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心得范文
在学习中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坚持知行合一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学习了一个理论、知识便迫不及待地要把它付诸实践,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知行合一心得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知行合一心得范文篇1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两学一做”基础在学,笃学党章党规、深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党规提出的要求是检验一名共产党员合格与否最起码的标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须自觉主动地逐句逐字通读党章,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同时,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须深度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的重要思想,深刻领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两学一做”关键在做,做一名合格党员是这次学习教育的着眼点、落脚点。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融入思想、融入工作,时刻对照党章规定,对照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要求,修身正己,自律自省,做一名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贯彻“两学一做”的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以“知行合一”践行“两学一做”。
知行合一心得范文篇2
4月14日下午,管理利用处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车俊书记在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传达学习李波馆长在馆务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上的讲话精神,同时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5种具体表现,结合巡视整改,举一反三,梳理了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胡元潮副馆长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主题党日活动。
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进一步认识到,在我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意义影响十分重大。作为党员,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扛起“三个地”的使命担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定位和7方面重点任务,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践行档案工作“三个走向”、推动省档案馆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要把巡视整改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工作的重要契机,坚持问题导向,促进大整改大落实大提升。支部党员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推进年度重点事项任务上,实现支部建设和业务建设“双提升”,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贡献档案力量。
在活动中,支部书记为党员上了一堂《旗帜鲜明地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微党课,分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本质与危害,分享了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精辟论述。为随后开展的对照25种具体表现进行剖析,做好思想铺垫。支部要求全体党员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充分认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大意义,把集中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要对照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析危害和根源,推动问题解决、作风改进,为省档案馆营造敢于争先、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尽好党员应有之责。
胡元潮副馆长用“主题突出、学习深入、准备充分”肯定了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情况。他指出,管理利用处支部响应快、站位高、接地气,通过“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形成了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的良好氛围。胡元潮副馆长对抓好学习贯彻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按照省委、馆机关党委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重要讲话的精神内涵,在学深悟透上狠下功夫;二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新目标新定位,主动靠前作为,努力使学习贯彻的过程成为知行合一的过程,推动浙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积极践行“三个走向”,更加精准有效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使档案工作与浙江“三个地”的政治高度、政治要求相适应,使省档案馆成为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范生;四是要强化责任担当,打造与建设“重要窗口”相匹配的干部队伍,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忠实记录者、忠诚维护者、积极传承者和坚定践行者。
知行合一心得范文篇3
当前,“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在全党开展,这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笔者认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的检验和延伸,是对前阶段实践活动问题台账来个“回头看”、再清理、再提升。“两学一做”不是活动,贵在长期坚持。因此需要我们切实摒弃三种心态,把学习教育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一是要摒弃“活动”心态。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开展过许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地党组织在这方面都有许多的经验和成绩。因此,这次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习惯性认为又来了一场“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自然免不了“活动” 一些的惯性思维和做法,分阶段、按步骤,造声势,求“特色”等等。殊不知,中央明确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突出的是正常教育,要求的是抓在平时。因此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应摒弃以往那种“活动”心态,转变观念,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当作党组织和党员的一门日常必修课,有机融合、无缝对接于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中,要通过开展学习教育切实提高党员的思想意识,转变纪律作风,解决问题不足,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要摒弃“过关”心态。“两学一做”,学是基础,做是关键。学和做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就是学习和实践的长期性和持续性。人们从学习和实践中丰富知识、汲取经验、增长才干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要人们不停止前进的脚步,那么学习和实践就将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注重的是党员的学习和实践,是广大党员在新时期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素质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也是我党一项长期严肃的政治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每名党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全身心投入学习教育之中,不断砥砺品行,不断学习进步,不断成长成才。因此,我们应该摒弃以往那种“过关”心态,认为通过一两次学习教育、开展一两次实践活动就可以“认证合格”、“圆满过关”,而应该长学长思、常做常新,将学习教育贯穿于每个党员政治生命的全过程,努力做到生命不息、学习奋斗不止。
三是要摒弃“功利”心态。在以往的一些主题教育中,有些基层党组织为了凸显活动成效、彰显工作业绩,往往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注重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弄“花花草草”,专注于搞“形式主义”,却往往忽略和偏离了初衷和实质,只是徒增了一些台账资料、宣传栏板等,而通过活动提高人们思想认识,进而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却未得到充分体现,致使活动成效大打折扣。这次学习教育主要是以党支部为单位,依托“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可以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追求的是“严”、是“实”,要求的是“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成效的体现并不仅在于有多少创新举措、特色做法,台账资料有多“厚实”、宣传展板有多精彩,而更在于参与学习教育的每个党员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多少,党性原则增强了几分,政治纪律和规矩遵守得怎样,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具体体现在每个党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上。而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增强,广大党员政治思想素质和作风能力的提高不是一个短期行为,是一个长期坚持才能见效的过程。因此,各级党组织应该坚决摒弃“功利”心态,眼光向下、沉心静气,多研究思考如何切实帮助党员增强党性修养、解决思想问题,克服作风顽疾,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战斗力,而不是整天琢磨如何“创新”出彩、花样翻新以博取上级和外界的“眼球”,以赢得表面的“成绩”。
知行合一心得范文篇4
“知行合一”我认为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人的行为要与人的认识相符,有什么样的思想就做什么样的人。第二层意思是说人的认识要与客观实际一致,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学习方面的“知行合一”我要讲的是第一层意思。
在学习中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坚持知行合一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学习了一个理论、知识便迫不及待地要把它付诸实践,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坚持知行合一是连接理论和实际的桥梁。在学习中如果做不到知行合一就不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最后,坚持知行合一是认识发展的前提。如果不能让自己的认识和行为保持一致性,第一就相当与否定了认识的作用;第二就不能判断认识的真理性。这样认识就会止步不前。
常听人这样说“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这便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不是人的本能,而是需要培养的。在学习中要自觉地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同自己的行为相一致。长此以往,必定能够练就知行合一的好品质。
知行合一心得范文篇5
知行合一的读后心得体会1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是北宋张横渠说的,这些事是明朝王阳明做的。王阳明龙场悟“道”,开创“心学”,提出“知行合一”,终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可悟出干部的养成之道。
干部须在心上净,方安得心,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事事从心中良知而为,不他虑,事事可谐而良知日显。不忘初心,不负初心,勿他顾。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有“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觉悟,必须有“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认识。坚持用武装干部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心净无杂念,心静无杂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为民,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干部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为官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以致说多做少,最终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干部尤其年轻干部应争取更多磨练机会,将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拆迁、项目建设、信 访维 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作为炼炉,磨练心智,提高能力,理论认知与实践水平齐头并进,做知行合一优秀干部。
干部须在苦中成,方站得稳,方能“劳亦成,逸亦成”。“知痛,知寒,知饥,然后自然会避痛,御寒,果腹,”这便是知行合一。干部须吃得苦,低得身,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红军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不怕苦累,站稳脚跟,不断前行,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岗位上艰苦奋斗,永不言弃,做攻坚克难拔尖干部。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干部须永葆为民之心,与民同乐亦与民同忧,初心不改、矢志奋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知行合一的读后心得体会2
人心本无善恶之分,当你的心处于无善无恶之时,才是力量最强大的时候。就像我在工作中,会接触很多小孩子,每个人的本能反应都会喜欢特别懂事乖巧的小孩子,但是有时候我真的要被特别捣蛋的孩子给气到了,我想不到制服她的办法,束手无策时容易让自己心烦意乱,内心特别烦躁,但是我又不能发脾气,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我的良知告诉我,我可以解决问题的,只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要满足他们自己内心小世界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小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不仅要用爱去教育她,更要感性中带点理性地去和她们相处,王阳明提出万物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发自良知地去爱人,爱世界,爱天地万物。仁者爱人,更何况,小孩子的本性都是纯真的,有什么理由不多爱他们一点呢。
在适宜的时间做良知认为是最好的事,就足够了,变动不居,刚柔相易。
王阳明认为,七情唯有适当地表露出来,才能让你的心更为强大,由此不动心。?七情就是雷区,只有把雷在平时排除干净,当火来时才不会大爆炸。做到这点,也就恢复了活泼泼的心的本体。
程颐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出现悲观和乐观的态度,良知的指引会告诉你,悲观的念头是错误的,迎难而上后你会发现原来当初的困难其实根本就微不足道,只是需要在那刹那间,你要有勇气地去做出正确的抉择,搞定困难的关键点还是在自己的心中,只是看你求还是不求,只要你求,你的心能满足你所有的要求,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你懂得了良知的力量,你的良知会“格物的“意”,也就是“正”这个不好的念头,修身在正其“心”,心有良知,无所不知,修心在意其“诚”。
如果有人对你嗤之以鼻,息思虑,切勿动气,正好这是一个让自己内心强大的机会,锻炼心性,像这种清高又居功自傲的人,我们不趋之若鹜。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自信”不是被动地坚信自己“问心无愧”,而是要把遇到的坎坷、磨难当作正面的东西,要把它当成是砥砺人、磨练人的东西。而且你应该感谢它,荣誉是从正面磨砺你,诽谤和侮辱是从反面磨砺你。
知行合一的读后心得体会3
王阳明是谁?百度一查不要紧,在历史上王阳明实在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角色,曾国藩、蒋介石是他的铁杆粉丝,都受了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从其哲学思想、政绩、军功、文学、书法等几个方面看称千古圣人一点不足奇。
于是我马上粗读了一点《传习录》,从中领略了心学的精髓竟然是心即理!凡事从心而定,天理自在人心!天理就是良知!良知与生俱来!知行合一致良知!我的妈呀,这些以前我怎么不知道!这么厉害的王阳明,怎么会在我50多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妄称是读书人,丢人啊。很想了解王阳明这个人,得知度阴山所著《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正是最适合了解王阳明的,为了省钱,在网上听了一遍。很感兴趣还不过瘾,于是就到书店又买来纸质书看,其中内容完全颠覆我的认知了。
这本书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并把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作了重点介绍,从龙场悟道悟出心即理,到提出天理就是良知人人都有,到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阶段,层层深入把王阳明心学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听读的过程中,我始终有个感觉: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是要唤醒人们心中被私欲蒙蔽的良知,用良知判断是非善恶、指导做人做事,从而让人生更有意义。
当今社会虽然有了巨大的科技进步,物质丰富金钱万能。但是人的灵魂却出了问题,道德滑坡,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关系外其他正常的伦理道德严重缺失。物欲横流、假货横行、为了个人私欲损公肥私坑蒙拐骗,人们的良知被蒙蔽了。当我读完《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内心波澜起伏,我的良知在哪里?我知道我的良知在心里,可是遇到社会中各种扭曲现象,我的心中同样会不平、不静、不忿、不服。我能感觉自己的良知,但却很少用良知指导做事的行动。知而未行只是未知,王阳明提出“事上练”,“知行合一”让我明白,光有良知是不够的,必须“知行合一”去做,即所谓“致良知”。当下,我们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已经无心静下来唤醒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说“知行合一”了。因此,就是要全党全国人民“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我终于明白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知是什么意思了,也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知是是什么意思了,同时,我也知道了知行本是一体,“知而未行只是未知”。也许,只有真正知行合一致良知,才能达到王阳明留给世上的最后一句真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境界吧。
知行合一的读后心得体会4
工作即修行 。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体现了这个人的本身的修养,你的工作状态体现了你的整体素质。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就好,贵和尚中,在工作中或许会碰到一些难题,完全可以通过“致良知”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事上练”,趋荣避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知荣知辱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
如《中庸》所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真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不然机会真的来到了你面前,你有能力抓住吗?所以,别把精力花在自怨自哀的时间上了,勿忘勿助地努力就好了。?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本书中,其实我还挺喜欢第七章,讲了王阳明的心学命运,侧重于心学对众门徒的人生影响,及心学左派的源流,对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导作用,心学对日本的影响力更是巨大,体现在军事,经济管理上,影响了若干人等,再次赞叹了王阳明心学令人惊异的神奇力量。
正确的世界观,就要取消我们和外物的对立。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和别人闹矛盾了,误会解开就行,不用耿耿于怀,遵循规律,因为如果和自己的想法对立起来,它主导了你的情绪,你不能控制情绪,自然会被情绪所控制,采取“前摄行为”,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
生活中,如果和朋友发生了什么矛盾的话,只要误会解释清楚就好了,千万别太执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前几天跟闺密承认了一个错误,我说我做了一件我觉得对不起她的事情,但她却说,开玩笑,就这点小事能影响到我们的关系。那一刻我懵了,看来这几年的感情真不是盖的,哈哈,其实我一直没有她大方,正因为良知所发出来的“意”,指引我去及时承认了这个错误,我看重我们之间的友谊,为善去恶者格物也,只要你意诚了,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把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铭记于心,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体。所以朋友的相处之道,还是需要不断地事上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也是跟自己的良知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才去承认错误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嗯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天长地久的。
知行合一的读后心得体会5
王阳明是与孔子相提并论的人,专研理学、佛学、军事战术造福于人,传道授业解惑,解救苍生于危难之时,乃一代圣贤。
阳明先生从小对于一件事物专研的程度就是达到极致的,玩象棋玩得棋子被扔掉为止,射箭能百步穿杨,沙盘模拟能排兵布阵胜敌于棋盘之上,研习理学能有龙场悟道得出致良知的心学,上阵杀敌让匪寇闻风丧胆,在件件事情如此成功背后,不断坚持、不断练习是背后的驱动,而核心则是“境随心动,可为圣贤”的观念。
“去天理灭人欲”是朱子理学的精髓之处,讲的就是要严格恪守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物所左右。而王阳明在学习理学“格物致知”的理念时,在竹林革竹节的过程中,深深地对这一理念产生了怀疑。而后在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心学”此心即良知,以自己的良知去审视周边的一切事物,然后去实践,发现真理,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
在军事领域,定倭寇、灭宁王,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从小的骑马射箭、追杀蒙古兵、夜宿大山之中、皆展示了他的勇气和军事才能。
“心随境动,则为凡夫;境随心动,可为圣贤”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心随境动,烦恼杂生,只有让境随心动,坚持自己想要的,不悔自己的良知,并且不断去实践,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人生才能尽量修得圆满。
知行合一心得范文篇6
朱熹的“格物致知”。“格”是探究的意思,“物”是万事万物,包括意识的和物质的。“致”是求得、获得的意思,“知”是知识。具体理解就是说,一个人的教育学习的出发点就是从追寻事务本体而得到知识。《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完了,但以“知行合一”的理念,潜心修行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以格物致知之精神,探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言行一致之韧性,践行求知的每一步去躬行。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和资源欠缺,农村学生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过多的高分低能例子不要多说,足以证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已经不再是传统上认为的“授业灌输”,而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拿小学科学课堂来说,每节课试验的过程如果仅仅借助多媒体视频观察,久而久之学生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意动手,理论充足而实践短板。上一学期我校一股养蚕风潮,学校里的孩子们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搜寻桑叶,为了科学老师养的蚕宝宝不挨饿。每天早晨办公室的门打开,就“报告声”不断,把桑叶留下,看一眼乖宝宝地变化就走开。哪一班上课,那一班的孩子就不想离开一秒中,围着看,看不烦。从蚕,到蚕宝宝每天变胖变长,到最后地蚕蛹,破壳而飞。这种生长的过程,是老师与孩子们共同的体验,绝不是袖手旁观的图片观看获得的知识所能给予的。综合看来,每一学科都可以运用“格物致知”地求知精神,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数学地手脑并用,对于知识存留一种怀疑求真的态度,用实践来探求知识的本真。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论后人对此如何褒贬批判,这句话同样给予教育者们一些启示。最先要想到的就是陶行知大师。“ 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 “教学做合一”不是停留在“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阶段,它是在“行动”的阶段。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是从“知行合一”中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其实无需要拔高理论,教师每一天的教学工作都是对“知行合一”的一种实践躬行。班主任老师每天早早地进班观察孩子一条的状况;任课教师备好课、将课堂创意无限激发;作业情况的及时反馈,榜样示范、家校沟通。谁能说这些就不是“知行合一”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无小事,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最不平凡的事情。
希望我们这一代老师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践求疑精神与心与行,让教育燃起一股新力量。
知行合一心得范文篇7
所谓“知行合一”,是指对某事件进行了充分认知其过程和重要性,包括困难性等条件下,辅以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行动,从而达到目的,是为“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者无疆,绽放其美丽。
乐嘉带年仅四岁半的女儿参加沙漠徒步活动,应是考证过,对其过程有较为充分的认知,并做了充足的准备的。作为成人,他应认识到这不是花前树下,林荫道上,不是百鸟悦鸣,怡然悠然,不是不知不觉一天三十六里就过去了;而是沙漠中,阻力下,烈日当空,汗水涔涔,头晕目眩;是幼龄童,娇闺女儿。我宁愿相信乐嘉早就较长时间有意训练孩子体格,适应冷热忽变;再者,乐嘉的背后,必有一个设施齐全的医疗团队作保障。如此等等一系列保全措施下,这才有了“沙漠徒步”。“知”其难,“备”其需,“行”就成了水到渠成。
任何一件事或惊天或离奇,背后必有原因或不为人知的真相,所以不能只看表面不合情理就愤然慨然,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非议对方。乐嘉所为,可能就如他所说的“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她学会独立和坚持。如果女儿顺应此行,很难不说乐小花既拥有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又逐渐训练出强悍的精神力量,乐氏家族承传有人,也是对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表率和贡献。触龙说赵太后,就劝其不要溺爱孩子,应”为之计深远“,给予一定的磨练和担当。古今有识之士皆不会一味顺从孩子或别人,定会筹算谋划,一旦取定,便直往不悔。
当知其条件不具备不成熟,那就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当今社会,物质条件较为丰裕,但精神贫乏,网络当道;身体疲乏,脂肪横行。如若我们在紧张的工作劳作闲余,借鉴”乐嘉育女“的方式,必要时丢掉网络,回归自然,锻炼身体,富裕精神,愉悦心灵,接纳自己,我想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空心人“,形貌俱佳但眼神空洞;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低头族“,形体单调,”方向一致“,佝偻病态大脑昏昏。乐嘉育女,我们育己,知其弊,切其脉,护其根,洗净污,行其果,中通外直,亭亭立世。
当然,应知凡事不可”过",进退有度,方可行者无疆。乐嘉背后虽有强大的保障团队,但孩子太小,腿生红疹密密麻麻,脚起水泡难以入眠,小小孩子本不知愁滋味,却受此折腾,多多少少有些残忍。不妨等孩子大一点,再过两三年,身心会更成熟点。毕竟乐嘉作为名人,表率和榜样的影响不可忽略,如若经济稍富裕之族都去效仿,沙漠热闹,公路纷纭,大山喧哗,海里鼎沸,但有可能就会岀现医院挤挤,医生忙碌,药品突缺,而忙碌过后可能是长时间的质疑、冷清,肯定不是好事。
何况你我皆凡人,知弊切脉,行之有数,不好高,不骛远,忌盲从,忌全否,知行合一,进退有度,方行者无疆,笑迎此生。
知行合一心得范文篇8
任何事只要开始去做,永远不晚,今天终于动笔开始写书评,我没有写过书评,也没看过好的书评,怕看了,我就不敢写了。在豆瓣写书评,只是满足了自我的表达,写的好与不好,还望看见的人,路过就好。
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我看了两遍,我想我会继续看下去,无论多少遍,每次都会有新的理解。这次最想聊的是知行合一,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这本书主要宣扬的就是,知行合一,它的意思是当你的良知和你的行动一致合一了,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能成为像王阳明一样的立言,立行,立功的三不朽的圣人。普通人都在追求更多智慧和能力,从而能更好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选择,进而拥有更多的名和利!但是王阳明说,追求良知和行动的一致,比拥有更多的物质和名利更加重要!那么普通人如何得到和做到知行合一呢,我困惑我们如何确认良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难道一出生我们就有良知,难道任何事良知都会告诉我们该怎么面对和去做吗?那是不是说,只要听从心里的声音,任何事都能很好的面对和解决吗?
我以为我们也是通过学习才认识什么是良知,难道人本身具有,无需外在去求索吗。那么学习的价值何在,过多的阅读和学习会不会让人更加迷茫,过多的工具和本事会让我们迷失自己真正的良知吗。知行合一告诉我们,通过后天的学习认识到我们内外本具有的良知,然后将良知和身体外在的需求做区分,通过自己生活的磨练,发扬内在的良知,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我想,大致的逻辑就是这样,当然,作为普通人的典型代表,我觉得普通人没有必要一定要追求成为圣人,毕竟圣人少而普通人多,王阳明只有一个,孔子都只有一个,一个圣人的出现势必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作为普通人,如何做好一个普通人,一个身心健全,生活快乐的人都已经非常了不起!况且生活本身有其残酷和任性的考验,我们都无法掌控生活对我们的考验,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是用一颗怎样的心去面对可能会一地鸡毛的生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给了我一个解决自身问题的思路,我想我会继续学习王阳明的想法,深化对阳明先生思想的理解,或许我会有另一番感悟!
感谢阳明先生,感谢自己的认真,我喜欢这样不断成长的自己,我会坚持做这样的自己!
知行合一心得范文篇9
上周公司组织了一户外拓展活动,虽然此次拓展训练很短暂,但在训练中体会到的集体荣誉感和同事之间的信任将成为我们人生当中一笔重要的财富,让我们能够以更好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我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挑战的惊呼,助威的呐喊,成功的喜悦,胜利的欢呼,在充满刺激的训练中不断挑战自我,认知自我。“不要以为你势单力孤,有了团队,你也许什么都行!”“人本性,智慧具足”,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人的这种本性,通过量化了企业的共同目标、训练团队,树立赢的信念。“学就是做,做就是学”,这正是中国文化“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理论的具体实践。“而且,必须让每个人反复体验‘赢’的经验”
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人人格特质的两大核心内涵。在现代社会,人类的智慧和技能只有在这种人格力量的驾驭下,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掘和体现。
通过此次的训练,不但考验了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提高了在各种环境下的心理承压能力,更为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紧张而精彩的训练结束了,每一个队员都是成功者,这就是充满活力与自信的美生人,在汗水与欢笑中,大家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体验。平时耳熟能详的“团队精神”变得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带来了心灵的冲击,引发内心思考。
知行合一心得范文篇10
“知行合一”我认为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人的`行为要与人的认识相符,有什么样的思想就做什么样的人。第二层意思是说人的认识要与客观实际一致,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学习方面的“知行合一”我要讲的是第一层意思。
在学习中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坚持知行合一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学习了一个理论、知识便迫不及待地要把它付诸实践,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坚持知行合一是连接理论和实际的桥梁。在学习中如果做不到知行合一就不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最后,坚持知行合一是认识发展的前提。如果不能让自己的认识和行为保持一致性,第一就相当与否定了认识的作用;第二就不能判断认识的真理性。这样认识就会止步不前。
常听人这样说“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这便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不是人的本能,而是需要培养的。在学习中要自觉地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同自己的行为相一致。长此以往,必定能够练就知行合一的好品质。
知行合一心得范文篇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德与才的关系上,既重德又重才,不片面强调,又坚持以德为先,而非等量齐观。“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为导向,才是基础,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相对于才而言,德更为根本。“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废品,无德无才是毒品”。
知行合一,就是讲理论(知)和实践(行)要合而为一,不可过分偏重一边。“知行合一”的知行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由王守仁最早提出。语载王阳明《传习录》:“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知行合一心得范文篇12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是北宋张横渠说的,这些事是明朝王阳明做的。王阳明龙场悟“道”,开创“心学”,提出“知行合一”,终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可悟出干部的养成之道。
干部须在心上净,方安得心,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事事从心中良知而为,不他虑,事事可谐而良知日显。不忘初心,不负初心,勿他顾。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有“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觉悟,必须有“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认识。
干部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为官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以致说多做少,最终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干部尤其年轻干部应争取更多磨练机会,将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拆迁、项目建设、信 访维 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作为炼炉,磨练心智,提高能力,理论认知与实践水平齐头并进,做知行合一优秀干部。
干部须在苦中成,方站得稳,方能“劳亦成,逸亦成”。“知痛,知寒,知饥,然后自然会避痛,御寒,果腹,”这便是知行合一。干部须吃得苦,低得身,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红军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不怕苦累,站稳脚跟,不断前行,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岗位上艰苦奋斗,永不言弃,做攻坚克难拔尖干部。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干部须永葆为民之心,与民同乐亦与民同忧,初心不改、矢志奋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知行合一读书心得体会2
人心本无善恶之分,当你的心处于无善无恶之时,才是力量最强大的时候。就像我在工作中,会接触很多小孩子,每个人的本能反应都会喜欢特别懂事乖巧的小孩子,但是有时候我真的要被特别捣蛋的孩子给气到了,我想不到制服她的办法,束手无策时容易让自己心烦意乱,内心特别烦躁,但是我又不能发脾气,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我的良知告诉我,我可以解决问题的,只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要满足他们自己内心小世界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小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不仅要用爱去教育她,更要感性中带点理性地去和她们相处,王阳明提出万物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发自良知地去爱人,爱世界,爱天地万物。仁者爱人,更何况,小孩子的本性都是纯真的,有什么理由不多爱他们一点呢。
在适宜的时间做良知认为是最好的事,就足够了,变动不居,刚柔相易。
王阳明认为,七情唯有适当地表露出来,才能让你的心更为强大,由此不动心。?七情就是雷区,只有把雷在平时排除干净,当火来时才不会大爆炸。做到这点,也就恢复了活泼泼的心的本体。
程颐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出现悲观和乐观的态度,良知的指引会告诉你,悲观的念头是错误的,迎难而上后你会发现原来当初的困难其实根本就微不足道,只是需要在那刹那间,你要有勇气地去做出正确的抉择,搞定困难的关键点还是在自己的心中,只是看你求还是不求,只要你求,你的心能满足你所有的要求,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你懂得了良知的力量,你的良知会“格物的“意”,也就是“正”这个不好的念头,修身在正其“心”,心有良知,无所不知,修心在意其“诚”。
如果有人对你嗤之以鼻,息思虑,切勿动气,正好这是一个让自己内心强大的机会,锻炼心性,像这种清高又居功自傲的人,我们不趋之若鹜。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自信”不是被动地坚信自己“问心无愧”,而是要把遇到的坎坷、磨难当作正面的东西,要把它当成是砥砺人、磨练人的东西。而且你应该感谢它,荣誉是从正面磨砺你,诽谤和侮辱是从反面磨砺你。
知行合一读书心得体会3
自从——在20_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知行合一”这个词后,社会好像一下就风靡起来。然后,提出这个概念的明朝王阳明不知不觉间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王阳明是谁?百度一查不要紧,在历史上王阳明实在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角色,曾国藩、蒋介石是他的铁杆粉丝,连毛主席他老人家都非常佩服,甚至日本明治维新运动都受了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从其哲学思想、政绩、军功、文学、书法等几个方面看称千古圣人一点不足奇。
于是我马上粗读了一点《传习录》,从中领略了心学的精髓竟然是心即理!凡事从心而定,天理自在人心!天理就是良知!良知与生俱来!知行合一致良知!我的妈呀,这些以前我怎么不知道!这么厉害的王阳明,怎么会在我50多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妄称是读书人,丢人啊。很想了解王阳明这个人,得知度阴山所著《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正是最适合了解王阳明的,为了省钱,在网上听了一遍。很感兴趣还不过瘾,于是就到书店又买来纸质书看,其中内容完全颠覆我的认知了。
这本书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并把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作了重点介绍,从龙场悟道悟出心即理,到提出天理就是良知人人都有,到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阶段,层层深入把王阳明心学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听读的过程中,我始终有个感觉: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是要唤醒人们心中被私欲蒙蔽的良知,用良知判断是非善恶、指导做人做事,从而让人生更有意义。
当今社会虽然有了巨大的科技进步,物质丰富金钱万能。但是人的灵魂却出了问题,道德滑坡,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关系外其他正常的伦理道德严重缺失。物欲横流、假货横行、为了个人私欲损公肥私坑蒙拐骗,人们的良知被蒙蔽了。当我读完《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内心波澜起伏,我的良知在哪里?我知道我的良知在心里,可是遇到社会中各种扭曲现象,我的心中同样会不平、不静、不忿、不服。我能感觉自己的良知,但却很少用良知指导做事的行动。知而未行只是未知,王阳明提出“事上练”,“知行合一”让我明白,光有良知是不够的,必须“知行合一”去做,即所谓“致良知”。当下,我们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已经无心静下来唤醒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说“知行合一”了。因此,总书记多次在中央重要会议、场合谈到“知行合一”,就是要全党全国人民“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我终于明白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知是什么意思了,也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知是是什么意思了,同时,我也知道了知行本是一体,“知而未行只是未知”。也许,只有真正知行合一致良知,才能达到王阳明留给世上的最后一句真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境界吧。
知行合一读书心得体会4
工作即修行。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体现了这个人的本身的修养,你的工作状态体现了你的整体素质。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就好,贵和尚中,在工作中或许会碰到一些难题,完全可以通过“致良知”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事上练”,趋荣避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知荣知辱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
如《中庸》所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不然机会真的来到了你面前,你有能力抓住吗?所以,别把精力花在自怨自哀的时间上了,勿忘勿助地努力就好了。?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本书中,其实我还挺喜欢第七章,讲了王阳明的心学命运,侧重于心学对众门徒的人生影响,及心学左派的源流,对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导作用,心学对日本的影响力更是巨大,体现在军事,经济管理上,影响了若干人等,再次赞叹了王阳明心学令人惊异的神奇力量。
正确的世界观,就要取消我们和外物的对立。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和别人闹矛盾了,误会解开就行,不用耿耿于怀,遵循规律,因为如果和自己的想法对立起来,它主导了你的情绪,你不能控制情绪,自然会被情绪所控制,采取“前摄行为”,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
生活中,如果和朋友发生了什么矛盾的话,只要误会解释清楚就好了,千万别太执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前几天跟闺密承认了一个错误,我说我做了一件我觉得对不起她的事情,但她却说,开玩笑,就这点小事能影响到我们的关系。那一刻我懵了,看来这几年的感情真不是盖的,哈哈,其实我一直没有她大方,正因为良知所发出来的“意”,指引我去及时承认了这个错误,我看重我们之间的友谊,为善去恶者格物也,只要你意诚了,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把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铭记于心,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体。所以朋友的相处之道,还是需要不断地事上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也是跟自己的良知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才去承认错误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嗯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天长地久的。
知行合一读书心得体会5
王阳明是与孔子相提并论的人,专研理学、佛学、军事战术造福于人,传道授业解惑,解救苍生于危难之时,乃一代圣贤。
阳明先生从小对于一件事物专研的程度就是达到极致的,玩象棋玩得棋子被扔掉为止,射箭能百步穿杨,沙盘模拟能排兵布阵胜敌于棋盘之上,研习理学能有龙场悟道得出致良知的心学,上阵杀敌让匪寇闻风丧胆,在件件事情如此成功背后,不断坚持、不断练习是背后的驱动,而核心则是“境随心动,可为圣贤”的观念。
“去天理灭人欲”是朱子理学的精髓之处,讲的就是要严格恪守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物所左右。而王阳明在学习理学“格物致知”的理念时,在竹林革竹节的过程中,深深地对这一理念产生了怀疑。而后在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心学”此心即良知,以自己的良知去审视周边的一切事物,然后去实践,发现真理,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
在军事领域,定倭寇、灭宁王,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从小的骑马射箭、追杀蒙古兵、夜宿大山之中、皆展示了他的勇气和军事才能。
“心随境动,则为凡夫;境随心动,可为圣贤”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心随境动,烦恼杂生,只有让境随心动,坚持自己想要的,不悔自己的良知,并且不断去实践,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人生才能尽量修得圆满。
知行合一心得范文篇13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也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总书记反复强调讲政治、有信念,强调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强调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讲政治”是本、“有信念”是魂。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把“讲政治、有信念”刻在骨子里、扎根头脑中,把固本铸魂作为一辈子的修炼。
要准确把握“讲政治、有信念”的深刻内涵,自觉强基固本。
要在坚定政治信仰中树牢理想信念,坚守政治本色中践行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中检验理想信念,自觉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爱党,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信念上的守护人。
要准确把握“讲政治、有信念”的核心要义,强化“四种意识”。
要强化政治意识,坚守对党忠诚可靠的政治立场,做到爱党、信党、护党、跟党走。
要强化大局意识,所有的工作都要与党委的决策部署衔接起来、统一起来。
要强化核心意识,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要强化看齐意识,坚定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要准确把握“讲政治、有信念”的方法路径,做到知行合一。
要在加强理论武装上下真功,特别是把学习习 总书记 系列 重要讲话精神学深、学透,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要在对标先进先辈上下真功,在思想上对齐、作风上对照、行动上对标,深学、细照、笃行。
要在树牢宗旨观念上下真功,践行群众路线,把群众想干的事,变为党委、政府要干事;把党委、政府在干的事,变成群众积极支持、参与的事;把党委、政府干成的事,变成惠及群众的事。
要在加强党性修养上下真功,坚持党性修养永远在路上,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重要抓手,带头营造“讲政治、有信念”的良好氛围。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市委常委会要发挥示范作用,从常委同志带头做起,发挥示范作用,走在前面、作好表率,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一步统一思想,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全市各级党委(党组)要担起主体责任,按照既定部署,聚焦重点任务,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督促落实,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树起标杆、走在前列,把学习教育与推动全市各项工作、促进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各项工作实现“十三五”开门红。
知行合一心得范文篇14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学好学活“两学一做”,要求我们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打牢“两学”学习基础,让思想生根。
理想信念是我党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构建思想上的坚固防线,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筑牢党的执政根基,才能增强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
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只有打牢我党的理想信念精神脊梁,让每一位党员学好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理论联系实际,明标准、立规范、守纪律才能让思想生根,在每一位党员的精神田园之中开花结果。
挖掘“一做”内在精髓,让作风扬帆。
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
“奋斗成就伟业,实干才能兴邦”,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这要求我们加强作风建设,牢牢把握“两学”精髓,学以致用、以学促做,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中纪委屡屡传来党员干部在岗严重违纪调查报告,加强作风建设廉洁从政显得格外突出,党员队伍作风建设需要每一位党员的共同维护,违纪违法现象要严格杜绝。
固守纪律规矩之严,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加强作风建设,要求我们自觉遵守纪律“底线”,时刻握好党纪党规“戒尺”,做合格党员,维护好党员干部队伍形象,让作风之船扬帆远航。
“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
在学习“两学一做”专题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实在在的掌握“两学”理论基础,掌握问题症结,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才能促使每一位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进步提高。
“两学一做”归本溯源还是“三严三实”的进一步巩固深化,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凝聚内在合力,真正铸就一支“铁一般信仰,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优良党员干部队伍,让思想助力作风扬帆,作风灌溉思想萌芽。
知行合一心得范文篇15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是北宋张横渠说的,这些事是明朝王阳明做的。王阳明龙场悟“道”,开创“心学”,提出“知行合一”,终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可悟出干部的养成之道。
干部须在心上净,方安得心,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事事从心中良知而为,不他虑,事事可谐而良知日显。不忘初心,不负初心,勿他顾。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有“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觉悟,必须有“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认识。
干部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为官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以致说多做少,最终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干部尤其年轻干部应争取更多磨练机会,将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拆迁、项目建设、信 访维 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作为炼炉,磨练心智,提高能力,理论认知与实践水平齐头并进,做知行合一优秀干部。
干部须在苦中成,方站得稳,方能“劳亦成,逸亦成”。“知痛,知寒,知饥,然后自然会避痛,御寒,果腹,”这便是知行合一。干部须吃得苦,低得身,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红军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不怕苦累,站稳脚跟,不断前行,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岗位上艰苦奋斗,永不言弃,做攻坚克难拔尖干部。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干部须永葆为民之心,与民同乐亦与民同忧,初心不改、矢志奋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