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教育资讯>热点>

央行、银保监会、外汇局开会释放了什么消息

时间: 金梅0 分享

10月24日、25日,央行、银保监会、外汇局分别召开会议。会议提及了楼市、汇市、股市、对外开放、宏观政策、风险防范等重磅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央行、银保监会、外汇局开会释放了什么消息,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关于楼市: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今年三季度以来,多地、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支持政策。目前看,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需求侧的市场预期正在改善。10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至9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降幅均有所收窄,且从9月份看,环比均有明显增长。

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央行、外汇局在会上要求,加强部门协作,维护股市、债市、楼市健康发展。

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方面,央行、外汇局表示,强化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群体的支持,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研究出台新的政策举措。更好满足居民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力度助推“保交楼、稳民生”工作。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耿欣欣认为,随着各地加大对“保交楼”环节金融支持,新开工、竣工水平保持平稳,开发贷和住房按揭持续改善,房企四季度资金状况可能边际好转,房地产投资有望在四季度逐步企稳。

关于汇市:人民币长期走强的趋势不会改变

9月至今,央行已三次出手稳定汇率。

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自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10月25日,为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人民银行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

央行、外汇局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素条件较为充足,有效需求的恢复势头日益明显,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贸易顺差有望保持高位,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会议要求,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银保监会表示,人民币长期走强的趋势不会改变,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巨额的对外投资净资产,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关于对外开放: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

近年来,金融改革开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数据显示,2021年,在华外资银行资本和资产均较十年前增长超过50%,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本十年间增长1.3倍,资产增长6倍。

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化与提速,跨境资本流动更加频繁。截至2022年6月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余额为10.1万亿元,其中持有股票、债券规模均为3.6万亿元,分别是2016年末的5.5倍和4.3倍。

展望高水平对外开放,央行、外汇局表示,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持续繁荣发展。

银保监会表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持续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坚定不移推进银行业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报告指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底气。高水平对外开放意味着未来我国将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制度型开放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体现。未来我国将继续主动对标和对接国际先进的经贸规则,进一步形成与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规范透明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关于宏观政策: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

央行、外汇局表示,人民银行、外汇局要继续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大对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同时,强化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群体的支持,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研究出台新的政策举措。

展望接下来的宏观政策趋势,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在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初,为避免人民币汇率出现更大幅度的贬值,并带来金融风险和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需要保持稳健,不宜再向松方向进行不必要的调整。在全球货币政策大幅紧缩的态势下,我国货币政策进一步向松调整的边际正向效应已经十分有限,因其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很小,难以形成有效预期;而这种调整所带来的边际负效应却在增大,对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不可掉以轻心。权衡利弊之下,短期内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至关重要。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认为,结构性是未来宏观政策的主要特征之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且,宏观政策的力度还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关于化解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银保监会强调,要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央行、外汇局表示,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什么是股债平衡策略

股债平衡策略最开始是由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写在他的一本非常出名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里。大概的意思就是把自己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不用的闲钱分成平均的两部分,50%买人股票,50%买人债券,然后每年年底进行动态平衡一次。

股债平衡策略,本质上是一种根据市值进行仓位调整的策略,也即股债各投一半,定期进行平衡,股市涨得多就卖掉一些,买人债券,使得两类资产的市值比例回归到1:1。

两类资产的市值比例可以依据风险偏好主动调整,如果风险偏好低,债券的比例就可以多一点。这种策略虽然简单,却大道至简、充满智慧。

股债平衡策略的优势

1、利用“股债跷跷板”对冲风险

股债平衡策略可以利用股债之间的弱相关性对冲风险,而股债之间还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即跷跷板关系,股涨债跌,债涨股跌,股债平衡策略可以借此增厚收益。

当然也会出现股债双杀,不过从历史数据来看,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很少出现,即使出现持续时间也很短。

企债指数和沪深300的相关度,只有少数年份是正相关的,大量的年份负相关,为股债平衡策略建立了现实基础。

2、是降低波动,长期持有

大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差距较大,从长期回报来看,股票资产的收益率较高,但是短期波动比较大,但债券的特性是长期收益低一些,但是波动却小了很多,通过资产配置和再平衡,可以有效较低波动和控制回撤,投资者的持有体验较好,帮助长期持有。

3、操作简易,容易坚持

股债平衡策略通过“在股票上涨时卖出部分股票,在股票下跌时买人部分股票”, 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实现了高抛低吸,解决择时难题。从长期看,这种高抛低吸的操作不一定能收益丰厚,但一定能降低风险,所谓进可攻,退可守。

因为策略的资产回撤比例较小,所以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心理压力较小,更容易坚持,定期止盈符合人性,长期下来投资者的心态会比较好。

1619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