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推进创建一所国际化综合性海洋大学是真吗?具体怎么回事?
深圳推进创建一所国际化综合性海洋大学是真吗?具体怎么回事?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深圳正全力推进创建一所国际化综合性海洋大学。这是深圳为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而主推的“十个一”工程。
据了解,“十个一”工程是指一所国际化综合性海洋大学、一个海洋科学研究院、一个全球海洋智库、一个深远海综合保障基地、一个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一个以“中国海工”为代表海洋标杆企业、一家海洋开发银行、一支海洋产业发展基金、一个国际海事法院和一个中国国际海洋经济博览会。
在2018年12月28日,深圳市规土委(市海洋局)党组成员、海洋局副局长李喻春在解读刚出台的《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 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决定》时就透露,在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将选择与欧洲的著名海洋高校合作创办海洋大学。
这与深圳在海洋教育研究中存在的短板有很大关系。
深圳的海洋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目前,深圳海洋产业初具规模,涉海企业有7000多家,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18年,深圳海洋生产总值约2327亿元,同比增长4.63%,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市GDP的9.6%。
尤其是深圳的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三大传统产业优势突出,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集聚了中集、招商、盐田港等一批涉海龙头企业等。
但深圳的海洋经济越是发展,海洋教育研究中存在的短板越突出。
现阶段,全国有五所以海洋大学命名的本科院校,它们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其中上海海洋大学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海洋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业内人士评价,借助国际著名海洋大学合办海洋大学,既能在短时间内弥补深圳在海洋教育研究中存在的短板,又能帮助深圳找准海洋科技与产业最前沿的研究方向。
2018年初,深圳市提出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海洋中心城市,《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确定为深圳未来发展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
2018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近日出台《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决定》(下称《决定》),科学规划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到2035年深圳市基本建成陆海融合、经济发达、科技创新、生态优美、文化繁荣、保障有力,具有国际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决定》中提及,到2020年,深圳预计引进3-5支院士和高层次人才团队,成立1-2所海洋领域研究所,让深圳成为海洋领域专业人才的“聚宝盆”。
这也与前述“十个一”工程相呼应,即一所国际化综合性海洋大学、一个海洋科学研究院、一个全球海洋智库。一所海洋大学就够了吗?
截至2018年底,深圳已建成海洋产业相关的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市级工程实验室14个,还积极引进中船重工、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在深圳设立海洋科研机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已挂牌成立。
在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汇丰商学院海上丝路研究院秘书长、高级研究员张春宇看来,深圳还需借助相对完整的海洋产业基础、广阔的内陆腹地和香港高度发达的现代海洋服务业、金融业,与之形成优势互补,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
深圳在编制《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时,就已牵头推动国际海洋开发银行等国际海洋金融机构落户深圳,争取在前海设立以蓝色经济为主题的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等,以此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发展。
此次“十个一”工程提出,要争取一家海洋开发银行、一支海洋产业发展基金、一个国际海事法院和一个中国国际海洋经济博览会。
据业内人士透露,深圳正在筹办中国国际海洋经济博览会,将与此前于湛江举办多次的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有所区别,旨在重点展览海工装备、海洋能源、海洋科技、港口物流、海洋生物医药等国际新成果。
而这也是深圳海洋产业发展亟需突破的领域,包括海工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与智能化、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重点突破、加强海洋新能源产业技术储备、海洋金融产业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