青春更闪耀。保证高考的公平性,是对考生十年寒窗苦读的尊重。高考前夕,各地公安机关已陆续侦破一批组织考试作弊案件和涉考诈骗案件。公安机关、教育部门也发出提醒,考生切勿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进入考点考场,以免触犯考规考纪;切勿相信售卖高考试题、答案等网上信息,以免上当受骗。全力守护高考的公平,让每个考生流过的汗水不被辜负,让国家栋梁之材能够被选拔出来,正是维护高考公平的题中之义。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鸡鸣而起捧书苦读,挑灯夜战埋头做题;夏日袭人的热浪,冬天凛冽的寒风,这些注定是每一个考生青春里的记忆,一路上与时间赛跑,是人生的足迹,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为了保证更多考生能够从容参加考试,我们看到整个社会都在努力,为他们的高考保驾护航。各地交管部门优化考点周边交通,开启交警护航;地铁、公交部门设置“考生绿色通道”,“爱心送考”车队接续发力;铁路部门完善旅途服务,为需要乘坐列车参加高考的学生提供温馨旅途;广场上的跳舞人群戴上了耳机,通过静音舞蹈减少对考生的影响……在各方的努力之下,一股股暖流汇聚在一起,只是为了让每一个考生能轻装上阵,交出一份理想的青春成绩单。

192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