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座城市支持生育力度最大
哪座城市支持生育力度最大_最新一览
“2022年上海总和生育率为0.7”冲上热搜,业界普遍预测,2022年全国的总和生育率将低于1.15,甚至比严重少子老龄化的日本还低不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哪座城市支持生育力度最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哪座城市支持生育力度最大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多地陆续推进一系列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如发放生育津贴和育儿补贴,加强住房保障支持等。其中,云南、山东济南、湖南长沙、辽宁沈阳、黑龙江哈尔滨等多地发放 " 真金白银 "。
根据中国妇女报此前梳理介绍,云南省印发《云南省生育支持项目实施方案》,2023 年 1 月 1 日起,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发放期限为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方案》明确了补贴标准,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 ( 二孩补贴 2000 元、三孩补贴 5000 元 ) ,育儿补助 ( 二孩、三孩 0 — 3 岁期间每人每年补助 800 元 ) ,对婴幼儿意外伤害险参保给予补贴 ( 婴幼儿 0 — 3 岁期间每人每年补助 50 元 ) 。
今年 1 月,山东省济南市发布《济南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本市户籍按照生育政策于 2023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 600 元育儿补贴,对其中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人员及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生育妇女每月加发 200 元育儿生活补贴,直至孩子 3 周岁。
湖南省长沙市去年 8 月出台《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创新性地推出一系列支持生育的惠民 " 组合拳 ",力度大、覆盖广、标准高,直指群众生育的 " 痛点 "。其中提出,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及以上每孩可享受一次性育儿补贴 1 万元。据测算,每年需投入约 2000 万元。
辽宁省沈阳市出台《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对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每月发放 500 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 3 周岁止。
黑龙江哈尔滨印发的《哈尔滨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家庭,每孩每月发放 500 元育儿补贴;按政策生育第三个子女的家庭,每月每孩发放 1000 元育儿补贴,直至子女 3 周岁。
去年,江苏苏州市人大代表在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 0014 号建议中也提出了建立 " 苏州市育儿补贴金机制 " 的建议。
苏州市卫健委当时从加大托育服务财税资金扶持力度、积极落实国家优化生育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完善生育休假及相关津补贴制度三个方面予以介绍。
对于 " 建立育儿补贴金机制 ",苏州市卫健委答复称:建立育儿补贴金机制是通过经济手段减轻家庭生育养育顾虑和压力的一种方式,现金补贴政策的有效性、效果的可持续性,还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测算和政策论证。下一步,我委将会同财政等相关部门,继续加强这方面问题的调研,向已实施地区学习经验,积极研究评估发放育儿补贴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各地各部门也将着眼于群众最期盼的生育养育教育等实际需求,落实好各项配套支持措施,进一步推动中央《决定》和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推动女性就业平等刻不容缓
政策的加持为什么难以推动生育率的提高,一个重要原因是生育意愿持续下降,而生育意愿又受生育观念转变、养育成本高等各种因素叠加影响,其中,女性就业歧视对生育意愿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如今,许多女性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不愿生育,很多时候源于她们在应聘求职的时候,用人方会因女性结婚、生育等拒绝雇佣,还有不少已入职女性因为生育原因被企业以各种理由变相裁员。
据2月21日九派新闻报道,2月17日,福建福州,网友陈女士爆料称自己30岁未婚求职,被公司录用后,又因未婚未育被拒。21日,当事人陈女士称自己面试的是web前端开发岗位,面对求职不顺的问题,陈女士认为现实如此,着急没有用,只能随缘。诸如“你公公婆婆身体还好吧?”“我们公司会发儿童节福利,你需要几份呢?”等迂回的面试问题,更是很多女性求职时都遇到过。有的女性为了找到工作,保住工作,不惜隐婚,甚至放弃做妈妈的权利。面对这些就业歧视,许多女性都和陈女士一样,碍于维权成本高等原因,无奈之下选择默默忍受。
养育孩子的责任,更多地被赋予给了女性,这对女性的事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然而,站在国家振兴、社会发展、民族延续的高度,生育孩子绝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不能让女性独自承受不公正的对待。“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作为擎画国家未来发展蓝图的纲领性文件,这是从国家层面发出的明确信号,意义重大。
提高女性的生育意愿,推动女性就业平等刻不容缓,而这需要国家、社会、企业和家庭多方的努力,要对女性就业歧视这一长期存在的“痛点”有所作为,切实履行好服务、监督、管理职能。消除女性就业歧视现象不会一蹴而就,但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久久为功,尊重女性、尊重母亲的良好社会氛围一定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