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立夏吃什么
立夏来临,天气逐渐炎热,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平安的愿望。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导致各个地方的习俗和食俗也不同。想知道南京立夏食俗是什么吗?那就随小编往下看吧。
南京立夏习俗吃什么
立夏蛋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就开始煮“立夏蛋”了。除此以外,孩子们还在立夏这天流行“斗蛋”游戏,将煮好的蛋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俗话说“立夏吃一蛋,力气长一万”,蛋斗破了,谁也不会失望,吃了吧,这也是一种不错的安慰啊!
立夏尝三新 吃豌豆糕 吃乌饭
在南京,立夏习俗颇多,也包括吃,在南京,立夏要尝三新,这三新是玄武湖的樱桃、高淳的青梅,还有镇江产的鲥鱼。
不过,如今,南京人一般都根据自己的食谱,挑选时令新鲜的食物搭配三新,如鲳鱼、蚕豆、苋菜、笋子、豌豆等等。
南京的老人会让小孩在立夏这一天,吃豌豆糕的,因为据说吃了豌豆糕可以不疰夏,另外,豌豆形如眼睛,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除此以外,南京的农村,立夏还有“吃乌饭”的习俗。据说这源于一个孝子的故事,孝子为了让母亲在监牢里吃上自己送的饭,特意采来山上乌桕叶子捣碎了拌进饭里,以此吓唬迷惑看牢房的监守,防止他们把饭吃掉。拌了叶子的饭颜色发黑,因此得名“乌饭”,而为了纪念这个孝子的孝母行为,立夏这一天吃“乌饭”的习俗便广为流传。
南京夏至吃什么
1、吃凉面
首先在这天要吃凉面,且有句俗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然后还要在这天称称体重,这是有讲究的,因为夏至过后南京进入梅雨季节,随后而来的就是酷热难当的“三伏天”,人们很难忍受这样的天气,身体比起其他的日子要差些,一般体重下降。在夏至称体重就是期望在这个夏天里吃好睡好,身体好自然体重也不会下降了。
每到夏至老南京人有吃面的习俗。“冬至馄饨夏至面”,一大蓝边碗里堆满了长长的面条,老南京一般都会在面条上放上豆芽、芹菜、胡萝卜丝等时节菜,红红绿绿非常好看。有的还放上一些鸡蛋丝,寓意生活越来越富。
问到原因,老人们说夏至麦收已完,稻秧也插完毕,所谓“夏至关秧门”。为此,夏至面其实是品尝新麦子活动,以此来犒劳全家人。还有的老人也说南京的夏天总是很长,吃面有着平安长寿的好兆头。“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人们盼望送走夏天,凉爽的天气早日到来。
不仅南京人吃面,夏至吃面是汉族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夏至吃面是有说法的,夏至虽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人们从夏至开始改变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品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一般家庭的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2、吃豌豆糕
“夏至”这一天,在老南京的风俗中,大人要叫小孩骑坐于门槛上吃豌豆糕防百病。据民国时期民俗学家潘宗鼎在《金陵岁时记》中解释,这项风俗的由来是因为夏令天气火热,人们多不思饮食,才让小孩先吃豌豆糕开胃。
豌豆糕又叫豆沙糕,澄沙糕,宜在夏季食用。用上等豌豆脱皮磨粉,加入白糖、柿饼、柿子霜制作而成。香甜可口,清凉下火,爽口绵甜,益脾胃,解热祛毒。
做法很简单,将豌豆磨细,温火熬成糊状,加糖精、食色,搅匀。另取柿饼,去盖切成薄片,摆入容器内,撒一层青红丝,一层豌豆糊。依次撒若干层后,晾冷。凝结即成,食时切块盛盘,滴雪花白糖及香精水少许。
南京夏至的习俗
迎接炎热时节的到来,老南京人还有一有趣的“送夏”之俗。《岁华忆语》说:“人家有嫁女者,在五月前,必备纱葛之衣赠之,曰‘送夏’。”一般是送女儿、女婿纱罗衣裳各一身。
大户人家还要送去芭蕉扇、折扇、宫扇及时令食物等,让女儿(新媳妇)将这些物件分送姑嫂、犒劳丫环和老妈子等人。
“老南京”一般比较注重夏日养生,提倡顺应自然阴阳盛衰变化。进入夏至,天气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浓重,要适当多吃些杂粮,不可过多食用热性食物如辣椒、洋葱、荔枝等,以免内热过重;冷食瓜果也应当适可而止,不可过多食用,以免损伤到脾胃。
猜你喜欢