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数学如何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能力的获得需要通过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a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教学,那么高年级数学如何提高审题能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年级数学如何提高审题能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高年级数学如何提高审题能力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中,生活经验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教学中许多知识点都能够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如,在教授重量单位“克与千克”知识点时,首先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两个不同重量单位之间的差别。让每个小组找能用克、千克表示的物体。
如,感受1克的重量,学生找来了纽扣、玉米等等;感受1千克的重量,学生拿起了数学教材。而教师准备了一袋1千克的沙土,让学生感受一下,学生纷纷表示1千克比1克重太多。借此,笔者开始发问:“1千克里面有100个10克吗?”“100克的石头比100克的棉花重吗?”“小明今年10岁,体重5千克对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独立思考判断对错,然后在小组讨论探讨对错,最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合理解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育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二、以生为本,培养习惯
通读题目是理解题目的前提,是养成优秀的审题能力的开端。首先,将题目通读一遍,杜绝多字、漏字、看错字等粗心大意的现象,如北师大版的六上中有一道题,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为8m,求其周长。大部分同学都出现过粗心大意的情况,把“直径”中“直”字看成了“半”字,导致了不必要的失分;再如“除”和“除以”的混淆,“A除B”和“A除以B”的意思截然相反,如若不加以注意,很容易出错。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造成“分心”现象,常常顾此失彼。
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读题习惯是养成良好审题习惯的第一步。其次,对题目进行深层挖掘。圈出关键条件,然后分析关键条件,做到正确理解题意。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在答题中造成的失误,常常是由于没有抓住关键条件造成的。如课堂中练习过的一道题“一场捐衣活动,三年级同学捐250件,一年级同学比三年级同学少捐200件,二年级同学捐的是一年级同学的3倍,请问三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件衣服?该题中“一年级同学比三年级同学少捐200件”就是一个关键条件,联系了一年级和二年级,只要理清楚三个年级的数量关系,后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遇到冗长的题目时,学会对题目进行层次分解,分清题目中各种数量之间的联系,做到有条不紊,思路清晰,这样对于问题就有了明确的思路,同时防止了有效条件的遗漏。
2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
1.带领学生读题,加强其分析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做题时往往会根据学习的经验来解答问题,他们对题目的解读不够细致,从而错误地理解题目。对此,教师应当带领学生细细地解读数学题目,让其形成良好的读题习惯,从读题中获得有效的解题条件。
同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语言运用能力还不够强,常常不能正确地理解题目的要求与内容。错误的解读必然会导致错误的解题步骤和错误的结果,所以小学生应当提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分析能力,才能从题目中拐弯抹角获得需要的解题条件。例如,“一缸水,用去1/2缸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这道题看似很简单,但是其用了两种方法来描述一缸水的用量和剩余量。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分析:水的使用量应当是1/2缸加5桶,水的剩余量是30%缸。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是使用量和剩余量的总和为一缸,即1/2缸+5桶+30%缸=1缸。从而学生可以得到5桶=(1-1/2-30%)缸,即5桶=20%缸,1缸=25桶。所以,在解题过程中读题和分析十分重要,只有正确地分析问题才能准确地解答问题。
2.培养学生数学语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一些数学语言,使其可以理解数学题目的意思。比如,对以下例题进行分析:“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长、宽、高的比是 3∶2 ∶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这道数学题不仅考查学生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力,还考查学生对长方体的掌握程度。
学生只有在正确地认识到长方体有几条棱,且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之后才能正确地解答题目。长方体中有四条棱是长、四条宽、四条高。然后,学生可以根据数学知识求得长:96×3/6×1/4=12(厘米);宽:96×2/6×1/4=8(厘米);高:96×1/6×1/4=4(厘米)。从而求得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12×8×4=384(立方厘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和一些基本的数学语言,这样学生才可以准确地理解题目的意思,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3教育学生认真读题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
解决音义,读通。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最少,认识生字是读懂题的基础。当我们教师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对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进行解释。
认真仔细,读准。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再算一算。对于这个题目,有的同学只是粗略看一遍就开始做,结果是只完成了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而把第二个任务“算一算”忘记了。
有的同学根本就不看题目要求,只是按照习惯,把题目当成普通的计算题来做,而把估计这一任务忘记了。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差错,就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读题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
高年级数学如何提高审题能力相关文章:
1.数学审题四个步骤
高年级数学如何提高审题能力
上一篇:如何提高三年级的数学成绩
下一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题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