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孩子改善关心,能帮助孩子解决网瘾
家长与孩子改善关心,能帮助孩子解决网瘾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发布了《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研究表明,超七成中小学生喜欢网络游戏,普遍对网络持正面认知,并随年级增高更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报告同时指出,亲子关系的紧密程度、表达类型和发展方向,与“网游”沉迷的起因和状态,有着高度相关性。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网游”因其低门槛性和高致瘾性,近年来成为老师、家长的一大隐忧。从机制上说,这是由于它抓住了人对自我想象的向往,在一个虚拟现实中,给其真实世界中无法提供的成就感。尤其是从未成年人的心理角度看,“网游”提供了一种“即时反馈”:玩家的任何一个操作,都可以即时转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分数、等级、奖励等。孩子可以在“进度条”中看到自己的积分、排名,并在蛊惑性的提示语下,沉迷其中,层层“闯关”“升级”,乃至一发而不可收拾。在本次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我们看到竞技类、赛车类游戏备受孩子青睐,原因就在于其周期短、成效快,非常适合满足游戏者“立等可取”的功利心和虚荣心。
同时,它的“容错度”也非现实可比。在“网游”中,孩子的任何错误均可容纳,并低成本地以“再来一次”的方式化解。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一下子被二维化,在简单的扁平世界里,以“加分”和“扣分”来变化,也符合低幼年龄段的认识习惯。
所以,面对这样的潜在风险,早在2007年,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央文明办等八部门已联合下发《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决定在全国网络游戏中推广防沉迷系统。比如,当孩子的游戏时间超过3个小时,游戏将会提出警示,并通过经验值减半、收益减半等方式促使孩子下线休息。毋庸置疑,这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时代、科技、经济的进步,“网游”日益增长的普及率、多样性、低幼化,使其对教育的侵蚀和挑战,变得愈加变本加厉。
本次报告的重要启示,就是面对“网游”的汹汹之势,提出问题的根子,并不在游戏本身,而在家长忽视、缺失,甚至放弃了在孩子成长关键期中的“生命在场”,造成了对心性呵护与心性指引的空位。心性在全世界都是相同的,比如趋利避害,比如孟子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但其发展,会因不同的家庭文化、价值观念、行为举止而大相径庭。在孩子尚小的时候,作为人生“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不及时地守护好、塑造好其心性,便会被无孔不入的“网游”所占据。退一步说,即使没有“网游”,也会有其他形式,带偏整个家庭教育。
我们从研究报告中看出,民主性、开放性的家庭,往往具有更好的亲子关系。因为更广泛的话题可以在更全面、更客观的对话基础上交流,对“网游”之利弊、长短,孩子就会更早地产生理性认识,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开明的家长,可以化害为利,共同参与孩子的“网游”,形成共同语言,并在“网游”的文化背景下,引导孩子思考互联网技术、社交心理、数理知识、团队合作等,对自己成长产生正向影响与启示。
“网游”真是笼罩在教育头顶的魔咒吗?很多人并不乐观。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网游”各式各样的门类中,本身就具有数量可观的“教育类”或“益智类”游戏。两者是可以互补的。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反思亲子关系在“网游”面前,是得到了有益强化还是负面消解?反思自己对孩子心性的呵护与引导,是否做到了“生命在场”?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又何惧“网游”魔咒?
改善亲子关系相关文章:
4.孩子为什么爱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