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9万文科生滑档
近日,2024年山东普通批投档线公布,随后在社交平台上“山东19万文科考生滑档”的内容广泛流传,引发讨论。对此山东招生考试院回应称网传数据不真实。
山东19万文科生滑档?
近日,网络上有消息称“山东19万文科生滑档”,对此,记者致电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普通高校与研究生招生考试处一名工作人员回复称“一切以考试院官网发布的信息为准。山东省2024年高考总体情况将在考试院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布。”
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第一、二次新闻发布会消息,2024年高考山东省报名考生共计99.8万人,其中春季高考27.6万人,夏季高考72.2万人。报考夏季高考考生中,有4.8万人仅报考高职综合评价招生和各类本科单独招生,不参加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参加夏季高考统一考试考生67.4万人,比2023年增加0.6万人。
夏季高考普通类分数线为,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521分,一段线444分,二段线150分。“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高职志愿填报资格线为394分。据2024年夏季高考文化成绩一分一段表,累积共有318935人分数达到一段线。其中,选考物理的考生有187391人,选考化学的考生有178923人,选考生物的考生有156436人,选考思想政治的考生有140765人,选考历史的考生有122764人,选考地理的考生有170526人。
“所谓滑档,指的是过了本科批次控制线,但最终没有被录取的考生。而实际上,过线考生没有这么多。19万名文科生滑档显然是夸大的。”高考政策解读专家娄雷说道。
娄雷表示,山东作为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2024年实行“3+3”考试模式,即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等3科,以及考生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选报的3科,即“6选3”。然而,从山东省2024年的招生计划来看,大量专业要求考生在高考中选考“物理+化学”。因为2024年“物理+化学”的捆绑政策发布时间较晚,使得大量考生依据往年“6选3”的方式选择考试科目,一旦没有选择“物理+化学”,在报考的时候就很难选择纯理科的专业。“因此,不是文科生滑档,而是非‘物理+化学’考生的滑档。”
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晨雾也提到,“事实上,在一些人的概念中,没有被其分数本应能够录取的层次的学校录取,就认为是‘滑档’了。这个现象在各省都存在,只是有的地方突出一些。”晨雾认为,在新高考模式下,选择文科类考试科目的人变多了。但各高校的招生计划并无明显的变化,导致选考文科类科目的考生竞争加大。今年,大量专业要求选择“物理+化学”,又导致部分仅选考物理的考生填报专业受限,被迫报考文理兼招的科目,对文科考生造成进一步的冲击。
什么是本科滑档?
本科滑档是分数达到本科线后,填报志愿没有被任何学校录取。按照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山东今年的本科线(一段线)为444分,共有316597人,上线考生中,选物理的有187391名,选化学的有178923名,选政治的140765名,选历史的有122764名。
另外,上专科线150分的考生为666000名,其中,选物理的为289108名,选历史的为35671名。据此分析,山东的所谓“文科生”(新高考其实不再分文理科,传统观念还按选历史、物理分文理科)总共为35万多名,而非40多万名,其中,本科上线“文科生”大概为12万多名,19万名“文科生”本科滑档显然夸大。
山东省2024年普通批常规类批第1次志愿投档情况表。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从历年情况看,由于本科线划线要按招生计划扩大20%划线,因此,如果不扩大招生计划,上本科线的考生每年均有20%左右考生政策性滑档。
另外,有自媒体用公办本科的录取分数、位次,来推定多少文科学生不能进公办学校,这是把民办本科院校排除在外。达到本科线,但分数不高的学生要想被本科院校录取,一般情况需要考虑选择民办院校(包括独立院校)上本科。
文科生为什么进普本难?
新高考实行新的选科要求后,报考理工农医专业要求物化同选,山东考生选物理化学的偏低。包括上特控线的学生,选物理化学的(87803名),与选历史的(41829名)比例只有2:1,上本科线的选物理与选历史的比例为3:2。这必然导致非物化同选科目的学生进普通本科院校难。
如果滑档了怎么办?
如果高考志愿者滑倒,调整志愿者策略是重要的一步,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了解原因:首先,分析滑动的原因。是因为过度申请,专业选择不当,还是其他原因?理解原因可以帮助你更恰当地调整你的选择。
2. 调整你的期望:重新评估你的期望,考虑是否需要降低一点,选择录取分数较低但仍然有吸引力的大学和项目。
3. 关注征集志愿者:及时关注征集志愿者的相关信息。部分高校在正式录取结束后可能没有完成招生计划。这个时候,他们会征求志愿者,你会有机会再次填写志愿者。
4. 拓宽你的选择:考虑更多的大学和专业,而不是你最初的选择。有时候,一些不太知名的机构或专业也可能有很好的前景。
5. 了解专业前景:研究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选择一个符合你的兴趣和有良好就业前景的专业可以增加你未来的职业竞争力。
6. 考虑地理:地理也是自愿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你可以考虑一些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的地区,或者选择一些地理位置偏远但专业实力强的院校。
7. 咨询专业人士:你可以咨询老师、学长或专业教育咨询机构,获取更多的院校和专业信息,帮助你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8. 考虑复读:如果对目前的录取成绩不满意,也可以考虑复读一年,以便在下次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有更多的选择。
9. 保持乐观:下滑不是结束,而是重新规划和做出选择的机会。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信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
10. 关注政策变化:高考政策和录取规则每年都可能发生变化。及时关注这些变化,调整你的志愿者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