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回暖为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怎么说
消费回暖为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怎么说_新年经济取得开门红
消费回暖为经济复苏注入动力的说法最近为人们熟知!那么消费回暖为经济复苏注入动力的说法怎么说怎么表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消费回暖为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怎么说,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消费回暖为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怎么说?
近期,深港陆路口岸全面恢复正常通关。从连接香港和内地历史最久的“第一口岸”罗湖口岸,到2020年启用、近期首次开始客运通关服务的莲塘/香园围口岸,站台上人流涌动。不少周围的商户说,近期往来深港旅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在粤港澳大湾区,火热的消费热潮,为经济增长增添信心和动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着力扩大需求的举措共同发力,“消费马车”正跑得稳、跑得快、跑得远。消费火热的景象再次回归,为提振全年经济开了好头。
持续提振消费信心,要打好促消费“组合拳”。过去几年受到疫情影响,消费市场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一些市民存在不敢消费、不便消费的情况。多措并举稳定就业水平和提高收入预期,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大小企业忙起来,物流快递跑起来,消费才有十足底气。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市场回暖的基础会更加牢固。
消费“火起来”、经济“热起来”,还要瞄准消费新动向提质升级。露营、剧本杀、围炉煮茶……近年来,消费市场多样化、新颖化、个性化、健康化趋势明显。新技术新应用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消费体验。同时,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消费潜力会进一步释放。
消费回暖为中国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有效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下一步,通过捕捉新机遇、挖掘新潜力,“消费马车”会跑得更快更好,持续为经济企稳回暖加力。
新年经济取得开门红
2023年的中国经济,正显示出强烈的内生性恢复信号。
1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0.1%,在连续3个月收缩后,重返扩张区间,这一先行指标向好,表明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制造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制造业强劲复苏,展现中国经济具有强大活力、极强的应对风险韧性。
在制造业景气水平较快回升的同时,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明显增强,市场活跃度不断回升。
随着我国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城市商圈客流量增多,热门景点游客量猛增,消费市场加速回暖,服务业景气水平大幅回升。数据也可佐证,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较上月回升12.8个百分点;服务业PMI上行幅度最大,上升14.6个百分点至54%。
可以说,1月份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不仅结束了连续数月下降的状况,并且分别时隔3个月和6个月重回扩张区间,显示出经济内生性恢复信号强烈,预示着2023年经济恢复过程正在展开。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在当前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各方面的情况比预期要好,信心和人气都在恢复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抓紧时间乘势而上,密集召开相关会议,紧紧抓住国民经济回稳向上的好势头,积极部署一系列促消费、稳投资政策,夺回这几年受疫情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
1月28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亮出多重举措,释放出促进经济稳步回升的积极信号。无论是把开局的眼光聚焦到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等实体上来;还是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让扎根中国的千千万万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或是全力推动节后复工复产、做好农民工返岗就业服务……“新春第一会”亮出稳经济、促发展的真招实策,这为推动消费加快恢复和保持外贸外资稳定、进一步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打开了新局面,注入了强信心。
与此同时,各地新春“第一会”也是号角“连声起”。鼓士气、划重点,围绕扩大内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创新深化等经济发展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拼经济的干劲和氛围已经拉满,为开局起步点燃强劲引擎。
中国经济新春“开门红”也让多家国际机构接连调高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31日更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5.2%,较前次预测大幅上调0.8个百分点,多家国际机构近期也纷纷表示看好2023年中国经济前景。
虽然开局向好,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经济复苏仍可能有所波动。随着疫情冲击继续消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市场信心逐渐提升,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将不断夯实,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将不断积聚增强,不断向好的趋势将有望延续,2023年中国经济目标将会整体好转。
2023中国经济发展方向
经济稳中向好显示活力和信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外生冲击下的恢复阶段,经济环境整体向好,推动经济稳步回升。
一是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目前,工业生产活动总体呈现恢复态势,高技术产业恢复快于传统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等成为制造业恢复的重要支撑,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97.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9%,远高于其他工业产品和传统制造业增速。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为平稳,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增速相对较高,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2022年同比增长18.9%。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7.6%、27.2%、26.4%、19.8%,为经济恢复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二是创新综合实力稳步增强。一方面,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动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发展,2022年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6.3%、15.0%。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体系不断优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明显增强,国家实验室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开,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稳步上升至第11位。
三是改革开放持续推进。随着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逐步展开,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全面实行,我国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扎实推进,4万亿元财政直达资金加速落地支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持续深化,截至2022年12月15日,全国税务系统合计办理的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万亿元,已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达到2.4万亿元。随着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入实施,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同步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多条铁路建成通车,自贸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扎实推进,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1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16万亿元,同比增长9.9%,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878.6亿元,同比增长7.4%。
四是物价水平总体稳定。面对疫情、气象灾害、国际市场波动等市场干扰因素,我国保供稳价系列举措有效实施,确保了粮油等重要民生商品货足价稳,物价总体保持低位温和运行,各月CPI同比增幅均在3%以下,全年上涨2%。随着价格监测预警机制不断完善,我国大宗商品储备调节能力进一步增强。煤电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持续推进,煤炭、电力等能源供应总体平稳有序,2022年我国发电量同比增长2.2%,居民水电燃料价格上涨2.9%,略高于CPI总体水平。目前核心CPI处于较低水平,PPI快速下行,前期高企的剪刀差收窄并出现逆转,工业领域结构性通胀压力有所缓解。
展望2023年,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将显著低于2022年,给我国外贸出口带来较大压力,前期疫情导致的疤痕效应也将影响经济增速;另一方面,我国因时因势不断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恢复和扩大消费将被摆在优先位置,国内消费场景将逐渐恢复,服务消费和接触性消费有望得到显著提振;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稳定和提升民营企业投资信心。此外,考虑到2022年GDP增速较低所产生的基数效应也将有助于推高2023年经济增长率,预计我国经济增速将会向潜在增速回归,呈现明显复苏态势,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宏观政策保持逆周期调节力度
当前形势下,促进经济增速向潜在增速回归、保持量的合理增长,是2023年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基础。
首先,从潜在增长水平来看,一方面,要素和产能资源能够支撑我国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速;另一方面,只有接近或达到相应增速,要素和产能资源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已持续一段时期的就业压力才能得到有效缓解。其次,从国内外发展环境来看,一方面,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明显转弱,给我国外贸出口带来较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国内消费将得到显著提振。再次,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继续保持适宜的经济增速,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如期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基于对内外部环境和经济基本走势的全面分析,综合短期宏观调控和中长期持续健康发展需要,2023年宏观政策仍应保持足够的逆周期调节力度,促进经济恢复更加稳固、更加充分。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有效对冲私人部门需求不足缺口。实际产出持续低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状态已经延续一段时期,2023年财政政策宏观调控应着力对冲私人部门有效需求不足,促进产出缺口收敛。首先,保持适度的赤字规模,有利于强化积极财政政策的预期引导作用,同时收窄目标赤字率与实际赤字率之间的差值,有利于稳定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节奏。其次,优化政策工具选项。在减税降费退税政策取得积极成效、边际增效减弱的情况下,及时优化针对居民主体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和失业者的财税政策工具,强化财税政策稳就业、促消费的功能,通过专项财政贴息支持市场主体更新改造设备,增强发展后劲。再次,提高专项债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适配度。兼顾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社会价值,将正外部性纳入综合收益考虑,为市政道路、地下管网等低现金流回报或无现金流回报的市政类基建项目设计适宜的投融资机制。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为实体经济营造平稳货币金融环境。货币政策应注重发挥好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兼顾好短期与长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债务负担,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一是保持实体经济信贷总量平稳增长。在私人部门信贷需求低迷情况下,要双管齐下,防止出现流动性陷阱和信贷收缩的不利局面。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为企业和居民等私人主体融资创造便利、减轻负担,同时适度增加公共部门信贷创造,弥补私人部门融资缺口。二是重点围绕促转型和补短板两个方向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工具,一方面加大货币政策对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新兴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为小微企业、三农、公共服务等短板领域提供成本适宜的普惠金融服务。三是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债务负担合理降低。经济增速和资本回报率是影响均衡利率水平的重要因素,政策利率应以自然利率为锚动态调整,引导市场利率向合理方向变动。四是在美元高利率特殊外部环境下加强货币政策应对,防范外部经济金融风险溢出,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
加强各类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应为积极财政政策提供支持,通过引导相关利率下行降低政府增量融资成本和存量债务负担,防止流动性冲击和债务负担推升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加强基础设施领域财政金融配合,在前期试点基础上,有序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额度,逐步扩大基础设施REITs试点范围,盘活地方政府存量基础设施资产,带动增量项目建设,形成基础设施投融资存量与增量之间良性循环。统筹财政、货币政策与产业、科技政策,加大财政税收和货币金融政策对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产业—财税金融”良性循环,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三者协同,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及时处置化解房地产、中小银行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止风险跨地域跨市场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