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退役也未曾飞天的航天员
5位退役也未曾飞天的航天员(首次公开)
大家知道吗?25年前的今天,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从韶光年华到鬓发染霜,虽未圆梦太空,但他们也是航天英雄,同样值得鲜花和掌声。,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5位退役也未曾飞天的航天员首次公开
截止目前,已经有16位中国航天员先后飞上太空。
他们是: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刘洋、王亚平、陈冬、汤洪波、叶光富、蔡旭哲、邓清明、张陆。
在第一批航天员队伍中,还有5名航天员,直到退役,也没能飞天。
他们是:李庆龙、吴杰、陈全、赵传东、潘占春。
从韶光年华到鬓发染霜,虽未圆梦太空,但他们也是航天英雄,同样值得鲜花和掌声。
中国航天2023年的“第一把火”成功点燃
在航天领域,新年刚过,我国完成了今年首次火箭发动机点火试车,成功点燃了中国航天2023年的“第一把火”。
1月4日上午10时47分,用于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的氢氧发动机准时点火。发动机工作120秒后正常关机,顺利完成高空模拟点火试车,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此次试车完成后,这台发动机将交付火箭总装,用于今年的航天任务发射。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副所长 柴栋栋:试车的发动机代号是YF-75,这个YF-75是我们国家的液氢液氧发动机,主要用在长三甲系列(火箭)的上面级(末级),用来发射高轨卫星。这个发动机试车是中国航天开年的第一把火,开门红,预示着我们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全面地展开了。
据了解,完成此次试车任务的试验台是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氢氧发动机专用试验台,也是我国第一个低温发动机全系统高空模拟试验台。
2023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超50次宇航发射任务;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工作;完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同时,今年载人空间站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
2023年计划安排超50次发射任务
今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并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重大工程的型号研制工作。
今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超50次宇航发射任务;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工作;完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同时,今年载人空间站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
2022年,航天科技集团成功实施了6次空间站建造发射任务和2次飞船返回任务,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发射次数首次突破50次,创造了航天发射和型号飞行试验连续成功的新纪录。
2023又将是一个航天大年
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101所进行了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上面级氢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发动机主级工作120秒后正常关机,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据了解,承担该型号试验任务的试验台是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上面级氢氧发动机专用试验台,也是我国第一个低温发动机全系统高空模拟试验台。该试验台先后完成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上面级氢氧发动机地面校准试验、高空模拟试验、长程寿命试验,为我国北斗导航、探月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作出突出贡献。
本次发动机试车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2023年中国的航天发射任务继续保持高密度常态化。按照美国“太空”网站的统计,2022年全球共进行了186次航天发射,其中美国进行了87次,中国进行了64次。那么2023年从世界范围来看,各航天大国又可能是怎么样的年度发射规模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日前发布消息称,2023年,该集团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空间站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工作;完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等任务。
有分析认为,上述发射安排只是航天科技集团一家公布的计划,如果算上其他国有集团的发射计划以及国内多家商业航天公司的发射任务,今年中国的年度发射次数可能与去年基本相当。
中国在为2023年的航天发射任务积极准备,美国也已经拉开年度发射大幕。3日,SpaceX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把114颗卫星送入轨道。这是SpaceX完成的2023年首次发射任务。
中国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新年以来中外的一系列航天活动预示着2023年又将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航天大年”。美国今年的发射次数可能仍会比较高,甚至比2022年更高,其中SpaceX加速“星链”星座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不过黄志澄认为,年度发射总次数不是最关键的,更重要的是要按照自身的节奏,稳扎稳打,不断增加中国发射入轨的有效载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