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教育资讯>儿童>

幼儿的教育发展应该顺其自然

时间: 邱妹0 分享

家长要明白,家庭不仅塑造价值观,同时也会传递社会地位,最终孩子才会形成相似的价值观和信念。那么关于幼儿的教育发展应该顺其自然,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的教育发展应该顺其自然,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的教育发展应该顺其自然一

幼儿的大脑不需要特别开发

洪兰教授是加州大学河滨校区实验心理学博士,曾在加州大学尔湾学院神经科做博士后研究,并在加州大学担任研究教授。后来在台湾中央大学任教,从事脑科学研究。

面对当前花样繁多的兴趣班、艺术班、大脑潜力开发班等,洪兰说,父母只要用心想一想就会知道,孩子的大脑不需要花大钱去开发,“爱因斯坦的妈妈并没有买些昂贵的魔方给他玩,他也拿到了诺贝尔奖”。

洪兰进一步解释说,千百年来,婴儿都是在最自然的环境中生长,眼睛看到的是他将来要生活的环境,耳朵听到的是他将来要讲的语言。当他有了健全的心智、快乐的人生观时,任何挑战他都能面对,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过来的,他们留给我们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宝藏。

她认为,父母根本不需要特别开发孩子的智力,只要给他正常的家庭环境,他的大脑就可以发育得很好;父母不要对孩子限制太多,不要给孩子设立太多的目标,要让孩子任意去探索。

玩得越多长大越聪明

洪兰介绍,儿童的大脑尚未完全发展成熟,这时期的游戏可以促进大脑神经连接的密度,而我们对智慧的认定是由脑神经连接的密度决定的。

现在,许多家长认为童年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升学,与考试、升学不相干的事情,就大可不必做。所以许多家长在孩子到了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会放弃读大班,选择去外面读学前班或者早教机构的幼小衔接班。大人的这种思想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自主求知的好学精神,特别是对早期儿童的伤害更大。

洪兰分析道,记忆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根本,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中国人过去一直崇尚的“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观念要改一改,因为背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1世纪的资源是脑力资源而不是自然资源,21世纪的竞争在创造力。计算机的内存取代了人脑的记忆功能,把人脑的资源释放出来,去做更高层次的整合、创新工作。

洪兰通过脑科学的研究,告诉父母和老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因为孩子的大脑对所有的细节都会有所反应。例如,童年受到的重创,哪怕仅是一次恐怖的画面,都不容易复原和遗忘。我们不可以随意去侮辱孩子,即使是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有所影响。

洪兰对男性与女性的差异研究颇深,她曾在Tedtalk(汉译“泰德演讲”),对此话题进行过演说,获得超过的1.7亿次点击量。她认为,要依据不同的人格差异,去设计适当的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而不是别的孩子的路。因为人的大脑是悲剧式思考,要多鼓励多给予正面的肯定,让孩子可以有自信去面对未来的人生。

洪兰比喻人的大脑是一位“节俭的主妇”,为了生存绝不浪费任何能量,依据用进废退的原则,闲着没事干的神经元马上会被修剪取代,所以许多人说的人的大脑只开发了10%这种说法是不存在,大脑里根本不会留着没开发的脑细胞占用空间。

什么样的经验可以使儿童大脑神经元活化、稠密呢?洪兰认为是游戏。她进一步解释,游戏中儿童到处跑、到处玩的行为和经验,促进了大脑神经元的连接。这种主动学习会促进脑细胞的变化,大脑是因为不停地满足外部的需求,改变内部脑神经元的分配,所以自主学习远比被动训练对大脑的发展更有益。

摔倒了,换个地方爬起来

如何对待孩子犯错?洪兰通过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告诉大家正确的答案:在我的学校里,我不要求你完美,我要求你学习。当你犯错时,重要的不是这个错误有多糟糕,或者是不是你的错,重要的是,要将错误转换成一个经验。

她极力反对打孩子、体罚孩子,“不管孩子做错了什么、考试考得多不好,都不能打孩子、让孩子撞墙。因为前脑受伤,人的性格就会改变。”她还特别指出,爱护孩子的耳朵,不能打孩子的耳光,尤其是女孩子不能打耳光,一是关涉孩子特别是女孩自尊心的呵护;二是因为噪音会降低孩子的IQ(汉译“智商”),超过128分贝听力细胞就会死亡,打耳光将直接导致孩子听力受损且不可恢复。

洪兰举例说,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的妈妈,在分享马友友的成功时曾经说过,她从来没有因为马友友小时候大提琴拉得不好而骂他。因为责骂会让孩子对大提琴恐惧,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抗拒学习大提琴,离大提琴更远。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在孩子学习和探索的时候,每天因为分数、打翻东西打骂孩子,孩子会因为恐惧学习而变得畏首畏尾。

洪兰认为,好家长不应该只会说“NO”(汉译为“不”),而应在说完“NO”后,给孩子指出一条可以走的路。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似乎已经成为一条铁律。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犯错,但在哪里跌倒,要换个地方爬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挫折是一种不良的情绪,而孩子的成长可以‘以长带短’。”洪兰认为,父母要学会制定规矩,让孩子知道界限和规则的存在,这些规矩非但不会让孩子感到难受,反而让他感到有安全感,找到不再犯错的参照。

洪兰指出,情绪是改变大脑内部神经设置最有效的因素。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是温馨的家庭;的营养是安全感;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洪兰指出,成人对待儿童的教育态度,不该太想有所作为,而应保持“顺其天性”的态度。

幼儿教育的七个关键点二

1、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

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让孩子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当然也要把握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但这并不是幼儿阶段最主要的任务。

2、最适合培养幼儿的方式是“游戏”

说教的方法不适宜培养孩子,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是“游戏”。孩子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商量。

3、将社会上的热门题目引进课堂

可以适时将社会上的热门题目引进课程中考试题。孩子回到家还会向家长宣传,假如看到家长乱扔垃圾,就会告诉他们这是不对的,垃圾要分类。高考辅导连很多家长都说,垃圾分类的游戏让他们很受益,以前他们都不懂得垃圾还要分类,以及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还有“关爱他人”的教育,组织孩子们到敬老院、开智学校慰问、表演木偶戏,使孩子从小懂得同情和关怀弱者。

4、关注孩子的发展潜力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应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什么样的孩子才有发展潜力?热情大方,会关心同伴,这样的孩子人缘更好,以后也会有更多锻炼的机会;同时,这样的孩子求知欲强,思维很活跃,学习(行为)习惯比较好。幼儿教育就是在潜移默化中造就孩子健全美好的心灵,让孩子健康欢快地长大。

幼儿教育就是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卫生习惯。孩子的潜力非常大。小班的孩子经常玩交通安全的游戏,已经懂得走人行道要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交通规则。

5、要孩子做到家长首先要做到

孩子的教育不能光靠学校,家庭、社会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而由于孩子喜欢模仿大人,但是又不懂得选择,就把在家庭和社会中看到、听到的一切现象都模仿和表现在游戏中了,比如有的孩子会模仿大人醉酒的样子。

家长无论是说话,还是行动,实际上就已经在教孩子怎么做了。家长经常跟孩子说,对人要有礼貌,不能乱发脾气。可是家长自己说话的时候,经常大呼小叫的。孩子怎么能不受影响呢?要孩子做到,家长首先要做到。有些家长说,我们要是早知道这些就好了,可以让孩子早点养成好习惯。

6、错过幼儿期再纠正就难了

有人说,小孩子还不懂事,以后长大了再慢慢教。不要小看孩子,他们已经懂得很多事情了。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教他更轻易接受。假如错过了幼儿期的教育,以后再纠正就难了。

7、很多家长喜欢替孩子包办

家长们经常是口头上说很重视子女教育,但具体到小事上,就做不到。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尽量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过于娇惯孩子,孩子就不懂得谦让。

幼儿教育要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才会见实效。还有很多家长喜欢替孩子包办。比如幼儿园请家长一起观看孩子比赛系鞋带,可有些家长却一面对孩子说“这很容易”,一面就替孩子把鞋带给系起来了。家长应该多放手,让孩子得到锻炼,不能让他事事依靠。

幼儿的教育发展应该顺其自然

家长要明白,家庭不仅塑造价值观,同时也会传递社会地位,最终孩子才会形成相似的价值观和信念。那么关于幼儿的教育发展应该顺其自然,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的教育发展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儿童学前教育发展介绍
    儿童学前教育发展介绍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

  • 儿童心理教育的各个发展阶段
    儿童心理教育的各个发展阶段

    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

  • 儿童自救自我保护教育介绍
    儿童自救自我保护教育介绍

    自我保护是个体维护心理平衡的一种自发性行为,即是通过压抑、补偿、文饰和升华,它们是在精神分析学派中产生的,那么关于儿童自救自我保护教育是

  •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那么该怎样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培养儿童

473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