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教育资讯>热点>

第五届进博会有哪些成果

时间: 和杰4558 分享

第五届进博会已经落下帷幕,那么2022第五届进博会有哪些成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五届进博会有哪些成果,以供参考,欢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哟!

第五届进博会有哪些成果?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0日闭幕。本届进博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举办了24场虹桥论坛活动,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从11月5日开始到10日闭幕,本届进博会有哪些成果?一组数字带你看。

多个首次

首次搭建“数字进博”平台

第五届进博会首次创新搭建“数字进博”平台,在线提供云展示、云发布、云直播、云洽谈、云签约服务。吸引368家技术装备企业线上参展,组织直播或转播活动64场,浏览量达60万次。

首次为参会主体进行颁奖

主办方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五周年颁奖仪式,公布了许多连续4年、5年参展的企业、机构以及采购团名单。50家单位获进博会突出贡献奖。

全球十五药企巨头首次齐聚

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吸引全球十五药品巨头、十大医疗器械企业参展。

438项代表性首发

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展示438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过上届水平。

按年计意向成交735.2亿美元

截至今日12时,累计进场46.1万人次。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

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亮相线上国家展

本届进博会还举办了线上国家展,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累计访问量达到5900万次。

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

共有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超过上届,回头率近90%,展台特装比例达到96.1%,均高于上届水平。

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参与国别和企业来源最广、数量最多,共有104个国家的1076家企业参展。

汽车展区突出智能低碳,展示全球汽车工业最新发展成果。

技术装备展区聚焦“双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热点领域,集中展示前沿技术和高端装备。

消费品展区发布了众多首发展品,积极倡导绿色可持续生活方式。

服务贸易展区汇聚39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

创新孵化专区153家科技创新小微企业集中展示创新产品。

98场配套现场活动成功举办

98场配套现场活动成功举办,涵盖政策解读、对接签约、产品展示、投资促进、研究发布等多个类别。

展中贸易投资对接会累计达成合作意向293项,意向签约总金额超59亿美元。

组织82场集中签约活动,达成意向合作超过600项。

开展94场新品发布活动,展示171项前沿科技产品。

人文交流活动展示面积为历届之最

人文交流活动总展示面积增至3.2万平方米,为历届之最。

意大利、香港特别行政区和30个省区市组织715家机构参与展示,参展单位数量较上届增长16%。

多家艺术表演团体共呈现54台高水准文化公益演出。

第六届进博会企业展招展工作已全面启动

在2022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商联盟大会上,近60家企业和机构现场签约第六届进博会,已有70多家参展商联盟成员确认参加第六届进博会。

目前,第六届进博会企业展招展工作已全面启动,企业签约报名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进博会的意义

第一,进博会是一场以国家为东道主的重大展会,是国家行为,是国际事件。举办进博会是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从今天的成果来看,进博会更有效率地实现了国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促进了世界各国合作,提升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增长,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第二,进博会的举办有力地推动了五个发展战略和一个倡议。进博会不仅是上海的,也是国家的,更是世界的,因而,要主动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国际倡议。上海进博会的举办极大推动了自贸区战略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尤其是长江三角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

第三,进博会的举办高举全球化的大旗,坚持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的国际公认经济贸易原则。进博会坚持注重三个结合,一是进博会以进口为主,但同样可以带动出口;二是进博会以货物贸易为主,但同样应该带动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交易;三是进博会不仅是贸易相关的交易,也同样可以成为促进投资发展的平台。

第四,进博会的举办全力推动国家的高质量发展。进博会有着崇高追求,从经济发展而言,是高质量发展;从人民生活而言,是高品质生活。进博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始终将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作为抓手,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进博会有利于在巩固已有成果、增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共同发力的基础上,为提升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畅通国内大循环作出新的努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163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