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教育资讯 > 热点 > 国外家长是如何应对“开学焦虑症”的?心理疏导,鼓励孩子讲出想法帮助解决

国外家长是如何应对“开学焦虑症”的?心理疏导,鼓励孩子讲出想法帮助解决

时间: 永强1221 分享

国外家长是如何应对“开学焦虑症”的?心理疏导,鼓励孩子讲出想法帮助解决

  快乐的假期已经进入尾声,孩子们应该收收心,为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做好准备。面对即将到来的开学季,有的孩子会患上“开学焦虑症”,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乱发脾气、闷闷不乐以及失眠等,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状态。因此家长们要重视起来,从多个方面对孩子进行指导,让孩子信心百倍地迎接开学。

  心理疏导,鼓励孩子讲出想法帮助解决

  英国教育学家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研究,调查的大量案例表明“开学焦虑症”的确存在。美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近年来在问卷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少年儿童都会或多或少地在假期末尾感到紧张焦虑,其中5%到28%的人反应得比较严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拒绝合作、闷闷不乐、乱发脾气、损坏器具或失眠等。有的孩子还会出现语言障碍或行为退步,比如含手指、爱哭等,这样的焦虑状况甚至会一直持续到开学后很长时间。

  美国内华达大学心理学教授克里斯多夫·吉尔尼指出:“出现焦虑症状并不罕见,但是它对儿童的伤害是不可低估的。有焦虑症状的孩子会因为感觉不到饥饿和其他身体需求,造成短期营养不良和健康危机,而如果忽略对他们的帮助,不仅眼前的困境难以解决,还有可能给未来的成长和生活留下更大的隐患。”

  专家们从对少年儿童的询问中得知,他们对新学年充满了期待,但是也不乏担忧,主要担忧类似问题:新老师是谁?新老师会不会很凶?我以前的朋友还和我同一个班吗?我是不是太胖了?去年欺负我的那个家伙也和我同校吗?总之,问题各种各样,不一而足。

  这些担心真实而且具体,都是孩子们寻求在校尊严、希望融入群体和保护自己的正常想法。因此,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家长们应该观察孩子的状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鼓励孩子讲出心中的想法,同时避免简单的承诺,是儿童心理学家最强调的一点。很显然,对胆怯的孩子来说,只说“没关系”“一切都会好的”,并不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而如果家长仔细倾听孩子的想法,从中分析出哪些是孩子真正面临的问题,哪些是来自孩子的幻想,就能“对症下药”,给孩子提供有效的帮助。

  家长可以设计一些情景,与孩子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来达到正确回答孩子问题的目的。比如当孩子表示害怕被欺负的时候,家长可以问“如果以前欺负你的同学变本加厉,你想怎么对付呢”“在新班级里,你一个朋友都没有,你该怎么办呢”等问题,并且和孩子一起寻找摆脱这些困境的办法,注意多提示孩子独立思考,然后一起讨论可行的办法,包括自己曾经脱困的经验以及求助老师的时机等。

  这样不仅帮助孩子化解了开学前的压力,而且锻炼了处理社交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在日后学习和交友时更能游刃有余。

  循序渐进,引导孩子提前调整好生物钟

  在开学前的晚上,很多家长会督促孩子整理好书包,带齐学习用品,摆放好衣服鞋袜,以免第二天早上手忙脚乱。实际上,家长的这种行为也容易造成孩子紧张,如果把这个过程稍微拉长一些,并且用愉悦的方式分散压力,效果可能会更好。

  心理学家建议,在开学前的一周,家长就应该着手把孩子们的作息时间调整到上学时的状态。一家人暑期里无论忙着旅行,还是在家放松休闲,都应该花时间慢慢调整孩子的生物钟,让他们按时起床和用餐,切忌突兀地改变和强求,以避免孩子反感和生病。

  美国的学校和幼儿园在开学之前,老师会提前向家长发送电子邮件,提供很多有益的提醒和指点。比如,家长应该以平静的态度告诉孩子,未来几周的生活会有一些改变,家长会和他一起来适应,希望孩子能全力配合。如果家长能做到态度平等友好,孩子通常会更愿意配合。

  家长可以在正式上学前,带着孩子去看看他的学校,当然陪着他来回走几次会更好。这样的行动是在官方邀请到校活动之外的,最好是孩子和家长联手的“私人”行动,显示家庭给予开学事件的重视。让孩子看看学校里面的建筑,周围的环境,体验要走过的道路,对从来没有上过学的孩子来说,就对未来的学校有了初步认识,从陌生到熟悉;对其他年级的孩子来说,则是非常重要的回归过程,从淡忘到重拾,再度让孩子建立起离开家前往学校的安全感。

  好友相聚,尽情畅聊狂欢,做足精神准备

  让孩子尽快恢复到以前上学时的状态,肯定是家长最希望达到的,不过并不一定要通过增加作业的方式。

  除了尽早让孩子与新学期的老师接触和认识之外,提前一段时间联系孩子的同学和朋友,也是消除孩子对学校疏离的好方法。

  经过一个漫长假期的分离,小伙伴们重新见面格外高兴。家长们这时不妨放任他们狂欢,给他们留出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尽情地一起玩,聊聊假期去过的地方、玩过的游戏以及新长的“本事”等。家长们会惊讶地发现,孩子们在充分释放精力之后,会主动谈到即将到来的开学和关于学业的想法,例如新老师的情况、新开的课程以及新转学来的同学等。

  在与同学相聚的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孩子也在自动地做着返校的精神准备,而且他们知道了未来的环境要发生变化,将会自动对脑海中的“数据库”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就能很轻松地在开学前保持平稳和冷静的心态,镇定地迎接开学日的到来,不至于开学后对一些事情因震惊作出无理或反常的举动。

  积极参与,多让孩子参与各种物质准备

  开学前进行物质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包括准备学习用品、个人用品、社交工具(如电脑和手机)以及体育用品。

  儿童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平时很多儿童可以毫不在乎地使用哥哥姐姐的旧铅笔和工具,翻看他们的课本和图书,但到了开学的时候好像突然惊醒了,向家长要求必须拥有自己的用品,必须穿和同学一样的衣服,仿佛猛然间长大了,不愿意再将就了。

  这也说明,孩子们在显示因为开学而拥有的独立性和个性化,应该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家长完全可以把他们当作大孩子来看待,以老师提供的用品清单为基础,邀请孩子一起逐项考虑,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认真收集和购买,让孩子享受主动权。

  家长这时也正好可以趁机引导孩子分清“必要”和“想要”之间的不同。这个时期很多店家都在进行开学促销,家长可以利用各种优惠,给孩子置办秋冬衣物、床上用品、文具、玩具和电子产品,用同样的钱办更多的事情,并且把这种消费方式给孩子解释清楚,从小处着手培养孩子的“经济头脑”。

  如果消费计划超过预算,解决办法也要商量着来,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比如孩子说某个同学穿着名牌衣服,另一个同学用着最新款手机,自己也要购买。那么家长在给孩子进行引导教育以后,可以与孩子定下协议,适当地满足他的要求,费用超过原计划的部分可以让孩子用做家务劳动、放弃零花钱等方式,象征性地“偿还”。

  这样做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锻炼了孩子信守诺言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工作的不易,避免日后大手大脚。

  马萨诸塞州一所小学的女老师戴安·弗兰克在开学家长会上说:“成年人会有‘周一综合征’,度过周末后懒于上班,所以你们要理解小学生在假期后也一样会感到慵懒和懈怠,我会和你们一道,帮助同学们平安度过这段低谷时期,这一过程中的所有情况我都会按时告诉你们。”

11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