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势中国梦
时间:
若木1由 分享
北京市中关村管委会日前发布2012中关村创业发展报告:2011年,中关村新创办企业数量首次突破4000家,创业活跃度甚至超过了10年前互联网热潮时的水平。在这一惊人的创业项目增速背后,是更为惊人的资本增速。2011年中关村新创办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7%;而2011年天使基金规模是2010年的3.48倍,同比增长248%。
中国最大的创新经济区
在中国人眼里,中关村是中国梦的前沿阵地。事实上,中关村的发展浓缩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科学成果从这里起步,市场经济变革的“电子一条街”,中国互联网发源地……诸如此类的成就,在中关村俯拾即是。
最近,中关村创新新闻频传:22纳米集成电路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据介绍,在细如发丝的横截面,可集成千万个晶体管,将大大提升我国电子产品在全世界的竞争力。肝炎研究攻克一个长期困扰国际科学界的难题,将给全世界在病痛中挣扎的患者带来福音。
权威数字显示,2012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2.45万亿元,驻区单位59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创新主体快速成长,技术成果辐射全国;引领工程落地,下一代互联网等6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示范区设立以来,中关村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强化顶层设计,集成政策优势,绿色发展持续保持年增长超过20%。
中关村已成长为我国最大的创新经济区。
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古今中外,谁能聚合最优质智力资源,谁就能引领时代风骚。中关村聚集着中国最优质智力资源,当然就有力量领跑中国自主创新。
当然,还有地方和政策支持力度。2009年,有国际人士称赞:“政府对中关村的支持,具有独到的世界眼光。”这个世界眼光在这里特指这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给中关村定位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欣喜之余,中关村管委会每一个工作人员感觉到的是压力,是最神圣的国家使命,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为此,中关村无数次学习、研讨、论证,无数次求教国内国外方方面面贤达。执行这定位,细化这目标,中关村至今还在上下求索。
4年来,北京市会同19个中央部门组建可以使中关村活力大增的中关村创新平台;中关村率先在中国建设人才特区,打造可以吸纳、包容国内外人才的“发展极”……与部委联合开展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启动建设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打造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
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在关心、支持中关村。在中关村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希望,中关村在领跑科技中国梦。
中关村的中国梦做得踏踏实实,在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据介绍,中关村在国家确定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标准和核心产品国际领先;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引领全国;以北斗导航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服务与导航产业,打破国外垄断,形成完整产业链;国家一类新药、生物农业技术国内领先,新型疫苗研发与发达国家同步;高效节能、污水处理、烟气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技术国际领先。
据了解,联想年营业额跃至3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PC厂商;百度连续3年入选全球最具价值的百强品牌;水晶石创意灿烂了伦敦奥运会……权威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关村收入过亿元的企业约1900家,企业参与创制和修订国际标准100多项、国家标准2600多项。这意味着,在新兴领域,中关村正在向国际行业标准的制订者迈进。
永远站在起点上看中国看世界看未来
在科技突破史上,中关村的这4年应该是个奇迹。然而,中关村的决策者们又站在起点上看中国,看世界,看未来。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在一次不经意的谈话时说:“想当第一,就得了解当今天下第一是谁,他是怎么做的,尤其在人才集聚方面,他身上有什么魔力,吸引了众多世界一流人才……”杨建华介绍,在美国硅谷,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才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有30多人。
要赶上硅谷,得具备硅谷的人才实力。中关村大胆实施机制创新,全力打造人才特区,随着一系列突破性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地,实现了高端人才的快速聚集。2011年,中关村人才特区引进海内外人才4962人,其中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36人。与此同时,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新增硕士以上学位从业人员1.5万人,总数超过14万人,同比增长11.7%。
为给高端人才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北京市11个有关部门整合力量,细化政策操作流程,发挥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人才特区建设促进中心等服务组织的职能作用,为高层次人才及其随迁配偶和子女提供签证办理、落户、就业、入学等方面的便利条件;指定全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开通绿色就诊通道,服务高端人才就医;全面加快1万套人才公共租赁住房建设,2011年首批启用6045套人才公寓,为人才提供了安居条件。
美国一个著名科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硅谷是不能复制的,硅谷只有一个!”其实,中关村也是不能复制的,中关村只有一个,靠的是社会主义的优势,是可以举国家之力去借鉴、学习、创新的体制。在这一前提条件下,中关村的发展大盘已定:到2015年,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形成1—2个5千亿级的产业集群、5—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在6大优势产业、4大潜力产业取得20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造就和聚集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对全国的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更加显著。(本报记者 杜弋鹏 张景华)
中国最大的创新经济区
在中国人眼里,中关村是中国梦的前沿阵地。事实上,中关村的发展浓缩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科学成果从这里起步,市场经济变革的“电子一条街”,中国互联网发源地……诸如此类的成就,在中关村俯拾即是。
最近,中关村创新新闻频传:22纳米集成电路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据介绍,在细如发丝的横截面,可集成千万个晶体管,将大大提升我国电子产品在全世界的竞争力。肝炎研究攻克一个长期困扰国际科学界的难题,将给全世界在病痛中挣扎的患者带来福音。
权威数字显示,2012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2.45万亿元,驻区单位59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创新主体快速成长,技术成果辐射全国;引领工程落地,下一代互联网等6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示范区设立以来,中关村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强化顶层设计,集成政策优势,绿色发展持续保持年增长超过20%。
中关村已成长为我国最大的创新经济区。
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古今中外,谁能聚合最优质智力资源,谁就能引领时代风骚。中关村聚集着中国最优质智力资源,当然就有力量领跑中国自主创新。
当然,还有地方和政策支持力度。2009年,有国际人士称赞:“政府对中关村的支持,具有独到的世界眼光。”这个世界眼光在这里特指这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给中关村定位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欣喜之余,中关村管委会每一个工作人员感觉到的是压力,是最神圣的国家使命,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为此,中关村无数次学习、研讨、论证,无数次求教国内国外方方面面贤达。执行这定位,细化这目标,中关村至今还在上下求索。
4年来,北京市会同19个中央部门组建可以使中关村活力大增的中关村创新平台;中关村率先在中国建设人才特区,打造可以吸纳、包容国内外人才的“发展极”……与部委联合开展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启动建设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打造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
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在关心、支持中关村。在中关村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希望,中关村在领跑科技中国梦。
中关村的中国梦做得踏踏实实,在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据介绍,中关村在国家确定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标准和核心产品国际领先;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引领全国;以北斗导航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服务与导航产业,打破国外垄断,形成完整产业链;国家一类新药、生物农业技术国内领先,新型疫苗研发与发达国家同步;高效节能、污水处理、烟气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技术国际领先。
据了解,联想年营业额跃至3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PC厂商;百度连续3年入选全球最具价值的百强品牌;水晶石创意灿烂了伦敦奥运会……权威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关村收入过亿元的企业约1900家,企业参与创制和修订国际标准100多项、国家标准2600多项。这意味着,在新兴领域,中关村正在向国际行业标准的制订者迈进。
永远站在起点上看中国看世界看未来
在科技突破史上,中关村的这4年应该是个奇迹。然而,中关村的决策者们又站在起点上看中国,看世界,看未来。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在一次不经意的谈话时说:“想当第一,就得了解当今天下第一是谁,他是怎么做的,尤其在人才集聚方面,他身上有什么魔力,吸引了众多世界一流人才……”杨建华介绍,在美国硅谷,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才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有30多人。
要赶上硅谷,得具备硅谷的人才实力。中关村大胆实施机制创新,全力打造人才特区,随着一系列突破性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地,实现了高端人才的快速聚集。2011年,中关村人才特区引进海内外人才4962人,其中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36人。与此同时,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新增硕士以上学位从业人员1.5万人,总数超过14万人,同比增长11.7%。
为给高端人才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北京市11个有关部门整合力量,细化政策操作流程,发挥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人才特区建设促进中心等服务组织的职能作用,为高层次人才及其随迁配偶和子女提供签证办理、落户、就业、入学等方面的便利条件;指定全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开通绿色就诊通道,服务高端人才就医;全面加快1万套人才公共租赁住房建设,2011年首批启用6045套人才公寓,为人才提供了安居条件。
美国一个著名科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硅谷是不能复制的,硅谷只有一个!”其实,中关村也是不能复制的,中关村只有一个,靠的是社会主义的优势,是可以举国家之力去借鉴、学习、创新的体制。在这一前提条件下,中关村的发展大盘已定:到2015年,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形成1—2个5千亿级的产业集群、5—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在6大优势产业、4大潜力产业取得20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造就和聚集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对全国的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更加显著。(本报记者 杜弋鹏 张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