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热门专业被撤销是真的吗_具体是怎么回事
近日,山西省发布《关于山西省人民政府2019年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初战告捷,实现省级统筹推进专业调整“破冰”,共撤停、间招、缓招重复低质专业232个,达到原专业总数的16.7%,新增新兴急需专业66个。
高校专业优化调整已是屡见不鲜之事。今年3月,教育部正式对外发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据统计,2018年普通高校共新增备案本科专业1831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241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40个,撤销本科专业416个。
高校撤销专业的原因有很多,如招生困难、就业前景较差等。但是,专业的撤销并不能狭义地只看招生指标或就业率。想必这也是许多高校深有所感的经验之谈。
有关专家分析,本科专业的停招、撤销甚至增设,也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关系。一些热门专业有可能会过剩,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会对一些新兴专业产生需求,这就要求高校随时对专业建设发展进行动态调整。
专业撤销看什么?
2018年度被撤销的本科专业中,不乏“热门”专业。
例如教育技术学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学校技术人员和信息技术教师。根据阳光高考网数据,目前全国开设此专业的高校有187所,部分高校按数字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等专业方向培养,学科交叉融合性较强。随着教育信息化普及迅速、信息技术科目纳入中高考、少儿编程类培训机构疯起,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乐观。
为什么这个就业前景还不错的专业会被撤销呢?在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陆亭看来,教育技术学走信息化路向的相对计算机专业太浅,走教育学路向则研究边界不明朗。除了办出特色的专业点,一些一般的院校存在困惑,因此取消了专业,将教师分流到其他专业。
此外,随着行业的发展变化,还有的专业无法适应就业新需求而被淘汰出局,比如被撤销最多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认为,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链长,上下游涉及很多环节,要想办好服装和服饰设计专业,仅仅懂得设计相关知识远远不够,还要对上游纤维纱线、面料,下游营销、管理,特别是对已成趋势的电商、智能化、信息化有深入了解。
在倪阳生看来,专业的撤销并不是行业不需要服装与服饰设计人才,而是需要既懂设计又懂制作、营销的全方位人才。
除了撤销专业之外,一些学校也会对专业进行动态的优化调整。据了解,每年艺考报名,播音与主持专业都算得上山东师范大学的爆款专业,然而今年该专业已经停止招生。
据山东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招办主任赵湘轶透露,播音与主持专业招生虽然火爆,生源质量很高,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如果学校的实力不足以给予与他们的优秀程度相匹配的培养质量,就不应该耽误他们。
其实,早在2018年4月,山东师范大学就下发《关于优化调整本科专业结构暂停部分本科专业招生的通知》,通知明确,为适应高等教育式发展要求,学校决定对20个本科专业、1个专业方向暂停招生。
“专业开设要谨慎而为,专业停招也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尤其是学校要对一些爆款专业进行停招,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良心。”山东某高校招生人员指出。
专业“退场”如何以理服人?
在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号召下,如何突出院校特色、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专业成为高校的新选择,早期由于规划不合理而设置的专业或将被逐步暂停和淘汰。
然而,淘汰专业不同于踩急刹车,哪些专业确定退出,哪些专业可以“留中查看”,退出的专业的学生和师资要如何安置,如何公示和做好沟通工作都是校方要处理的棘手问题。一些国外高校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其经验或许可供国内高校管理者参考。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伊利诺伊大学便没能逃脱经费不足的难题。2017年,为了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和财务良性发展,减少和淘汰绩效不佳的专业成为西伊利诺伊大学最终艰难的选择。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专业淘汰科学有序地进行?
2015年,校方在教师委员会下设全新机构学术项目淘汰审核委员会,主导专业审核。专业淘汰被正式提上日程。
注:
这一委员会成员共有5人,其中4人是教师团队代表,分别来自文理学院、商业与技术学院、教育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还有1人作为职工代表,来自校图书馆。
2016年5月,西伊利诺伊大学正式宣布,经校董会通过,非裔美国人研究、哲学、宗教研究、女性研究4个专业将被取消。双语言/二元文化教育、公共健康、地理和音乐戏剧4个专业将被调整和重组,两年后,被调整专业将接受校方的再次审核。
淘汰和调整专业的通知刚一发布,喧哗声与质疑声就紧随而来。哲学专业位于本次淘汰大名单之列,该校哲学专业方面表示,世界大学初建时,哲学就是最早的大学学科之一,世界上声誉卓著的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在内的理工类院校也有哲学项目,可以说在众多专业中,哲学地位举足轻重,为什么要淘汰哲学而不是其他学科?
学术项目淘汰审核委员会给出了答案。委员会对各个专业进行为期半年的独立调查,2016年5月,委员会向教务处递交了《西伊利诺伊大学项目淘汰总结与建议执行报告》,总体讲述了被淘汰和调整专业的现状,并单独建立了8个分报告。
以哲学专业为例,委员会根据连续5年来哲学专业的表现,用20余组数据说明该专业的劣势所在:
★自2011—2012学年以来,选择哲学为专业的学生每年人数在13~22人之间,持续低迷。
★自2011—2012学年以来,每年拿到哲学学位的人数在2~9人之间,其中2014年没有人获得学位。
★自2011—2012学年以来,学生注册哲学课的人数整体下降了30.8%。86.4%的学生注册量来自通识教育课程,但即使如此,在通识教育的哲学课程方面,注册人数从2011—2012学年的909人下降至2015—2016学年的658人,下降比例高达27.6%。
早在几年前,哲学系已经发现了自身的危机形势。伊利诺伊高等教育委员会要求,从2016年起该州大学的每个专业至少有40名学生,每年至少颁出9个学位。为达到这一目标,哲学系做出了一系列努力,比如在通识教育中鼓励学生选择哲学,创造更多奖学金机会,进行课程整合等等。然而效果甚微,唯一的突破是学位授予数量从2014年的0个上升到2015年的3个。
由此,委员会认为,虽然哲学专业进行了主动改革,但未来提升空间较小。
最终,校董会做出缓慢淘汰哲学专业的决定,即不会对哲学系进行拆分和合并,现有哲学专业学生将继续在本系学习直到获得学位,已选哲学辅修的学生也不受影响。这或许给深受牵连的哲学系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为保证课程多样性,一些基础哲学课仍将继续开放。
专业调整固然会影响一部分人的利益,但从长远看来,它是让高校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不过,高校在大刀阔斧地制定专业调整方案时,既要注意科学性,也应充分注意策略和安置方案。目前,全国多个省份已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未来高校的专业调整将更加合理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